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週五(12月8日)報導,專家預期,中國11月份的新增貸款數量可能出現環比大幅增加,超過去年同期水平。這一預測主要基於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為緩解經濟低迷,提振人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和刺激社會需求而推出的一系列措施。
有19名接受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們估計,上個月,中國銀行業發放的新的人民幣貸款淨值大約為1.3萬億元,約1817.2億美元,大大超過10月份的7384億元,也高於去年同期的1.21萬億元。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上週承諾,央行將繼續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推動疫後的經濟復甦。不過,他還敦促有關方面進行結構性改革,降低經濟增長對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業的依賴程度。
為了刺激經濟,中國央行在最近幾個月下調了部分貸款的利率,向市場注入了更多的現金。中國央行的做法與美歐等經濟體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國家為遏制通貨膨脹堅持執行貨幣緊縮政策,大幅度提高了基準利率。
今年9月,中國央行下調了銀行準備金率,放寬了銀行發放貸款的標準。這是中國央行今年第二次採取這樣的措施。分析人士估計,在今年剩下的日子裡,中國央行可能會進一步採取降准措施。
路透社引用中信證券分析師在央行官員上個月與金融監管機構會面後發給客戶電郵的內容說,“我們認為銀行業可能會將它們原計劃在明年年初推出的措施提前到11月公佈。”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本週二下調了中國信貸評級,在中國引起了軒然大波。穆迪這樣做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們對中央救助深陷債務危機的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控制房地產市場危機蔓延將要付出的成本代價感到不安。
據公開資料,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高達近一百億元人民幣,遠遠超出它們的償還能力。廣西、雲南、武漢等省市政府公開表示,自己無力償還巨額債務。
美國經濟諮詢公司榮鼎集團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研究報告稱,在205座中國城市以及3000家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中,有半數的城市償債支出超過它們總收入的10%。研究人員認為償債負擔在總收入中的佔比如此之高,顯然已經跨入難以管控債務償還的門檻。
路透社的調查顯示,11月人民幣貸款餘額預計同比增長11%,略高於10月份的10.9%。廣義貨幣供應量指標M2同比增長10.1%,略低於前一個月的10.3%。
中國人民銀行10月份發佈的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9.75萬億元,同比增加1.58萬億元。居民房貸增加3.85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5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萬億元。
政府債券發行速度如果加快,將有助於提高社會融資總額的提升。社融規模的變化是了解信貸和流動性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中國地方政府最近紛紛發行再融資債券償還現有債務,導致10月份未嘗社融增長年率從9月份的9%加快至9.3%。
社融方式包括IPO、信託公司貸款和債券銷售等。11月的社融規模預計將從10月份的1.85萬億元增加至2.6萬億元。
(本文部分內容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