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總統喬·拜登星期四(2月17日)說,俄羅斯今後幾天內入侵烏克蘭的可能性“很高”。
“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在從事假旗行動,好找到入侵的藉口,”拜登在白宮對記者們說。“我們看到的每一個跡像都是他們準備入侵烏克蘭、攻擊烏克蘭。”
“假旗行動”是指假冒其他方面的旗號而採取行動,從而栽贓嫁禍並挑起事端。
拜登說:“我的感覺是這會在今後幾天內發生。”
拜登總統在前往俄亥俄州推動他的基礎設施建設議程之前在白宮南草坪對媒體講話。(2022年2月17日)
然而拜登說,他仍然相信有可能找到外交解決辦法,可以緩解俄羅斯對北約導彈以及在東歐軍演的關切。西方盟國拒絕了俄羅斯的主要要求,也就是北約排除接納烏克蘭和其他前蘇聯共和國入盟的可能性。
白宮說,拜登星期五將與跨大西洋領導人通電話,討論如何應對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邊界地區的軍事集結,以及美國為繼續威懾和外交解決做出的努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聯合國安理會說,預計世界將看到俄羅斯在幾天內攻擊烏克蘭,情報信息顯示,攻擊前俄羅斯可能會捏造一個藉口。
“這可能是個暴力事件,但俄羅斯會將其歸罪於烏克蘭,或者俄羅斯對烏克蘭政府的無理指責。”布林肯說,“我們不確切知道是什麼樣的藉口。”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布林肯“今天在聯合國安理會說,因為我們相信解決這場危機的唯一負責任的途徑是外交和對話,他提議下星期在歐洲會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普萊斯說,“俄羅斯做出回應,提議下星期晚些時候會晤,我們表示接受,但前提是,俄羅斯沒有進一步入侵烏克蘭。如果他們在未來幾天入侵烏克蘭,這將表明他們從不認真對待外交。我們將繼續與盟國和夥伴協調,通過北約-俄羅斯和歐安組織推動與俄羅斯的接觸。”
與此同時,莫斯科驅逐了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的第二號外交官。
俄羅斯驅逐了美國駐莫斯科使團的副團長巴特·戈爾曼。美國國務院說,俄羅斯是“無端”驅逐戈爾曼,“我方將此視為一個升級步驟並且正在考慮我方的回應”。
在布魯塞爾,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說,俄羅斯仍在繼續沿烏克蘭邊界集結重兵,他沒有看到莫斯科聲稱的部隊返回駐地的跡象。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布魯塞爾參加北約防長會議後在記者會上講話。(2022年2月17日)
“我們沒有看到這點,”奧斯汀部長在北約的防長會議上說。“恰恰相反,我們看到,他們已經沿著那道邊界部署了超過15萬的軍隊,如今又在增加兵力……我們甚至看到他們在囤積血液供應。”
“我從第一手知道,你沒有原因不會做這種事情的,你如果準備好收拾行裝回家,肯定不會做這些事情,”奧斯汀說。美國官員說,莫斯科最近幾天又向烏克蘭邊界增派了7千官兵。
奧斯汀還說,“當然,沒有理由讓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就像俄羅斯沒有理由再次入侵烏克蘭一樣。”俄羅斯2014年吞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
克里姆林宮聲稱正在從烏克蘭附近撤軍,但是表示撤軍需要時間。
奧斯汀說,假如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選擇戰爭”而不是外交解決烏克蘭危機,“為隨之而來的苦難和巨大的犧牲而承擔責任的將是普京先生”。
奧斯汀說,“一個尊重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和平結果肯定對烏克蘭來說是最好的結果,但對俄羅斯和俄羅斯人民來說,也是最好的結果。”
星期四晚些時候,在美國和盟友分析了克里姆林宮向美國駐莫斯科大使約翰·沙利文提交的文件之後,俄羅斯的意圖有可能會更加明確。
美國和北約最近提出願意就他們在歐洲的導彈部署和軍演進行談判,但拒絕俄羅斯提出的有關不許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要求,這份文件是俄羅斯對此的書面回應。
頓巴斯的衝突
美國還在觀察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親俄分離主義分子與基輔軍隊之間的衝突。過去八年來,當地有1萬4千人被打死。
星期四,烏克蘭軍隊和俄羅斯支持的反政府武裝相互指責對方向停火線的另一側開火。奧斯汀說,有關砲擊的消息“當然令人不安。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說,俄羅斯方面有可能做這類事情,好為軍事衝突找到理由。所以我們正在密切觀察。”
烏克蘭國家警察局新聞處盧甘斯克州分部公佈的照片顯示盧甘斯克州弗魯比夫卡鎮的一座民宅廢墟,據烏克蘭官員說,這所民宅毀於砲擊。(2022年2月17日)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在一則推文中說,俄羅斯砲擊了頓巴斯地區烏克蘭政府控制區的斯塔尼齊亞盧甘西卡村。美國使館說,一所幼兒園被擊中,兩名教師受傷。使館說,當地電力被切斷。官員們說:“頓巴斯的侵略者是清楚的——俄羅斯。”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說,俄羅斯對暴力升級深感關注。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列巴呼籲譴責他所說的“俄羅斯在安全局勢已經緊張之際嚴重違反明斯克協議”。美國大使館在另一則推文中也發表了類似評論。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說:“我們對俄羅斯試圖策劃對烏克蘭發起武裝進攻的藉口感到關切。”
他說,“北約的(談判)大門仍然敞開”,但是北約聯盟不能接受“大國對他國進行恐嚇、霸凌和發號施令”。他邀請俄羅斯就烏克蘭危機“本著誠意展開接觸”。
(美國之音記者張蓉湘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文參考了美聯社、法新社和路透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