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以色列向伊朗發動報復襲擊之後,一些國家呼籲雙方保持克制,中國外交部4月19日表示“反對中東緊張局勢升級”。分析人士認為,以色列做出“以戰止戰”的攻擊僅具警告性,對伊朗造成的實質損害應有限。伊朗雖揚言將“大規模且嚴厲”反擊,但回擊的選項不多。而中國雖對伊朗的經濟影響力極高,但介入調停中東事務的能力有限,也會忌憚美國的態度。
以色列傳出對伊朗發動報復性攻擊後,歐盟、聯合國、英、法、日本和中國等國都齊聲呼籲克制。
中國外交部:反對緊張局勢升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4月1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反對任何導致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行為,將繼續為緩和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
林劍還重申,中方支持“兩國方案”來解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林劍說:“我們堅定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將繼續同有關各方一道為早日平息加沙戰火、緩解人道局勢,推動落實兩國方案,做出不懈努力。”
此前,伊朗4月13日對以色列發動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襲後,中國並未譴責;中國外長王毅4月15日還應約與伊朗當局通話,支持伊朗行使“自衛回應”的說法。
中方站隊伊朗的立場引發以色列的強烈反彈。
對於以伊衝突再起,交戰雙方一開始都異常低調,不僅以色列政府和軍方對襲擊傳聞保持沈默,就連被攻擊的伊朗也不聲張,據路透社引述不具名伊朗官員的話稱:“這起事件的外國來源尚未證實。我們尚未遇到任何外部攻擊,相關討論更傾向於滲透而不是攻擊。”伊朗還聲稱,核設施“安然無恙”。
以伊局勢或戰或合?
不過,外媒報導陸續傳出,以伊衝突態勢有升級可能。伊朗中部的伊斯法罕(Isfahan)、敘利亞南部、伊拉克等部分地區都傳出遭襲擊,而且伊朗當局,如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4月18日才剛在聯合國表態,揚言若以色列回擊,伊朗將“做出果斷回應”,讓以色列後悔。
對此,中國事務專家、現任以色列北部一家科技公司高管的巧曙明(Sam Cheste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研判,以色列發動的攻擊旨在以戰止戰,且避開伊朗敏感的核設施或無人機、導彈製造地,意在釋出“到此為止、避免事態擴大”的訊息,他認為伊朗應該不會大動作回擊。
巧曙明說:“以色列(襲擊)旨在向伊朗示警,釋出‘我們就此休兵,勿再擴大事態’的訊息。伊朗若再回擊,損失會更大,因為伊朗長期飽受西方和美國的制裁,因此能採取的報復選項有限,而伊朗也不是以色列現在會優先處置的敵對勢力。”
他說,以色列眼下有三大優先事項,一是穩定加沙局勢,瓦解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目前流亡各處的勢力;二是反制伊朗資助的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北部幾乎天天發動的導彈攻擊;三是最關鍵的,保持與美國的聯盟關係。
巧曙明說,以色列國民普遍支持政府保衛國民、解決加沙衝突的任何外交和軍事行動,雖然對特定行動的效應,以國菁英決策圈時有不同的意見。
以伊局勢充滿變數,唯一確定的是各國已開始枱面下的斡旋,以遏止伊朗大規模反擊。
以色列專家:中國的中東策略充滿矛盾
對於中國會不會介入調停行列,利用其對伊朗的影響力來勸阻伊朗對以色列發動第二波的回擊?巧曙明說,他不抱期待,因為即便中國有影響力,但甚少出手,其中東策略本身就充滿矛盾。
巧曙明說:“過去10年來,中國在中東一直有兩大互相矛盾的優先立場。一方面,中國樂於利用中東來破壞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中東穩定,因為中國自中東進口石油、天然氣等。中東對中國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他說,中國握有伊朗的生命線,因為受到國際制裁的伊朗有高達八、九成的原油都銷往中國,雖然中伊關係一度緊張,因為伊朗不滿中國的採購價太低,曾希望調高到符合市場水準,但面對中國這個大買家,伊朗並無議價權。
中國無力調停 不如隔山觀虎鬥?
多數華人中東專家認為,中國沒有意願調停,而且在中東的實力有限,也會忌憚美國的態度。
在台北的國家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侍建宇表示,以伊的互相攻擊是去年10月以哈衝突的延伸,中國還是會對兩國保持距離,採取看似中立的立場,因為以中國有限的實力,在中東根本無力調停,不如把燙手山竽丟給美國,不管美國最後處理得好壞,中國都不吃虧。
侍建宇告訴美國之音:“如果它(中國)強出頭的話,很可能會造成自己的損傷,不如靜觀其變,它只要搶佔道德的制高點就可以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它認為這是美國應該處理的事情,如果美國處理得不好,等於是敵人的失去就是它自己的獲得,這是中國隔山觀虎鬥的基本態度。”
侍建宇指出,美國未能果斷處理加沙走廊衝突,越拖局勢越混亂,衍生的人道危機也讓美國更頭痛。至於中國近年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話雖說得漂亮,能否解決中東衝突也未可知,但讓北京有了底氣去指責西方的那一套沒有用。
在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則說,北京只能呼籲各方克制,這種“反對任何導致局勢進一步緊張升級的行為”的外交辭令對正在評估如何反擊的伊朗起不了作用。
李大中告訴美國之音:“伊朗跟中國大陸的關係雖然是密切,但我不太能夠說北京有多麼大的影響力,可以影響到伊朗後續的判斷跟(回擊)作為,因為現在伊朗也有內部的一些壓力,就是說是不是要回擊?回應的程度?”
李大中還說,今年是美國大選年,拜登政府當然希望中東戰火快速熄滅,且北京也不一定樂見衝突升溫,中美雙方在緩和中東情勢上其實有一致的目標。
分析人士說,以伊雙方至今仍採“有限度”的打擊,顯見都不想讓衝突擴大到無法收拾,且中東局勢混亂雖有損美國的全球領導能力,但動蕩的局勢對中國也不全然有利。
學者:中東混亂,中國站在十字路口的抉擇
在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則認為,以色列的報復反擊完全合乎預期,雖然力道拿捏的程度尚不明朗。他說,從中國官方的制式反應來看,應略有默認以色列的反擊還算適當的意味。
林穎佑也同意,伊朗後續雖不至大規模反擊,但應會策動其所支持的激進組織對以色列報復,比如在紅海作亂的胡塞武裝組織(Houthi)。
面對中東混亂的局勢,林穎佑形容,中國如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中東局勢若惡化、甚至再度引發反恐戰爭,美國或須將重心再放回國土安全及中東事務,自然在印太地區抗衡中國的力道就少了許多;另一方面,中國也得慎重評估是否與美國總統拜登適度合作。
林穎佑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某些程度上面要跟美國進行合作,因為中國也擔心,如果這麼多的衝突導致拜登的落選,那川普上台之後會對於中國更加地不可控。”
不過,林穎佑也說,中國不可能支持恐怖主義,自然也期待伊朗適可而止。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莊志偉對本文亦有貢獻)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