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為葡萄酒關稅上告世貿 澳中對話恐難重啟

資料照: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展台。 (2020年11月5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澳大利亞為葡萄酒關稅上告世貿 澳中對話恐難重啟

堪培拉日前宣布,將就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課徵反傾銷稅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而此前澳大利亞總理在七國集團(G7)領袖峰會上才表示希望重啟澳中對話。前後不同的反應,讓長期研究堪培拉對中政策的專家提出相異的觀點。

澳抗議提高關稅上告WTO

澳大利亞政府6月19日宣布,將就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課徵反傾銷稅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

香港中文大學法學教授默布恩( Bryan Mercurio )(照片提供: 默布恩)

香港中文大學法學教授默布恩( Bryan Mercurio )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說:“澳大利亞正在採取雙管齊下的方法,把這個案子提交給世貿組織後,如果澳大利亞勝訴,它可以說,自己符合國際法,也就是說,中國違反了國際法。與此同時,它利用葡萄酒這一個產品向中國示意,以期通過更大的外交解決方案來結束貿易衝突,以期在其他產品上與中國恢復正常的貿易關係。以專業律師的觀點,我認為澳大利亞的勝算很大。”

他指出澳大利亞只提告單一產品,是在暗示中國還有很多產品沒提告,希望觸動北京明白意思,能考慮重啟對話的可能。因為在世貿的葡萄酒的關稅訴訟,其實不可能解決所有的澳中外交衝突,而中國也將捍衛其對應措施是符合貿易規則的。其實雙方都把這個訴訟視為比單一產品更大的問題。

悉尼科技大學(UTS)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羅震(James Laurenceson)(照片提供: 羅震(James Laurenceson))

悉尼科技大學(UTS)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羅震(James Laurenceson)則向美國之音表示,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是一種完全合理的做法,無論是對澳大利亞,還是中國,因為這就是澳大利亞所支持的體系—一個通過規則和獨立裁決來解決爭端的世界,而裁決的結果將依據規則和證據決定。

但他提出了澳大利亞可能會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澳大利亞很有可能勝訴,中國輸了然後上訴,但世貿目前不具備處理上訴需求的成員。因為幾年來美國政府一直阻止世貿組織上訴機構任命新的法官,現在法官的人數根本不夠受理上訴案件,整件案子會變成事實性的停擺。這個跟中國的態度無關,但澳大利亞似乎只願意向中國發聲。我個人的觀點是,這顯然不是一種特別聰明或有效的外交政策。”

州長盼和中 聯邦不讓步

事實上,澳中關係一直在直線下降。一年多來雙方之間貿易戰遲遲未見緩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動身前往英國參加G7峰會前夕曾與對中國最大出口州的西澳州長麥高文(Mark McGowan)進行會晤。麥高文在會晤後表示,他提出希望莫里森停止反華言論,以期改善澳中關係,但總理並不認同。麥高文指出,某些聯邦政府官員對中國的批評太瘋狂又離譜。莫里森則回擊說,堪培拉對中國問題不會讓步。

澳大利亞法學專家蘇菲·約克( Sophie York )(照片提供: 蘇菲.約克)

長期關注澳中關係的法學專家蘇菲.約克( Sophie York )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澳大利亞的對外關係是聯邦政府管轄的事務,州政府不但不該私自與其它國家訂協議或進行交易,在針對國際關係時的發言也要謹慎,因為國家的主權永遠是最重要的。

她說:“一個州長在快要選舉的節骨眼上,提出明顯可以吸引票源而與聯邦政府相反的批評是不應該的。全體國民的利益絕對比單一個州的利益更重要,這也是我們聯邦憲法的初衷。”

羅震則抱持不同的看法。他表示,麥高文的發言若是代表西澳大利亞州人民的利益,他完全有權利,也有責任表達人民的需要。當然,外交政策是屬於聯邦政府的權責,地方政府不該指手畫腳,但這也不表示對於聯邦政府對中國的處理都不該有建議。他強調地方政府首長只要不是出自個人的政治或其他利益,而是代表地方人民的利益,表達意見應該是自由的。

羅震說:“如果聯邦政府的決策不能被批評,這對自由民主價值的威脅,是不是比中國的行為更可怕呢? 澳大利亞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核心價值觀包括言論自由和政策可競爭性。但我發現近來有一種壓力,認為澳大利亞人必須在中國問題上是'一言堂',才能不被質疑有叛國的想法,這個完全違反我國的立國原則。再說,這樣子跟中國的獨裁政權對於言論自由的打壓,不是愈來愈像了嗎?”

