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資深外交事務專家羅伯特·曼寧(Robert Manning)在為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撰寫並於星期五(10月27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當局為了奪取台灣很可能選擇非 暴力手段而不是發動戰爭。
曼寧曾經是美國國務院的資深外交官,也曾擔任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亞洲部主任。 過去幾十年來一直關注台海兩岸關係的變化與發展,並為此撰寫與發表了大量的專著與報告。
曼寧在最新這份題為《中國入侵台灣會是最可能的情境嗎? 》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外界普遍認為北京為奪取台灣可能採取速戰速決的戰術,即使與馳援台灣的美軍直接發生衝突也在所不惜。
但是曼寧不同意這個看法。 他認為,最近的軍事演習結果顯示,武裝衝突風險極大。 美中如果為台灣而直接開戰,雙方都將損失慘重。 而且如果解放軍攻不下台灣,中國共產黨的統治都可能被動搖。
曼寧寫道,過去10年來,不同的台海戰爭兵棋推演結果都差不多,這些預設的場景是台灣單方面宣告獨立,而北京則因此對台灣實施空襲和兩棲登陸。 美國威懾與攔阻無效,因此也出兵協防颱灣,甚至動員盟國參與,結果成千上萬人在戰爭中傷亡,衝突也迅速惡化升級,嚴重破壞全球經濟穩定。
華盛頓另一家智庫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一次兵推中連續模擬24次,美國方面得到的最佳結果也就是慘勝。
根據台灣中央社的報道,CSIS在演習結果出爐後總結說,在多數情境中,美國、台灣和日本得以擊敗中國對台灣的兩棲入侵行動,台灣的自治得以維持。 但這場戰爭代價高昂,台灣經濟崩潰,而美國及其盟友損失數十艘艦艇、幾百架戰機、以及數萬名士兵,而且在以後的多年美國在全球的地位也受到傷害。
中國的損失當然很大,而且一旦佔領台灣的行動失敗,中國大陸的民意反彈就有可能動搖中國共產黨的統治。
曼寧指出,中國因此可能更偏重使用 “動態脅迫” 而不是直接入侵的方式來解決台灣問題。 他指出,直接入侵台灣不僅需要運送足夠數量的部隊登陸台灣,而且有可能陷入曠日持久的地面戰爭的泥淖之中。
曼寧在研究報告中列舉的北京當局可能偏好使用的襲台手段包括對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實施網攻,其中包括電子通訊系統和水供應,同時威脅30萬工作和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台灣人 。
曼寧指出,北京在採取上述這些措施的同時,目前針對台灣的一些恐嚇與脅迫手段仍將持續,其中包括出動軍機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對台灣實施網攻、突然禁止台灣農產品進口、以及 進一步壓縮台灣邦交國的數量。
在北京對台灣祭出上述措施後,華盛頓可能被迫對北京施加嚴厲的制裁。 但是曼寧指出,如果這些制裁無法達成預期效果,美國反而 “被置於被迫打響第一槍讓衝突升級的位置”。 他認為,美國直接要求其盟友以及亞洲其他國家切斷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可能也沒有任何效果。
曼寧指出,如果民進黨在台灣明年一月舉行的大選中獲勝,這有可能加重北京的焦慮。 他認為,台灣的選戰雖然大多討論的是內政議題,但與中國的關係也備受選民重視。 他認為,如果反對黨總統候選人或台灣的藍白合推出的候選人獲勝,美國方面的兩岸政策設想也可能被顛覆。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