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低迷的中國股市近日受到罕有關注,“國家隊”再度出手救市,由中共高層對股市集體喊話。當局前所未有的股市維穩動作,令中國經濟更深層的問題得以真實顯露,民企的窘境已經造成對經濟前景的信心缺失。但分析對於堅持強化國企地位的習近平政府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落實對民企的支持存有疑慮。
在經歷兩個交易日大幅上漲後,中國股市週二沒有將漲勢延續下去,滬指又跌破2600點關口。一些分析對政府的行動意願抱觀望態度。凱投宏觀駐新加坡的中國經濟分析師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認為股市反映出這方面的疑慮。
他說:“我認為股市漲勢之所以不長久,一方面原因就是說的比做的多。”
中國股市是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國慶長假後,A股累計暴跌近12%。星期四滬指跌至四年最低點,而次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今年第三季度降到6.5%,是近十年來的最低增速。分析人士認為,近期股市下跌源於投資者對宏觀經濟前景感到悲觀。高層官員集體喊話,聚焦股市,目的就是提振市場信心。
而迫使當局採取行動的直接原因是數萬億元人民幣(約6,500億美元)的股權質押。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馬歇爾•邁耶認為,中國經濟當前最令人擔憂的問題不是GDP增速降到6.5%,也不是美中貿易爭端,而是他所說的“中國經濟的一道暗流。”他在沃頓播客上說,中國面臨兩個巨大隱患,一個是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上星期發現的高達5.5萬億到6萬億美元的“龐大隱形債務”,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就是股權質押激增。據路透社報導,中國股權質押在兩年間漲了四倍,已經超過6萬億元人民幣(約8,980億美元),幾乎是中國股市價值的十分之一。
邁耶警告,股權質押的威脅迫在眉睫。他說:“用作抵押的股權比例和數量都在攀升,但是價值卻隨著中國股市下跌而縮水。”他預期本季度會有大量的追加保證金要求,進而引發各種震盪。
滬指自今年年初至上週四已經蒸發了四分之一。
近年中國民營企業融資條件惡化,股權質押成為民企廣泛使用的融資手段。與之相關的風險將對中國實體經濟和金融安全造成衝擊。政府高層上週對股市集體喊話,及後續為股市引入新增資金、舉措化解股權質押風險、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政策,目的是增強民眾對國家的信心。而造成市場信心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政府強化國有企業的作用導致中國最有活力的私營經濟面臨衰敗。
習近平政府堅持做優做強做大國有企業,“國進民退”達到新的高度,甚至出現“私營經濟離場”的論調。中國財經界人士吳小平上個月在《今日頭條》發表文章,稱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國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以便能將散沙聚成拳頭,更好地應對貿易戰等外部挑戰。這樣的論調引發強大的爭議,也令外界擔心中國是否會停止改革,逆轉道路。
凱投宏觀的中國經濟學家埃文斯-普里查德認為,包括習近平在內的中共高層官員前所未有地集體喊話,強調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是回應近來關於民營經濟應起什麼作用的爭論。這些爭論引起中國是否會走回頭路的擔憂。
埃文斯-普里查德說,習近平掌權後,國有部門的地位不斷強化,而私營部門卻被邊緣化。他說,中國融資整頓以及去槓桿化的行動,導致民企難以獲得信貸。他認為高層終於意識到這是決策層中的一個問題,他們應該為民企提供更多資源。
副總理劉鶴強調民營經濟對整體經濟的貢獻和意義,稱其“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貢獻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
在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期,中國曾大規模縮減國有部門。而習近平執政後大舉推動“國進民退”,令外界頗為不解。即便中共高層統一口徑,表示支持民營經濟,習近平仍然強調國有企業的重要性。
今年中國A股市場先後有24家民營上市公司被國有資本接盤。這樣的趨勢令外界感到擔憂。邁耶說,中國經濟發展未能形成公民社會令人失望,而其發展方向也看上去有些逆轉。
弗雷澤•豪伊是《紅色資本主義》和《私有化中國》的共同作者。他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說,習近平掌權後明確表示一切以黨為中心。他認為中國的民營部門其實並未獨立於國家,過去幾年有許多例證顯示國家試圖將私有和公有的界限模糊化;而近來在股市上又有公司被國有化。他說,歸根結蒂,在危機階段,錢都被國家掌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