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名為“美中軍事計分卡” 的報告多達430頁,內容包括美中兩國空中及海上軍事作戰能力、 太空、網絡及核能力的評估,它以距離中國海岸線160公里和940公里的台灣和斯普拉特里群島(Spratly Islands, 中國稱南沙群島) 作為兩個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假設地點(scenario),並以1996、2003、2010和2017等4個年份從空中、海洋、太空、網絡及核能力等10個軍事行動領域,分析評估美中兩國軍事能力的發展。
報告指出,自1996年以來,中國的軍力發展有長足進步,儘管在總能力上距離美軍還有相當距離,但它在自己周邊地區無須趕上美軍即已具備足以挑戰美國、達到有限度軍事目標的條件。
例如第一項評分是針對中國攻擊美國空軍基地的能力,報告說,自1996-1997年發生台海危機後,原來外界一直認為中國要襲擊台灣必定會以短程導彈摧毀台灣的空軍基地,不過今天這個設想已經改變,必須將解放軍的攻擊範圍擴大到涵蓋美軍在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而中國的導彈數量也已經從極少的數量增加到如今的1400枚,一旦嘉手納受到攻擊,美國軍機可能必須從阿拉斯加、夏威夷或關島的基地起飛,飛行更遠的距離才能與解放軍交手。
報告認為,儘管中國的實力與美國還相差甚遠,不過它現在已經有能力對美國造成顯著挑戰,其地理優勢足以化解美國一些軍事能力,而解放軍的軍事投射能力也在持續改善,未來“距離”和“地理位置”將是雙方能否達成軍事目標的重要因素。
報告說,如果未來5到15年美中兩國在軍事上維持目前的發展軌道,亞洲國家看到的情形會是美國的區域主導地位逐漸退縮,而解放軍在衝突發生時將有能力取得短暫的海上和空中優勢,讓中國或可以在無須擊敗美國的情形下即達成有限的軍事目的。
在分析美中兩國的軍事實力後報告提出警示:“或許更令人擔憂的是軍事政治的層面,因為具有足以挑戰美國主導地位的能力,可能導致中國領導人以為他們可以在與周邊鄰國的衝突中嚇阻美國介入”,而這個情況將使美國無法發揮嚇阻能力以避免危機發生,也可能在中國關於是否動用武力的考量中傾向採取軍事行動。
報告建議,為避免北京誤判美國軍事能力弱化,五角大樓必須有更積極的區域阻絕戰略,擴大與地區國家,尤其是菲律賓、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的連結,以便一旦發生戰事時能夠有運用當地軍事設施和基地的管道。
而華盛頓的決策人士也要盡力讓北京領導人相信,美國在地區的軍事能力沒有弱化,並強調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可能造成的嚴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