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要政治會議的主要議題:經濟

  • 美國之音

中國全國人大去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會。(2023年3月13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重要政治會議的主要議題:經濟

中國人大本週開始的2024年會議將主要討論緊迫的經濟議題。

星期二開幕的全國人大正被外界密切關注,尋找共產黨可能重振經濟的任何信號,經濟正在被擴大的政府控制以及地產泡沫的破滅壓垮。

這不是說其它議題不會討論。《環球時報》上週說,提高退休年齡的建議預計將是熱門話題。中國觀察家將分析年度國防預算以及可能介紹新的外交部長。

但大部分人考慮的是經濟,中國經歷40年發展成經濟和地緣政治大國後,可能正面臨主要轉捩點。許多中國人認為經濟在疫情後去年未能強勁復甦,對未來的長期信心出現了動搖。

儀式性角色

全國人大基本上是儀式性的,沒有任何真正的權力決定立法。代表們也投票,但已成為對中共領導人的閉門決定進行一致或接近一致的正式化表決。

人大可以是建議和討論想法的論壇。將近3千代表被選出代表不同團體,從政府官員、黨員、農民到農民工都包括。但中國治理專家吳木鑾(Alfred Wu)認為,這個角色被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央集權的侵蝕。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和前中國記者吳木鑾說,「人人都知道訊號是高層,」「一旦高層說了某事,我就說兩句。一旦高層保持沉默,我也保持沉默。」但會議中

的報告和演講能夠提供政府政策未來走向的訊號。雖然它們符合過去的宣布,但會議過去透露過主要的新倡議,諸如2020年決定在香港推出國安法,因為香港2019年爆發主要反政府抗議。

成長目標

會議星期二的第一個議程是聽取李強總理的長篇「工作報告」。報告會回顧去年,包括政府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

許多分析師預期這將類似去年約5%的目標,他們說這會確認市場對溫和經濟刺激以及提高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措施的預期。

許多目前的預報說中國GDP將低於5%,但惠譽評等首席中國首席分析師祖克(Jeremy Zook)說,設定較低目標會顯示減少支持經濟,可能傷害信心。惠譽評級預計今年將成長4.6%。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的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說,大約5.5%的較高目標將顯示更積極的刺激。

牛犇說,私人企業和外國投資將得到積極的訊息,但他不預期習近平加強黨對經濟總體控制的策略會有根本變化。

他說,「全國人大會議前的政治訊號顯示,習近平相對並不擔心中國最近的市場麻煩,正堅持他的經濟政策。」可能出現新外長中國政府部長們通常留任五年,但



剛去年上任幾個月就被罷免。政府迄今沒有說他發生了什麼事和原因。

現任外長王毅同時兼任中共外事辦主任。

人們推測王毅的任命是暫時的,可能會宣布最終的替代人選。分析師說,這可能會在全國人大會議中發生,但不保證會發生。

牛犇說,「王毅被習近平信任,目前主導習近平之下的外交決策,所以如果王毅留任外長不會讓人吃驚。」

最受關注的可能繼承人是劉建超,他是中共官員,外交部前發言人和駐菲律賓和印尼大使。他近幾個月訪問了非洲、歐洲、澳洲和美國等地,增加他可能接任的揣測。

其他人選包括常務副外交部長馬朝旭。吳木鑾說這可能取決於習近平和王毅信任誰。

他說,「我不知道王毅怎麼看,」「如果王毅喜歡像劉建超這樣的人或喜歡像馬朝旭這樣的人。還有習近平。所以這更多是個人關係。」(本文依據了

美聯社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