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近日發表研究報告警示,中國成功併吞台灣將為美國帶來毀滅性後果,美國政策制訂者必須緊急採取威懾行動。有國安專家認為,儘管台灣對美國來說有異乎尋常的價值,但值得擔憂的是,台灣和美國目前都在集體士氣和心理上準備不足,尚未達成與中共攻台力量決不妥協、背水一戰的社會共識。他們建議,台灣人民極需展現出為保衛家園和民主自由而不惜一戰的錚錚鐵骨和英勇行動,才更有可能說服美國人民相信台灣值得美國為之而戰。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艾立信(Andrew S. Erickson)和美國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前國防部中國問題分析師加布·柯林斯(Gabriel Collins)8月1日發布研究報告《台灣遭吞併:美國和其盟友無法從這場失敗中後退》(Annexation of Taiwan: A Defeat From Which the US and Its Allies Could Not Retreat)說, 北京可能試圖吞併台灣,其後果可能引發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衝擊,降低亞洲及其他地區人口的生活質量,對美國利益和美國人民的福祉產生毀滅性影響。
“台灣是當今的西柏林”
報告說,由中國強行吞併台灣引發的重大半導體供應中斷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損失,與二戰造成的損失相當,甚至更嚴重——這將是過去120年來全球國民生產總值(GDP)最大幅度的下降。
此外,中國強行接管台灣可能是迄今為止促使亞洲核擴散的最強烈事件。
「中、美、俄三大超級核大國之間的競爭將加劇,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日本、南韓、伊朗、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可能會被迫發展或增加核子能力。這一過程可能導致全球每年增加數十枚核彈頭,」報告警告。
作者認為,台灣在許多方面類似於冷戰2.0中的「西柏林」和「西德」。這場台海衝突事關美國和盟友的關鍵利益、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及其所支持的和平、繁榮和自由。
作者寫道,美國的力量和存在一直是穩定亞洲區域體系的良性「利維坦」(leviathan),迅速消除它可能會將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從教科書上的理論變成活生生的現實,在自然狀態下「持續的恐懼和暴力死亡的危險」會使生命變得「孤獨、貧窮、骯髒、野蠻和短暫」。
夏威夷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資深研究員饒義(Denny Roy)告訴美國之音,如果中國得以成功地強行吞併台灣,無論中國在戰鬥中擊敗美國還是美國拒絕干預,這將標誌著美國在亞洲戰略優勢地位的終結。
他說:“這也將對美國在全球推動民主化的長遠計劃造成沉重打擊。在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吞併台灣將為威權主義陣營提供勢能,並使自由民主陣營士氣低落。 ”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助理教授布萊恩·趙(Brian C. Chao)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這份報告很好的凸顯了中國武力接管台灣將為美國帶來的各種後果。在他看來,最大的影響將是摧毀美國自1945年以來建構並領導的國際秩序。
他說:「中國接管台灣——特別是透過武力接管,尤其是如果美國介入但仍未能使台灣保持政治自主——可能導致華盛頓在維持現有國際秩序方面的可信度、信心和聲望嚴重受損,尤其是在俄羅斯於2022年擴大對烏克蘭的侵略之後。
這位學者擔心,這可能導致許多國家選擇採取更親中的政策,並拒絕接受包括航行自由和保護人權在內的由美國、西歐、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傳統上支持的規範和價值觀。
他說:“我們可能會看到更早時期地緣政治的回歸,當時的霸權國家遠沒有那麼仁慈,更多的人民受到壓迫。”
布萊恩趙表示,上述報告將台灣類比為西柏林是恰當的,台灣問題已成為美中關係的象徵:「正如當年莫斯科和華盛頓在西柏林問題上所採取的行動並非因為西柏林固有的因素,今天北京和華盛頓在台北問題上的行動也可能更多地是針對對方,而不是針對台灣本身。
他說:“台灣島的未來將被視為一個風向標,揭示北京和華盛頓哪一方在堅持、維護和擴展其國際政治運作的願景方面更為成功。”
「最危險的十年」美台尚未準備好
上述報告表示,北京正透過包括政治戰、網路和太空活動、軍事平台和武器實際部署在內的全局壓力行動來塑造台海戰場,這些行動是武力吞併的必要前提。報告呼籲,美國政策制訂者必須緊急加倍努力,在這「最危險的十年」裡威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除非美國在有效威懾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和強化,否則北京可能會在2030年前嘗試吞併台灣,」報告說。
夏威夷東西方中心的饒義認為, 美台方面在備戰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弱點是美國工業製造能力的空洞化和台灣缺乏政治上的團結。
他說:“台灣被兩種國家概念所分裂,一種將中國視為外國敵人,另一種將中國視為祖國。 ”
一名參與烏克蘭國際兵團前線激烈戰鬥的台灣戰士陳晞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中共對台認知戰甚於俄羅斯。
他說:“我覺得我們所謂的抗中保台意志應該不會像烏克蘭那麼堅強,因為畢竟所謂親中人士佔很大一部分。”
