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改革呼聲在中國日漸高漲(一)

  • 張楠

2012 年是鄧小平視察南方發表改革講話20週年。在這種背景下﹐呼喚改革之聲再次在中國響起。有學者認為﹐啟動政治體制改革刻不容緩。

改革之聲從年初開始便持續不斷涌現。炎黃春秋雜誌今年第一期就發表編輯部文章﹐提出中共領導班子在離任之年﹐推出一個促進民主憲政的頂層設計﹐做到善始善終﹐繼往開來。

*政治體制改革刻不容緩*

面對將于秋天舉行的中共十八大﹐有學者稱﹐中國改革繼鄧小平的南方講話之後﹐又一次走到了重要時刻。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王佔陽說﹕“現在問題積蓄太久,太深﹐已經很嚴重了。我覺得﹐現在就是到了危機促發改革(的時候)。”

他認為﹐下一步應重點推進三大改革﹕首先﹐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包括進行金融體系改革﹑國企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資源稅改革等﹔第二﹐進行分配制度改革﹔第三﹐就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王佔陽說﹕“難度是非常大的﹐必須得有一定威權的力量和民間的力量結合﹐要有改革的意志和改革的智慧相結合。現在這種趨勢開始出現了﹐越來越感覺到不改革要出大事。既然大家不想同歸于盡,一塊崩潰了﹐那就都讓一步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改革還是有相當大的動力的。”

*不改革可能導致動亂*

北京獨立學者曹思源認為﹐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不僅必要而且刻不容緩。他說﹐不改革﹐社會矛盾就無法緩解。

他說﹕“改革在跟革命賽跑啊!改革步子慢﹐猶豫不決,首尾觀望,矛盾還在演進和激化﹐就可能發生動亂﹐就可能出現文化大革命或者類似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動亂。那還不明顯嘛﹖這就是不改革可能導致的局面。我們要努力加以避免。”

對於改革之聲重起﹐他認為﹐這股潮流不可等閑視之。他說﹐改革的動力存在于老百姓當中。

他說﹕“貧富不均引起的相當多的老百姓的不滿意。不滿就是動力。中國提了多次政治改革,但是欲言又止﹐言而無行﹐行而遲疑﹐走了一步就退了兩步。實際上老百姓對政治體制改革有很強烈的需求。”

*不應以穩定為由犧牲政改*

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有過不少論述。王佔陽教授今年一月份曾在報章上發文﹐回顧並分析鄧的主張。他說﹐鄧小平提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王佔陽﹕“也就是說﹐不是在現代化以後再實行民主化﹐而是要在現代化之前就要搞民主化。這樣才能實現現代化。”

一些人擔心﹐中國領導人可能會為了穩定而犧牲政治體制改革。王佔陽說﹐鄧小平確實說過“穩定壓倒一切”﹐但他是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提出這一觀點的。

對此﹐王佔陽這樣解讀﹕“這是應對危機的對策﹐不是常態性的方案。所以到南方談話的時候﹐他(的提法)就變成改革壓倒一切﹐現代化建設壓倒一切了。這就回到常態了。”

王佔陽說﹐把“穩定壓倒一切”常態化﹐就偏離了基本路線﹐就會出大問題。他說﹐即使在89事件之後﹐鄧小平也沒有放棄政治體制改革的想法。證據之一是﹐鄧不顧他人勸阻﹐堅持把自己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大部份論述收入《鄧小平選集》第三卷﹐並且強調﹐“這是我的政治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