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毛澤東前秘書李銳記述六四當天所見的日記在香港發表,了解那次六四事件又多了相關的歷史資料。另外,李銳的女兒李南央說,李銳日記有助於了解鎮壓六四事件的起源。
香港明報5月27日首次刊登毛澤東前秘書李銳1989年6月4日那天的日記,並配發了日記的照片。李銳日記原件目前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胡佛研究所保存。
有關資料說,李銳,1917年4月13日生於北京,2019年2月16日逝世。他是著名中共黨史專家。曾任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水電部副部長等職,並曾任毛澤東的兼職工業秘書。
明報整理的李銳六四日記文字,詳細記錄了李銳本人目睹的情況。當時李銳家住北京城區西側木樨地一帶臨街的部長樓小區,居高臨下便可觀察解放軍部隊進城後向東,朝天安門廣場方向運動的情況。報導說,李銳夫婦當時在陽台上“蹲下觀看”。
李銳寫道的:“大概12點左右,槍聲漸近,人車流向東奔跑。霎時大道寂靜無人,始大開眼界,長方形防暴警隊走前陣,兩邊持盾牌者向左右跳躍擲彈。帶(戴)鋼盔步兵成方陣隨後,然後是軍卡車,間有裝甲車,軍車兩邊步軍成蛇形前進,衝鋒槍端著時而斜射,時而掃地,時而朝天,中速前進。兩邊高樓陽台都有觀者……樓上一群青年蹲著從陽台板縫中齊聲呼喊口號:法西斯、流氓、土匪等……立觀時看見持槍向兩邊高樓點射或連發。”
李銳的女兒李南央星期一對美國之音說:“我覺得我爸爸的文筆特別好,我當時看的時候,心裡都特別難受。六月四日我也沒有看到當時的情況,他把在陽台上看到的整個情況,部隊的行進等(都記錄下來),等於歷歷在目了。國外傳的,這麼說的,那麼說的… 有的時候會污名化,故意誇大。我覺得,李銳的日記可信度很高,因為當時他沒有向任何人宣傳,而是自己記下來,這個(日記的)事情也沒有公佈過,也沒有跟任何人說過。”
明報整理的李銳日記文字還顯示,“晚上十里長街,人潮車流東西來去,間有舉旗者駛過。十一點左右,人們在搬路障,將幾輛無軌(電車)推到木樨地橋邊去。隔離墩、鐵柵等橫拖路中。近12點,西邊陣陣槍聲傳來,人群時進時退,不時有板車抬傷亡者向復興醫院奔去。”
報導說,李銳稱執行清場大開殺戒的解放軍27軍“凶狠”,並說“事已做絕,何以對天下”。李銳這一天的日記還有幾個英文字Black week-end(黑色週末)。
李銳女兒李南央說,李銳六四當天的日記,以及前後一段時間的日記,提供佐證六四鎮壓慘狀的同時,還應放在更大時間框架內認識。她說:“不能單單看他日記的六四那一段,要往前推。我覺得他的日記最關鍵的那段時間(的內容)能夠看出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是鄧小平一個人的決策。十三屆二中全會的時候吧,那個時候有個決議,決議裡頭就有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鄧小平說話了,而且說得非常堅決,我們為什麼要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因為學生有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傾向,我們要談十年,二十年……”
李銳日記迄今尚未全面公佈,其日記提供的有關細節,無疑將為史學家和公眾了解六四事件起源提供新的視角和資料。
六四事件發生在中國,其影響遠遠超出國界。5月26日香港紀念六四三十週年大遊行上,一位法國人自發加入遊行行列,並且一度與支聯會主要領導人共同走在遊行前列。
這位法國人事後對美國之音說:“這次遊行是為了紀念1989年的民主運動。無論對中國人,還是對外國人而言,那是一次世界大事。我認為,全世界應該繼續牢記我們歷史上這次重要事件。1989年的運動具有重要意義,1989年發生的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的分水嶺和轉折點。”
中國政府對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說法,一波三折。先是稱之為“反革命暴亂”和“動亂”,後改為春夏之交的一場“政治風波”,並且以此作為運動的最後結論。支持中國政府的輿論說,六四鎮壓是不得已的選擇,“死一個人都多”,不過,換來的卻是中國後來經濟發展的“安定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