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3日報道,台灣今年只有6%的義務役男,僅約6,900人服役。目前台灣青年不踴躍當兵,導致無人機或刺針飛彈等新式訓練無法進行。
饒義推測,如果中國軍隊在攻台過程中打死美國軍人以及對美國本土進行網路攻擊,最初的影響將是激怒美國公眾,支持加強對中國的軍事懲罰;但是,如果爆發一場曠日持久、不能決定勝負的戰爭,美國民眾最終會厭倦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布萊恩·趙認為,台灣人民的心理認知很重要,必須解決根本的身份爭議——即他們是誰以及在政治上與中國的政治實體(不一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何關聯。在他看來,台灣人需要在「我們是誰?」或「我們絕對不是誰?」的問題上達到某種最低限度的統一和社會凝聚力。
他建議,台灣人需要為衝突做好心理和物質上的準備,進行各種改革:例如提供強大而現實的軍事訓練;更全面地採用「豪豬」戰略,利用非對稱手段對抗中國的優勢;考慮組成某種平民軍團,在爆發衝突時透過醫療或其他人道主義行動支持軍事力量;增加戰略儲備的食品、燃料和水,為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網路和物理攻擊準備後備系統等等。
另一方面,布萊恩趙認為,美國人民的心理準備遠遠強調得不夠:「美國人民根本沒有準備好(也沒有被告知要準備好)迎接一場大國戰爭,這場衝突將調動共和國的資源將,其強度和持續時間可能是幾代人未曾見過的,也許需要做出巨大的人力與財力的犧牲。
他說:「請記住,在9/11事件後,美國人民被告知要去購物(以幫助經濟恢復)。而與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爭,尤其是如果演變成中美全面大戰,將要求美國人民做出比額外多刷幾次信用卡更多的貢獻。
台灣值不值得美國出兵?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曾四次公開表示,如果北京武力攻台,美國將會出兵保衛台灣。但白宮事後澄清說,美國對台政策未變,沒有計劃放棄「戰略模糊」政策。
美國民間對於是否應出兵護台也沒有共識。根據華盛頓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星期四發布的民調結果,在上個月受訪的一千多名美國人中,只有30%的受訪者表示,考慮到可能的成本,美國應該保衛台灣、防止中國入侵;有44%的受訪者表示強烈同意(佔19%)或有點同意(佔25%),避免與中國開戰比台灣的政治自治更重要;66%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應該要求台灣加大對遏制中國能力的投資,作為美國承諾保衛台灣的先決條件。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喬納森·卡弗利(Jonathan Caverley)8月7日在「外交事務」上發表的《台灣謬論》(Taiwan Fallacy)文章中說,台灣對於遏制中國野心和軍力的作用有限,而美國護台需要付出的成本太大,得不償失。
他在文章中寫道:「一旦襲擊發生,美國官員可以動用一些美國戰鬥機、艦船和潛艇直接幫助台灣。但以威懾為名在島嶼附近部署大量易受攻擊的美軍有投入過大的軍事力量而軍事收益過小的風險。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進行了24次的兵推後發現,美國海軍會在台海戰爭中損失2艘航空母艦及10至20艘大型水面戰艦,而且在開戰的三個星期內就會有約3200名美軍戰死,相當於過去20年來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戰役中折損的半數兵力。
儘管美國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上述報告的第一作者、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柯林斯星期三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舉辦的線上討論會上對美國之音表示,比起烏克蘭和中東,台灣對美國來說更值得動武捍衛。
他說,在中東,美國基本上公開表明願意使用軍事力量來保住從霍爾木茲海峽和海灣地區運出來的佔全球約20%的石油供應,但台灣約佔全球先進半導體產量的90%。
他也把烏克蘭與台灣做了比較。
柯林斯說,「自2014年以來,我們與烏克蘭的關係已大大加強,但遠不如我們與台灣的關係那麼深或長久,後者基本上可以追溯到1949-1950 年,從那時起就一直相當緊密。
但他補充說,台灣人民需要學習以色列的尚武精神。
他說:「當你看到關於對義務兵役態度的公開討論時,如果台灣能發展成更像以色列、芬蘭或愛沙尼亞這樣的國家,我晚上會睡得更好。在這些國家,義務服役和服役時間- 以色列可能是典型例子,實際上會給你真正的社會資本。 ,而是全心投入。
布萊恩趙認為,最重要的是,台灣人民需要用自己的英勇行動說服美國人民,如果中國試圖迫使台灣投降,美國應該介入。
他說:「從烏克蘭正在進行的英勇鬥爭中可以看出,利害關係最大的人需要證明,他們認為自己值得為之獻身。如果中國入侵台灣,而台灣人民不抵抗,如果台灣人不為台灣而死,任何美國總統怎麼可能要求美國人為台灣而死?和生活方式而戰鬥和犧牲。
這位學者說,這場台海戰爭將不僅攸關台灣的生死存亡,也將對21世紀的未來以及國際秩序有深遠影響,假設台灣人民積極抵抗,屆時美國以正義之師參戰將責無旁貸。
「美國人希望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他們希望留給後代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美國一次又一次地響應號召(儘管有時是姍姍來遲),打擊企圖將專制強加給不情願的人民的勢力,這表明美國確實不僅僅是一個國家——它是一種理念,是一種希望,而這種理念和希望有時需要強有力的捍衛,」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