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防衛省強化“信息戰”對策 因對中國虛假信息

資料照:美軍與日本自衛隊2021年12月14日聯合演習以加強美日同盟的防禦能力,參加軍演的士兵遙望日本富士山。 (照片來自美國空軍推特)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日防衛省強化“信息戰”對策 因對中國虛假信息

日本防衛省針對敵國的“信息戰”,將在明年度起增設“認知領域”。專家認為,防衛省和自衛隊高度重視俄羅斯和中國的虛假信息,重視中文的信息傳播是全球趨勢,台灣對抗中國認知作戰的經驗可供學習。

俄烏戰爭與中國對台軍演的假信息造成危機感

日本《共同社》8月19日報導,針對敵國通過散佈虛假圖像和視頻等努力創造有利形勢的“信息戰”,日本防衛省將加強對策,從而儘早發現虛假信息並更正,完善國內外支持日本政府和自衛隊活動的環境。多名政府相關人士8月19日透露,防衛省將在2023年度預算申請中列入調查研究和強化體制的經費,最初預算將反映出加強負責調查分析與發訊(信息發布)人員的擴充、組織的一元化等體制。防衛省認為,中國非常重視信息戰,急需擬定相關對策,以分析海外的假信息,並積極發出有利於自己國家的正確信息,以加強蒐集信息及發訊。

日本2018年度擬定的《防衛計劃大綱》當中,在傳統的陸海空領域之外增設了新領域,包括太空、網絡、電磁波三個領域,分別創設專門部隊。明年度起要將「認知領域」納為第四個新領域,以集結戰力建立跨領域作戰能力。

日本政府在今年年底將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三大外交和安全政策文件,防衛省將在《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寫入上述方針。除了提高探知虛假信息的能力外,還將推進對策,預測敵方軍事動向等,並事先發布信息,防止錯誤信息在社交網站(SNS)等處擴散。

日本大學危機管理學部教授小谷賢(Ken Otani)表示,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中國軍隊在台灣外圍實施大規模軍事演習之際,日方確認了大量虛假信息。

他對美國之音說: “日本防衛省和自衛隊高度重視俄羅斯和中國的虛假信息,因為2月開始的俄烏戰爭加劇了日本的危機感。此外,在烏克蘭戰爭中,美國似乎也敢於公開機密信息,並暴露了俄羅斯的虛假信息。不過防衛省的‘認知領域’嚴格來說是針對虛假信息的反制措施,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認知戰’涵蓋的範圍有所不同。”

信息安全專家,澳大利亞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教授張耀中(Lennon Chang)指出,有關“認知作戰”的進行,大部分的人是處於認知作戰當中卻不自知,心理信息的操作是目前認知作戰最常見的手法之一。

他告訴美國之音: “所謂的‘認知作戰’是透過信息的傳播以分化國家內部,使人民對政府產生不信任感,或是製造社會混亂。由於經常與時事結合,因此被歸納為戰爭的灰色領域(Grey Zone Activities),算是心理戰以及政治作戰的一部分。”

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所謂“認知戰”是近年來歐美國家軍事安全學界部份學者,刻意以“舊酒裝新瓶”之手法,將傳統兵學中謀略戰、宣傳戰、欺敵戰與社會科學既有之群眾運動組織手法相接軌,結合現代信息社會網絡傳播運作特性,經過重新包裝後,開始倡議此種理念。

他說: “日本防衛省為求與西方盟國軍事對話聯繫對象理念保持同步,因此刻意針對認知領域,增列成為跨領域作戰能力之涵蓋範疇;其目的並非針對任何實際戰爭前例或是具體威脅,而是純粹為能夠確保軍事外交與聯盟作戰理念溝通無礙。”

中文版發訊與認知領域之相關性

日本防衛省今年度新設立了“全球戰略情報官”,負責蒐集海外信息,調查分析各國官方發表的內容、社群網站上的假信息等是否與軍事有關。在發訊方面,基於“戰略性溝通”的觀點,設立了跨部局的小組。從去年夏天開始加強發訊,有關日本與美國等聯合訓練,在社群網站上也有中文版發訊,展現同盟國的團結。

日本大學危機管理學部教授小谷賢表示,“全球戰略情報官”是為防衛省的防衛政策核實虛假信息,但是不會公開,僅用於內部信息分析。

他說: “防衛省用中文信息溝通,類似於美國進行的‘戰略溝通’,有防止事態升級的目的。換句話說,除了一般外交之外,這個想法用防務交流和戰略信息傳播達到避戰。雖然目前中國在日本開展大規模虛假信息活動尚未證實,但這是因為社交媒體平台已經屏蔽了不適當的信息,其實我們從日本雅虎新聞最近出現俄羅斯所發布的虛假信息就能看出端倪了。”

據《共同社》的報導,最近假冒前防衛相岸信夫譴責烏克蘭的虛假信息截圖在日本新聞網頁上流傳。雖然岸信夫表示“這是假的”並要求更正,但一部分仍殘留在網上。防衛省官員指出,“若對虛假信息置之不理,不知不覺間就會被當作是真實的。逐一發現並更正需要相當多的人手”,因此有必要加強體制的建設。

信息安全專家,澳大利亞蒙納許大學教授張耀中認為,日本防衛省的新措施與全球趨勢一致,因為許多西方國家都愈來愈重視中文的信息傳播。

他說: “這是過去比較被忽略的一部分。在我所處的西方國家,過去都是以英文信息為主,現在慢慢地中文信息使用者也開始受到重視,因為中文使用者在全球已經佔有相當的比例,如何避免透過中文進行的虛擬信息操作,是目前許多國家重視的議題。這部分就需要有更多資源的投入,以了解虛假信息是如何進行的。”

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認為,防衛省的社群網站上使用中文發訊與認知領域無關。

他說: “日本防衛省在社群網站所使用語種,基本上是依據點擊網站使用者所使用語文而定;由於大量使用中文之網絡用戶與防衛省社群網站密集互動,因此防衛省網絡管理單位才在用戶導向前提下,設立中文版提供相關信息,其與認知戰威脅掌握與判斷無關。”

從日美台合作向台灣取經

日本大學危機管理學部教授小谷賢表示,防衛省對於台灣在突發事件中遭受虛假信息攻擊時的處理確實很感興趣,認為台灣的經驗對於增強日本的信息應變能力有所幫助。

他說: “目前並沒有看到防衛省與台灣合作的消息,比較合理的順序是先發展日美合作,再建立美台合作關係,接著日本和台灣就可以間接合作了。其實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讓日本和台灣的非政府組織交流,台灣可以指導如何處理虛假信息。日方在處理虛假信息方面完全沒有經驗,我認為台灣真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不過,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卻認為,台灣對於相關領域所能提供的經驗有限。

他說: “就目前來看,(台灣)國軍並未編纂完成任何認知作戰準則,而國內對於認知戰亦無配套立法措施,因此就應對所謂認知戰來說,尚處於起步階段,恐怕還要向國際社會各方取經,無法提供他國任何價值顯著之具體經驗。”

信息安全專家、澳大利亞蒙納許大學教授張耀中指出,台灣長久以來就處於中國的認知作戰下,台灣政府早已擁有完整的心理戰與政治作戰部門與其對抗。

他說: “我相信這些經驗對於日本以及許多民主國家在對付極權國家的認知作戰時會有相當大的幫助。雖然認知作戰會因時、因地而有所差異,但是手法與防治模式還是會有相當的一致性。如果台灣與其他民主國家可以共同合作,針對認知作戰定期進行情報互享,對於抵抗認知作戰會產生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