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阿拉斯加會談爆火藥 學者:吵歸吵,談歸談,不要打起來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二)與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右)在阿拉斯加美中高層會談上。(2021年3月18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中阿拉斯加會談爆火藥 學者:吵歸吵,談歸談,不要打起來

針對美中阿拉斯加首日會談上,兩國代表火藥味十足的針鋒相對,中國境內的分析人士周五(3月19日)表示,不意外。他們說,兩國吵歸吵,但談歸談,未來應該還是要共同找出合作的空間。

南京大學南海協同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朱鋒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阿拉斯加會談首日的氣氛“火藥味十足”,是因為外交是內政的延伸。

他分析,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兩國的第一次正式官方會晤就受制於雙方背後的內政爭議,也就是,兩國政府所展現的強硬姿態都要對國內的老百姓交代。因此,他笑稱:“吵一架,很正常,挺熱鬧......大家都發洩、放鬆,多好!”

吵歸吵、談歸談

朱鋒說:“中美關係今天的複雜性就是,吵歸吵、談歸談,但千萬不要打起來,這是最重要的......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吵歸吵呀!但是,談歸談呀!現在會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吵架。第二部分,坐下來好好地平心靜氣地談。第三部分,更是就下一步到底應該做什麼,雙方還是要有所規劃,有所準備。第二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中國也是吵給美國內政看,吵給美國國會議員看,你不要覺得中國就是軟柿子,你可以隨便捏。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雙方的政治精英頭腦要清楚。”

朱鋒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代表先前與日本、韓國發表了對中國敵意十足的共同聲明後,又“高姿態地”對涉港等中國內政政策的中國官員祭出製裁等作為,這都讓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臉上無光,也挑戰了中共政權的合法性,更讓中國民眾覺得備受美國欺負,因此驅動了中美阿拉斯加首日會談的火力。不過,他說,中美兩國從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時代就開始吵,兩國在人權議題上的分歧也持續多年,雖然這對中美關係未來的開展不具建設性,但也不能用吵架來定義全部的中美關係。

美中問題三籃子

他說,美中會談未來有三個籃子要處理:合作、競爭和對抗。

朱鋒說,今日的交鋒代表兩國在衝突性話題上的對峙,但在此方面,美國不能老罵中國,因為結果就是,中國不可能求饒、也只會吵得更兇。不過,他也說,外界不要把兩國吵架看得太重。

他更呼籲,未來兩國在合作和競爭上,不應受制於這些衝突和分歧,反而應該共同朝務實地邁出合作性步伐上來努力。

他說:“中美現在要合作的地方太多了,不僅是朝(鮮)核(武問題),而且現在這個貿易戰還需要重啟對話。另外,很多的科技新冷戰,雙方也要彼此要做一些規劃,什麼樣的高科技,你(美國)可以對華管控,但是一般的科技項目、正常的市場開放,你不能完全倒退呀!台灣問題、一中政策還能不能堅持?要談的東西太多了。”

在短短2小時的阿拉斯加首日會談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開場就表示,美方深切關注的中國的行為,“包括在新疆、香港和台灣的行為、對美國的網絡攻擊,對我們盟友的經濟脅迫”。而中國主管外事的政治局委員楊潔篪也強硬反駁,指責美國利用武力和金融霸權,對其他國家進行長臂管轄和打壓,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妨礙貿易往來。雙方言辭交鋒,互不相讓。

中國不求饒

朱鋒認為,相較於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拜登總統現在看來不僅更強硬,也更具有戰略的規劃,結合盟友,展現了要長期對抗中國的決心。但他問,難道中國就會求饒?他說,中國清楚,美國國內的政治氛圍決定了拜登不可能再對中國採取什麼柔和的政策,中國也已經接受“兩國關係回不去”的現實,更認清兩國間所謂“戰略性競爭(strategic competition)”的本質,因此,中國才會以同樣的強硬姿態來回應美方。但針對僵持的美中關係,他認為,美國不能老要中國做出讓步,也要問問自己能做什麼,兩國不能都片面地在等對方讓步,要共同跨出正面的第一步。

美中阿拉斯加會談首日雖然出師不利,但位於香港的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向美國之音表示,市場本來就對此次會談的進展不抱太高的期望,也不認為,拜登政府時代,美中兩國在第一次會談就能在長期的核心問題上談出什麼進展。因此,市場的反應本來平淡,但他說,如果第二日會談後,兩國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將會對市場動能有所提振。

透過會談,中國原本希望重回中美兩國合作的軌道,並期待拜登政府能取消特朗普政府時代所做出之制​裁性關稅或科技限制等圍堵政策。

經貿、科技戰未止

但根據首日會談的氣氛,廖群悲觀地說,拜登政府看來短期內應該不會鬆綁,而且就算有調整,也主要是以美國利益為前提所做的微幅調整。

不過,他也說,阿拉斯加會談只是兩國接觸的開始,未來兩國關係的基調仍是“有競爭、也有正面的合作。”

廖群說:“中國實際上還是希望合作的,但是,你(美國)要是遏制的話,(中國)肯定也是反遏制的。(中國就)核心問題是絕對不會讓步的。但是,能夠找到合作領域,(中國)會大力推進,總之,也是有所準備囉。“

對於美中阿拉斯加首日會談的評價,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胡逸山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各界原本期待兩國能坐下來,在公開的場合,“禮貌地”表述各自的立場並互相探探底。但看到今日兩國激烈的交鋒,讓他覺得,某種程度上,拜登政府似乎比特朗普時期大張旗鼓的抗中姿態,還要激烈。

先兵後禮?

然而,他說,這也可能只是“先兵後禮”,因為人權一向是民主黨內左派所關注的面向,拜登政府本來就必須有所回應。

不過,胡逸山說,以同為民主黨的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為例,他一上台也是對中國的人權紀錄意見很多,但後來推動人權和經貿議題脫鉤的也是克林頓,因此,拜登“組團抗中” 、“政治經貿不脫鉤”的立場是否持續、會持續多久,美國盟友們的態度會是未來的關鍵。

胡逸山說:“要看他(拜登)的所謂重新廣結盟友的政策奏不奏效。如果盟友們都不甩他,全部都說我還是跟中國做生意比較好,那麼,他(拜登)也要思考一下怎麼辦。所以,我認為,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你才能看出一個比較完整的、全面整體的所謂中國政策。”

胡逸山說,他不會根據阿拉斯加首日的會談就斷定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全貌,未來一年會是觀察期。他說,雖然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香港議題上有高度的共識,但美國內部在中國人權問題上仍有矛盾和分歧。例如民主黨內的主流派,甚至共和黨內的主流派,也就是,美國中上階級的富豪們關注的還是美中經貿進展,對中國人權問題很可能“也就是耍耍嘴皮子”,因此,拜登總統也得先解決好國內的分歧。

雖然美中兩國現在看似對峙,但胡逸山也說,未來兩國多少都會有合作的空間,例如在氣候變遷和打擊恐怖主義等方面,中美的分歧並不大,甚至在北韓​核武問題上,他認為,中美兩國都共同認知到北韓的核武已不可逆轉,但都希望未來看到北韓​核武不擴散。

美中阿拉斯加首日會談的冷調,是否代表,中國規劃中的兩國領導人四月份的拜習會已經無望?對此,胡逸山說,還要觀察,或許可以從兩國明日會談後的結論看出一些端倪。

對於阿拉斯加會談的氣氛,中國官媒反應相當激烈。其中,截至週五中午,人民日報已透過微博官方帳號表示,“美國沒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及“中國人不吃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