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北京壓制自由對外口氣變橫


中國外長王毅在加拿大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不滿記者提出中國人權問題。
中國外長王毅在加拿大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不滿記者提出中國人權問題。
北京壓制自由對外口氣變橫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29 0:00

中國外長王毅在加拿大的一場記者會上斥責就中國人權發問的當地記者。他的強硬語調和針對記者本人的質問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議論紛紛,不少媒體界人士轉發、評論,為之驚訝。美國之音採訪了當時提問的加拿大記者阿曼達·康納利(Amanda Connolly)。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5月31日至6月4日期間訪問加拿大。中加關係的發展議題被王毅一場對記者的“痛批”搶去了風頭。

6月1日,王毅在渥太華會見了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和外交部長迪翁(Stephane Dion)。此後他與迪翁聯合舉行了記者會。會上,來自加拿大iPolitics的記者阿曼達·康納利代表五家加拿大媒體組成的記者團向迪翁提問。這個由記者們一致認同的問題觸及了香港書商的失踪、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行動以及加拿大公民高凱文(Kevin Garratt)被中國政府監禁和指控一事。

王毅接下來在回答中國CCTV記者問題前,主動提出要對加拿大記者的這個問題作出回應,而他激烈的反應讓西方媒體大跌眼鏡。

王毅稱阿曼達的問題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和傲慢,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反問道:“你了解中國嗎?你去過中國嗎?”他指責記者:“我要告訴你,最了解中國人權狀況的不是你,而是中國人自己。你沒有發言權,而中國有發言權。”他要求記者不要再像這樣不負責任的提問。

阿曼達告訴美國之音記者,在場的媒體人士並沒有預計王毅會主動對像迪翁的提問作出回應。

不過,持續關注和報導外交事務的阿曼達認為,近年來中國領導人在國際上發聲的語氣語調有明顯的變化。

她說:“你更廣泛地看看過去幾年來與中國進行的對話和討論的語氣語調,我已經報導這類議題有一段時間了,如果你問研究人 員、學術人士和前任外交官,你很可能會得到這樣的答案,那就是過去幾年以來在習近平的統治下,語氣有了很明顯的轉變。變得更加強硬,而在用外交化方式表達 或是遵守那些傾向於符合西方外交準則的傳統方面,變得更加不情願了。”

阿曼達告訴美國之音,加拿大記者團在只能問一個問題的情況下仍選擇人權議題,是因為這正是加拿大人所關心的。

她說:“加拿大人視自己為致力於維持和平、保護人權、呼籲接納和包容並且在海外也維護這些價值觀的人。人們在投票選舉政府時,總體上也是支持這類行為的。”

因此,阿曼達認為,在這種場合抓住機會進一步探討這些問題對記者來說很重要。

對於王毅的回應中就中國人權狀況的辯駁,提到中國憲法保護中國人權等,阿曼達列舉了一個數字。她指出,保護記者委員會(CPJ)最近一次統計顯示,中國2015年共有49名記者被逮捕和監禁,而這是世界之最。

包括《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在內的眾多西方媒體紛紛報導了此事,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大發脾氣”。而在推特上,不少媒體界人士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對加拿大外交部長迪翁在王毅發飆後不作為的批評聲也十分響亮。

艾米麗·勞哈拉(Emily Rauhala)在《華盛頓郵報》網站上撰寫文章,題為《如何惹毛中國外長?》(How to rattle China's Foreign Minister),她隨後發推說:“首先,做一名記者;然後,問一個問題。”

法新社駐京記者本雅明(Benjamin Haas)在推特上表示:“王毅呵斥一名加拿大記者顯示,中國毫無疑問是在欺凌弱小的國家,這在華盛頓一定不會發生。”

《華爾街日報》編輯部成員瑪麗·基賽爾(Mary Kissel)說:“中國外長在加拿大嚴責加拿大記者,而沒有反被譴責。如此捍衛自由真是夠了。”

阿曼達稱,她希望受到這次事件觸動的人們可以藉機進一步查詢保護記者委員會、記者無國界等組織來了解中國的新聞自由和人權狀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