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已經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 北約各國立場向美國靠攏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左)與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在新聞發佈會上(2022年11月29日)。

在美國的推動下,北約聯盟決定採取行動,更加積極地應對中國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所帶來的挑戰。專家認為,歐洲已經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歐洲國家和企業正在逐步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本週的北約外長會議上稱,烏克蘭戰爭表明了對俄羅斯能源的危險依賴,“這也應該促使我們評估我們在供應鏈、技術或基礎設施對其他獨裁政權的依賴,尤其是對中國的依賴”。

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為期兩天的會議上,北約各國外長就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進行了最協調一致的努力。今年6月,北約30個成員國就同意中國構成了“系統性挑戰”,但一直缺乏具體的應對計劃。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三(11月30日)表示,北約已經同意採取進一步措施,以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戰略挑戰,手段將包括協調技術出口管制和對中國投資的安全審查等。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和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週四在白宮舉行會談,議程包括了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雙方提到要協調一致應對中國的挑戰。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週五回應稱,中方不反對美法之間發展正常的關係,但美法之間發展關係,“不應該損害第三方的利益。美法之間也不應該拿中國說事。”

長期以來,歐洲既對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日益侵略性的舉動感到不安,同時又依賴與中國的經濟往來。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歐洲人再度意識到與中國發生強制經濟割裂的風險,因為中國掌控了越來越多的歐洲基礎設施,並影響著全球供應鏈。

布魯金斯學會國際秩序與戰略項目主任布魯斯·瓊斯(Bruce Jones)告訴美國之音:“我認為他們(歐洲)已經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他們已經看到了中國在歐洲的行為。中國的內部行為或中國在香港和台灣的行為,他們已經開始形成對中國的不同判斷。所以歐洲人越來越接近美國人對中國意圖的評估。”

歐洲靠攏美國對華評估

在北約外長會議上,北約各國外長審核了一份有關中國的報告,該報告分析了中國的軍事能力、政治、新技術以及它在盟國關鍵基礎設施中發揮的作用。報告還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如何提高復原力和在某些技術領域保持優勢。

這些都是拜登政府長期呼籲關注中國挑戰的領域。美國駐北約大使朱莉安·史密斯(Julianne Smith)對北約能夠討論這份報告表示滿意,稱美國的優先事項是啟動這項工作。

史密斯說:“我們可以爭論形容詞和描述其中一些挑戰的方式。但對美國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在報告中獲得所有這些工作流程。”

美國正推動其歐洲盟友對中國採取更一致的立場。英國《金融時報》本週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拜登在執政初期就將中國定為外交政策重點,但這一努力在過去幾個月被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分散,現在他正將中國重新推回北約議程。

關於中國的討論意味著北約內部將與美國進一步協調對華戰略。斯托爾滕貝格在會後的發佈會上表示,雖然北約是歐洲和北美的聯盟,但“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全球性的,我們必須在北約共同應對這些挑戰”。

長期關注歐中關係的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中心(CEIAS)的執行長師馬杰(Matej Šimalčík)指出,北約的北美和歐洲成員在與中國有關的政策上越來越趨同。

師馬杰告訴美國之音:“在歐洲方面,這種趨同主要是由中歐和東歐國家推動的。他們認為與美國建立更深的聯盟具有戰略意義,因為他們認為美國,而不是他們的西歐夥伴,是他們安全的主要保證者。”

師馬杰指出,北約對中國挑戰的反應將是防禦性的,而不是進攻性的。

師馬杰說:“北約對中國的反應很可能集中在預防和防禦混合戰爭及其對西方安全的影響上。這包括就散佈虛假信息、強制轉讓軍民兩用技術或濫用經濟依賴關係等問題進行政策協調。”

歐洲內部協同應對經濟挑戰

除了本週在北約外長會議上的討論,歐洲各國已經認識到,與中國強大的經濟關係可能使其更容易受到中國的脅迫,他們正尋求減少對中國的科技設備和其他先進製造業原料的依賴。

在本月訪問西班牙期間,斯托爾滕貝格督促盟國提高基礎設施的韌性。他當時說:“我們看到中國越來越多地控制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供應鏈和關鍵工業部門。中國的稀土礦物無處不在,包括我們使用的手機、汽車和軍事裝備。”

上個月,歐洲立法者批准了新規則,限制受補貼的外國公司對歐洲公司的收購和對公共合同的競標。雖然沒有點名具體國家,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針對來自中國的競爭。

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對歐盟的直接投資降至2013年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僅高於2020年。

歐洲聯盟內部對中國的態度也更為警惕,其中包括一些長期對中國立場比較矛盾的國家,例如意大利、比利時、西班牙和葡萄牙,如今他們呼籲採取更多行動來建立對華戰略。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漢密爾頓(Daniel S.Hamilton)告訴美國之音:“不同的歐盟國家與中國有不同的利益和相互依賴的程度,但由於中國咄咄逼人的外交和所採取的行動,歐洲的觀點正在變得強硬。”

“允許中國購買歐洲的基礎設施是一個錯誤。也許這對中國有利,但對我們不利,”意大利外交部長安東尼奧·塔亞尼(Antonio Tajani)在外長會議後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本週稱,英國與北京當局關係的“黃金時代”已結束,北京當局對英國國家利益和價值觀構成系統性挑戰。

蘇納克政府正設法收回中國廣核集團所持有的20%的塞斯維爾C(Sizewell C)核電廠股份,該股權交易在英國備受爭議。在烏克蘭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飆升後,英國政府將核能等可再生能源視為國家能源安全的關鍵項目。

與此同時,由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德國政府上個月阻止將一家芯片工廠出售給一家中國公司的瑞典子公司。

供應多元化戰略

分析指出,歐洲國家要脫離與中國的經濟往來不容易,更多歐洲公司目前採取的是多元化戰略,而不是尋求與中國完全脫鉤。

瓊斯說:“我們將看到一個漸進的過程,它不會是一夜之間,不會非常快,不會是100%。但我們會看到歐洲人減少與中國經濟一體化的漸進過程。”

歐洲和中國互為重要的經濟夥伴,中國是歐盟貨物的第三大目的地,也是歐洲最大的進口來源。據中國海關數據,今年前10個月,中國和歐盟的貿易總額為6580億美元,增長8.1%,佔中國貿易的13.5%。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是中國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之一。僅四家德國公司:汽車製造商奔馳(Mercedes-Benz)、寶馬(BMW)和大眾(Volkswagen),以及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就佔過去四年歐洲在中國全部投資的三分之一。

然而,美國企業研究所歐洲政治和經濟資深研究員達利博爾·羅哈克(Dalibor Rohac)表示,歐洲並不是所有的進口都依靠中國製造,一些公司已經將多樣化提上議程。

羅哈克告訴美國之音:“一般來說,在存在中國替代產品或正在創造替代產品的領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更為可行。”

布魯金斯學會的瓊斯認為,除了歐洲政府的推動,歐洲公司出現自下而上的趨勢,重新思考在中國做生意的成本。

瓊斯說:“最重要的原因是你開始看到歐洲公司現在比兩三年前對中國更加懷疑。部分原因是烏克蘭,部分是因為新冠,部分是因為中國自己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