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拜登政府公佈了對中國的全面出口管制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阻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售高級別的芯片。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這一舉措標誌著美國對華出口技術政策的巨大轉變。這將打擊中國的芯片製造業,以及相應的各類高科技製造業。
許多人擔心中國會採取報復措施,其中之一即中國對稀土進行出口管制。稀土廣泛用於航空、國防、航天和生物製藥領域。
中國是稀土行業的龍頭老大,憑藉低廉的勞工價格和寬鬆的環境政策,佔據全球60%的稀土生產和85%的稀土加工產業。
專家對美國之音說,使用稀土出口管制來回應美國對北京的芯片出口禁令是一個可能的選項,但這並不是北京的最優選項。
“如果未來幾年,北京希望能夠在動蕩的全球能源市場確保持續性的經濟發展,就不太會採取任何可能威脅雙邊能源貿易的行動”,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能源安全項目的高級研究員簡·中野(Jane Nakano)對美國之音說。
“如果北京這樣做,帶來的將是其稀土行業地位的削弱”,美國外交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張菲利(Felix Chang)對美國之音說。”正如中國說的那樣,北京將繼續建設新的半導體技術,即使不能獲得美國技術;美國也能夠在沒有中國渠道的情況下,加快稀土的開采和冶煉。”
“畢竟,建立新的稀土冶煉廠比研發新的半導體技術要容易的多”,他補充說。
稀土:工業維生素
稀土共有17種,由於它的廣泛運用,稀土被稱為“工業的維生素”。
“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沒有稀土的世界”,特拉華大學助理教授、地理學家朱莉·克林格(Julie Klinger)對美國之音說。
從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到風力渦輪機和軍用導彈,現代生活的各種物品基本都離不開稀土,克林格解釋道。
要加快越洋互聯網通信速度,你需要用一點鉺(Erbium)來做信號放大器。從石油開採,到核能發電,從醫療儀器到科研設備,從激光到假牙,“這些元素真的無處不在”,她說。
根據2022年的最新統計,儘管中國的稀土儲量佔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其稀土開採量佔全球的60%,稀土加工能力佔全球的85%,高強度稀土永磁材料產量更是佔全球的90%以上。稀土永磁材料是在擁有恆定磁性的材料中加入稀土元素,而大大增強其磁能,被廣泛用於軍工和新能源產業。
根據CSIS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北京“表現出利用在稀土行業的壟斷地位來實現其政治目標的意願。”當前,美國稀土供應有80%來自中國。
給世界敲響警鐘的是2010年中日的一次沖突。當時,一艘中國漁船在尖閣列島(中方稱釣魚島)附近撞擊了一輛日本自衛隊船隻,日方逮捕了該船船長後,中國對日本禁運稀土兩個月。
“雖然中國當時否認禁運稀土與釣魚島爭議有任何關係,但很多人將其視為中國在未來爭端中可能採取的強勢姿態,即使是對日本這樣與北京有深厚經濟關係的國家”,外交政策研究所的張菲利說。
“然而,那次短暫的禁運沒有激勵日本或西方採取積極措施擴大其稀土開采和精煉能力”,他補充說。
但隨著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的惡化,以及發達經濟體對於高級電池的需求,現在很多國家都在探尋如何加強稀土的開采和冶煉能力。
地理學家克林格說,目前美國、加拿大、歐洲部分國家,非洲部分國家和澳大利亞都在力圖開始或是加大稀土資源的開采和冶煉。
白宮在今年2月宣布了加強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物供應鏈的計劃。“中國控制著這些礦物質的全球大部分市場,如果我們自己依賴中國來為今天和明天的產品提供動力,我們就無法建立一個在美國製造的未來”,拜登在講話中說。
美國政府將對擁有芒廷帕斯礦的稀土礦商MP材料(MP Materials)公司投資3500萬美元,用於分離和加工稀土元素,建立完整的端到端的國內永磁供應鏈。
美國稀土公司(USA Rare Earth) 在俄克拉荷馬州斯蒂爾沃特建立一個製造工廠,將稀土氧化物轉化為金屬、磁鐵和其他特種材料。這些產品應用廣泛,包括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移動電子設備和軍事硬件。
澳大利亞萊納斯稀土有限公司(Lynas Rare Earths)已經與美國國防部訂立合約,在美國建造數百萬美元的加工設施,以降低在戰略性礦產方面對中國的依賴。
“完全將中國從稀土供應鏈中踢出是不現實的,但是目前中國在國際稀土行業過高的影響力需要改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野說,“不論是出於抵抗自然災害,還是應對地緣政治局勢,擴大稀土的供應鏈對市場參與者都是有利的。”
如果稀土被用作經濟武器
然而,地緣政治錯綜複雜。專家說,採取一些行動來應對可能的禁運並不是一個壞主意。
地理學家克林格說,要想在短期內增加供應鏈的多元化,答案可能是回收這些元素。
“目前只有1%的稀土元素真正被回收。回收是有挑戰的,但是相比重開礦山和建立供應鏈,回收稀土能更快達到批量化”,她說。
外交政策研究所的張菲利說,短期內,西方國家可以做的是建立稀土庫存,作為應對未來危機的權宜之計。
而長期看來,他說,西方政府可以資助一些公司起到示範作用。“一旦投資者看到如何從國內稀土開采和冶煉中獲利,市場就可能接管並促成對該行業更多的投資”,他說。
鑑於對稀土的巨大新需求,如果美國公司能夠增加效率,並研發對環境更加友好的開採方式,這將大大促進該產業在美國的發展。
“畢竟,稀土曾經是美國一個欣欣向榮的行業,沒有理由這場景不能再次重現,”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