路透社2月4日發自北京和香港的一篇報導說,生產領域的通縮和國際市場的需求下降正威脅著中國小型出口商的生存。這些出口商因業務收縮而不得不相互比拼價格,展開“無情的價格戰”。
報導說,中國的生產者價格在過去15個月中一直處於下行軌道,這嚴重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工業產出和就業都面臨更大的風險。如果加上一月份,中國生產者價格持續下降的時間就增加至16個月。
另一方面,美國和歐洲等地區的利率上升和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導致國際市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下降。
中國財經媒體財新網週二(2月6日)報告說,財新對12家國內外機構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發現,專家們預測,今年一月份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CPI)和生產價格指數PPI將雙雙繼續下滑。這將加重中國通貨緊縮的風險。
浙江台州一家經營燈飾工廠的業者在接受路透社採訪的時候表示,最近他接到海外重要客戶的一筆訂單,對方表示只願意支付150萬美元,比往年相同訂單報價減少了25%。
這位業者說,如果拒絕這份訂單,他可能永遠失去這個客戶,還會危及很多人的生計。他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虧本接受這份訂單”,要麼就得告訴工廠員工,春節後就不要回來了。
這種價格和利潤受到擠壓的情況在中國出口行業已經相當普遍。據中國商務部數據,2022年,中國在出口相關行業工作的人大約有1.8億人。中國官方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一月份製造業活動連續第四個月收縮,而出口訂單則連續第十個月萎縮。
澳大利亞跨國銀行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Raymond Yeung)表示,中國監管當局應該提高解決通縮問題的政策優先程度,將這個問題置於今年完成大約5%的經濟增長目標之上。
路透社引用楊宇霆的話說,“企業削減產品價格,然後削減員工的工資。這樣消費者就不肯花錢,形成一個惡行循環。”
去年,中國工業企業的利潤下降了2.3%,而之前的2022年因疫情原因,中國企業的利潤降幅為4%。
一些分析師認為,出口疲軟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動用其他杠桿來實現增長目標,這將增加刺激家庭消費的緊迫性。
標準普爾全球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路易斯·庫伊斯(Louis Kuijs)表示,“經濟增長再平衡做得越好,價格和利潤率的下行壓力消失的就會越快。”
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重生產”、“輕消費”。中共當局歷來習慣將金融資源集中在製造業,而不是消費端。這樣做的結果必然就是產能嚴重過剩,引發通脹緊縮。
經濟學家們認為,從去年以來發生的以房地產危機和債務危機為核心的中國經濟全面低迷就是這種經濟政策長期惡果的集中爆發。當消費者身背巨額債務而無力消費和龐大產能生產出來的產品找不到出路的時候,人們才發現中國這個世界第二經濟體的高速增長奇蹟消失了。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路透社)
華盛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