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廣交會開幕 分析:熱鬧場面難掩中國經​​濟疲軟

資料照: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舉行一年一度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2024年4月15日)

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星期二(10月15日)於廣州登場,據中國官媒報道,本屆廣交會吸引到來自203個國家的25萬家境外採購商與會,人數創歷史新高,場面也相當熱鬧。不過,分析家認為,中國製造業收到歐美先進國家的訂單持續減少,出口放緩的趨勢恐靠這樣的展會就能扭轉勢。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秋季廣交會開幕 分析:熱鬧場面難掩中國經​​濟疲軟

每年春夏各舉辦一次的廣交會,素有「中國外貿風向標」之稱,據官媒《人民日報》報道,本屆廣交會自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舉行,分別聚焦先進製造、品質居家和美好生活等題材。

廣交會吸引25萬採購商 歐美僅佔12.5%

報道稱,本次線下參展企業比去年新增近800家,總計超過3萬家,其中工業機器人、智慧製造生產線等展區就佔了近400家企業、超過1500個展位,有許多人型機器人、無人駕駛產品是首次亮相。

另根據《人民網》統計,本屆廣交會吸引到逾200個國家的境外採購商近25萬人觀展,更是創歷史新高。其中,來自「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的採購商佔75.7%;金磚國家佔20%;中東國家佔13.4%,曾經是中國出口最大買家的歐美國家,則以12.5%的佔比,敬陪末座。

回顧一年前的秋季廣交會,據《財新網》當時報道指出,相較於歐美採購商持續減少,「一帶一路」國家採購商觀展人數則同比增長近七成,佔所有觀展採購商的比重已達64%,時隔一年,此佔比再走升。

星期二開幕日當晚,一位來自深圳的參展商“@BOSS譚.外貿SHOW”也觀察到這一趨勢,他在抖音發布視頻說,一天下來,他在自己的攤位前“完全沒見到美國人,歐洲人只有一兩個”,剩下的都是俄羅斯、印度和中東人。

他還說,今年的採購商“發達國家少、發展中國家不少”,且對價格敏感,讓他這種走“高質高價”精品路線的參展商很吃力,因此,他奉勸沒趕上參展熱潮的廠商,也無須沮喪。

中國9月出口年增率2.4% 低於外在預期

第一線參展商感受到外銷冷的徵兆其來有自,因為廣交會開幕前一天,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出口數據就不盡理想,據統計,中國9月出口僅年增2.4%,遠低於8月的8.7%增速,也是4月以來的新低增速。同時,進口也僅年增0.3%,低於8月的0.5%成長速度,也遠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測。

對此,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歸咎為國際主要經濟體的增長動能不足,及部分國家頻繁對中國產品採貿易限制措施所致,但他強調,這是“短期、正常數據波動”,中國仍有信心實現外貿全年質升量穩的目標。

不過,從廣交會反映的現況,分析家普遍對中國的外貿前景不樂觀。

台灣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分析,明年上半年的國際局勢仍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各國廠商在採購上,都謹慎下單;其次,11月初的美國大選結果恐影響未來美中貿易的走勢。此外,中國近期為了刺激消費,不斷推出寬鬆的貨幣政策,猛印鈔的結果勢必衝擊人民幣匯率,因此,外國採購商坐等人民幣貶值後再下單,屆時報價更低。

張弘遠說,據他所知,不少台灣廠商本不打算出席秋季廣交會,但中共9月底一反之前的消極,頻頻出台刺激政策,釋出官方拉抬經濟的積極信號,才引起他們的好奇,決定去參觀走看,但也不會急著下單。

張弘遠告訴美國之音:「它(中共)的政策來得太晚瞭如果早兩個月的話,說不定我們(台灣廠商)就會去撿便宜,所以這一波廠商多數是觀望,看中國大陸有沒有什麼新產品,報價有沒有比之前更低,再去東南亞或印度詢價。」

中國出口轉往「一帶一路」國家

張弘遠說,德、法兩國都面臨通膨困境下,歐洲經濟不景氣已相當明顯,對中國購買的力道自然放緩,而美中貿易戰方興未艾,美國一再對中國設下貿易壁壘﹐迫使中國只能轉向「一帶一路」的低價市場,薄利出口求生存。

但他說,這些出口市場中,除以重工業為主的俄羅斯可以吸收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形成互補外,其他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並不樂意看到中國貨低價傾銷,損及各國境內的產業。

在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梁書瑗也說,廣交會客商結構調整併不利於中國出口的整體表現,因為從中東國家、金磚國家到「一帶一路」,購買力都遠低於歐美國家,對中國出口的貢獻有限。

歐美供應鏈「短鏈化」影響中國出口

梁書瑗說,種種數據看來,中國的經濟前景不容樂觀,例如,9月底公佈的「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3,不僅重回榮枯線以下,也創下去年8月以來的新低,而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9月製造業PMI則為49.8,雖是自5月以來的新高,但也是連續五個月處於收縮區間。

她說,雪上加霜的是,許多業者哭訴拿不到到新訂單,一旦消化完手邊的訂單後,未來一季的展望可能會更加惡化。

中國電動車可能是少數表現亮眼的產業之一,尤其今年上半年出口暢旺。不過,歐盟本月剛宣布,將對中國電動車加徵35%的關稅,若獲得歐盟執委會通過,恐再重挫中國外貿,因此車商傳出都趕在各國加稅前盡快出貨。

梁書瑗說,面對美中貿易戰和歐洲加徵關稅,不少中國廠商已將產線外移至越南等其他國家,以規避高關稅,就連汽車大廠廣汽集團(GAC)也傳出將在歐洲設廠。她說,隨著歐美國家偏好「短鏈化」的趨勢,亦即供應鏈貼近終端市場,「中國製造」的概念也面臨質變。

梁書瑗告訴美國之音:「很多(銷往歐美)商品的供應鏈都呈現短鏈化,所以,中國從出口成品,可能就變半成品,以後在某些產業上就不會是主要的生產基地, (產線)可能靠近歐洲或美國區域。」

李恆青:「中國製造」淡出美國商場貨架

美國「資訊與策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則指出,從美國市場的零售端也可看出,中國貿易正歷經「供應鏈重組」的轉變。

他說,在美販賣的各類小商品過去清一色都是“中國製造”,但現在產地多來自越南、印度尼西亞或馬來西亞等國,逛百貨公司時也看許多印度樣式的服裝,都是過去少見的現象。

李恆青告訴美國之音:「(美國)採購的方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球)供應鏈確實在重組,而且現在已經基本上固定化。一個(去中國化)產業鏈建起來很不容易,但是一旦建成了,想把它打破也是不容易的。」

李恆青分析,學界一般預估,產業鏈轉移約需兩年時間,中國出口已流失近兩年,因此,歐美供應鏈“去中國化”已成形,絕非中國官員形容的這只是“短期影響” 。

分析:出口影響中國經濟有限,但是“面子問題”

不過,在台南的南台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認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三架馬車」中,出口佔比已逐年下降,且低於投資和內需消費,因此,出口疲軟對中國經濟的實質影響比往年小。

然而就大國外交的角度而言,出口代表中國重要的“面子問題”,所以就算受制於人,中共當局仍會盡力推動。

朱岳中告訴美國之音:「它(中國)現在極力拉攏第三世界國家,(但)大家也看在眼裡,如果你(中國)今天在全世界失去了地位,那我(第三世界國家)為什麼要往你這邊靠,不去找歐洲、美國? 所以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面子問題,國際地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