總理鬆口期重啟對話

默布恩表示,澳中的外交衝突已經蔓延到貿易層面,可以說貿易已經成為更大的外交衝突戰場。他表示,自從澳中關係惡化以來,澳大利亞一直試圖恢復與北京的對話,但始終沒有得到答覆,這是因為澳大利亞需要維持其外交政策,但在經濟上具有相對優勢的中國不予配合。

默布恩說:“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作為一個以出口為導向的農業經濟體,澳大利亞過去20年的持續經濟增長和繁榮主要歸功於中國。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又有自己的內部政策與外交原則,也堅持遵守這些一般民主國家公平、公正和正確的做法。不能僅僅因為經濟需求就有所妥協。澳大利亞想把外交與貿易分開處理,但北京是在相對強勢的位置上運作的,所以不願意妥協。”

羅震認為,堪培拉希望重啟澳中對話是正確的決定,畢竟中國是最大的貿易夥伴。但他提出了一個實際問題:“莫里森政府在希望重啟對話的同時,又堅持對中國的各種行為保留批評與執行應對措施的權利,而不顧北京的感受。這樣子澳中關係的改善可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但不切實際。我認為聯邦政府對與中國的關係只有明確的希望,但至今根本看不到任何實現希望的計劃或策略。”

他認為雙方無法對話,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的政治制度。所有大國都用權力促進自身的利益,但堪培拉對中國的態度顯然不同。他舉例說明,澳大利亞前駐美大使霍基( Joe Hockey)曾表示,當澳大利亞與美國發生分歧時,它會“悄悄地”向美國提出,以“不羞辱美國或羞辱美國總統”的方式提出。但出於某種無法解釋的原因,當涉及中國時,莫里森政府認為,堅持“主權”就意味著它應該對中國為所欲為。羅震認為澳大利亞政府雖然聲稱想重啟對話,但作為完全是反方向。

國會啟動澳中關係調查

澳大利亞幾位參議員日前在議會呼籲,要求外交、國防和貿易委員會針對澳中關係進行聽證調查,並在11月底前提交調查報告。

這項動議的發起人、參議員蘭姆比(Jacqui Lambie)表示:“我們正盡力從一個對民主原則充滿敵意的國家的干預中,捍衛我們自己的民主原則。"

約克說:“當第一代移民來到澳大利亞時,什麼資源都沒有,靠自己的雙手非常辛苦地在這裡打造出自己的家園,在進步中建立起我們的核心價值與立國原則,我們很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價值觀,我們相信互相尊重與符合規則的交往方式。遺憾的是,中國顯然無法做到這些,而是在自己不滿意時就進行對我們國家的各種破壞行為。這個國家是我們辛苦建立的,我們當然要捍衛它。所以,即使中國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也不會因為利益而出賣靈魂、出賣國家原則。只有當中國能做到互相尊重,並符合大家所製定的規則行事,這樣的關係才能友好而且持續。”

羅震認為,現在澳中雙方像小孩子打架,都認為完全是對方的錯誤,關係不可能好轉。他希望堪培拉能提出有效的外交計劃方案,否則重啟對話會一直停留在希望階段。

默布恩也認為這個問題沒有短期解決方案。他說澳中關係唯一可能改變的契機是,如果中國與歐美等更重要的市場的關係改變,中國可能會失去與澳大利亞繼續貿易衝突的需要,澳中關係才有可能因為外在而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