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朔爾茨將於週五(11月4日)前往中國進行訪問,他將是新冠病毒爆發以來的三年中第一個訪問中國的西方大國領導人。美國媒體認為,朔爾茨的這次訪問是在多種矛盾中尋求平衡的一次考驗,而他是否能夠向北京傳達出準確且符合德國與西方利益的信息值得關注。
隨同朔爾茨前往北京的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德國商界領袖代表團,其中包括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汽車巨頭大眾集團、德意志銀行、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等大型公司的高級主管。
這個陣容反映出朔爾茨這次訪問的主要目的是經濟利益。但是,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週四(11月3日)的報導指出,時移世易,如今的德中關係已經與默克爾執政時完全不同。俄烏戰爭的爆發讓德國看到與俄羅斯有著“合作無上限”關係的中國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德國對中國市場的過度依賴也在德國引起了廣泛的不安。
彭博社說,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俄烏戰爭,中共在香港強推國安法、在新疆對維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穆斯林實施殘酷迫害、在全國推行清零抗疫政策大規模封城對商業活動造成嚴重干擾等問題,使得德中關係陷入日益緊張的狀態。
彭博社引用美國榮鼎集團中國經濟專家諾亞·巴爾金(Noah Barkin)的話說,“我們已經進入歐亞關係的新階段”,俄烏戰爭在歐洲形成一個共識,這就是“中國是(歐洲的)頭號對手和競爭者”。
華盛頓郵報週四指出,朔爾茨雖然也注意到中國風險的增加,但由於德國發生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不斷增加,朔爾茨似乎並不願意看到德國與它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的關係出現重大的變動。
朔爾茨週三在法蘭克福匯報上發文明確反對與中國脫鉤,同時他希望減少對中國過於依賴的風險。文章要求習近平和李克強在市場准入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給與德國企業“對等”的待遇。
或許是在這個思路下,朔爾茨不顧美國等盟友和德國國內強大的反對意見,一力促成了中國企業收購德國漢堡港股份的交易,同時還使中資公司賽微電子旗下的瑞典Silex公司計劃收購德國芯片製造商艾爾默斯公司(Elmos)的交易進入了政府審查階段。
華盛頓郵報說,歐洲現在達成了一個廣泛的共識,就是有必要對歐洲與中國的關係進行重新定位。歐洲一些國家認為朔爾茨似乎沒有跟上步調。他促成中企收購漢堡港股權的做法令人感到震驚。
華盛頓郵報說,歐洲和美國都非常擔心朔爾茨在這次訪華中是否有能力向北京傳遞出有關德國未來的走向和西方整體立場的清晰而連貫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