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人工智能(AI)發展的多項指標上直逼美國優勢,有些領域甚至已經實現超越。許多分析預測,人工智能將成為改變世界總體經濟格局的全能型技術。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建議,美國每年必須新增百億美元投入,才能避免AI實力被中國反超。
施密特:應對中國AI實力赶超 美國可效仿“軍民融合”
2010年,當美國搜索引擎巨頭谷歌因為不願配合中國當局審查要求退出中國大陸搜索市場時,時任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可能還沒料到,中國在十年後會對美國在人工智能(AI)等新興科技領域構成嚴峻的全面挑戰。
施密特2012年對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說:“我個人認為,(中國)那樣的(審查)制度不能建立起一種現代的知識型社會…時間一長,這種體制方式是否會終結?我認為一定會。”
時過境遷,施密特最近頻頻對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進展向美國政府發出警告。他最近在國會參議院的一次聽證會上說,美國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比中國領先一到兩年,而不是5年、10年”。
去年2月,施密特卸下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所有職務;而在此之前,他就已經活躍於美國政界和軍界,先後為奧巴馬、特朗普和拜登行政當局提供科技相關的國防事務諮詢。
施密特目前是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主席。這個獨立的委員會依據美國2019財年的《國防授權法》成立,目的是“研究推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相關技術發展所需的方法和手段,以全面解決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國防需求”,並為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提供建議。
施密特本月早些時候在參加智庫胡佛研究所最新一期《太平洋世紀》(The Pacific Century)播客節目的討論中介紹了委員會最近發表的《最終報告》。他說:“中國的崛起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競爭對手,一個有能力的競爭對手。它以不同的價值觀所組成,以不同的方式管理一切,並依照目標有效行動。”
他說,“中國模式”就是在科技研發項目中大舉投資,美國需要效仿:“他們使用的模式被稱為軍民融合,我們知道他們正在這樣做。我們也需要這樣做。”
施密特此前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說,中國不僅拉近了與美國的差距,其威權執政方式讓中國在面部識別等AI技術突飛猛進,領先西方國家“好幾代”。
他還表示,由於中國缺乏隱私保護,因此能夠建立大規模的數據庫,這推動了醫療等領域的人工智能發展。
施密特說:“我們需要在不損害美國核心價值觀的情況下解決這些問題。”
斯坦福大學本月發布的2021年人工智能指數報告(2021 AI Index Report)顯示,在人工智能相關的專業期刊引用率的這項指標上,中國在2020年以20.7%的微弱優勢超過美國的19.8% 。
從人工智能相關的論文發表數量上,中國自2017年就已經超過美國,2020年發表數量佔全球總量的18%。
不過,美國仍然保持了AI學術會議論文數量的領先地位,並在學術會議論文引用率指標上以40.1%大幅領先於中國的11.8%,這表明美國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的質量更勝一籌。
人工智能將成為萬用科技
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報告說,人工智能是世界範圍的的科技競爭的“支點”:“人工智能將被用來提升國家實力的各個方面,從醫療保健到食品生產,再到環境可持續性。人工智能在周邊領域和技術的成功應用將推動經濟、塑造社會,並決定哪些國家在世界上施加影響和行使權力。”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科技與國防政策研究員科隆·科欽(Klon Kitchen)說,美國已經意識到,人工智能勢必成為像電能、汽車、計算機那樣對整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的“通用技術” 。
科欽對美國之音說:“在實際應用,特別是圍繞人工智能的企業方面,中國似乎擁有絕對的優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和對人工智能應用的市場需求。中國對如何獲取公共數據也幾乎沒有障礙,而公共數據是人工智能的關鍵推動因素。”
他表示:“美國理解這一點,並非常認真地對待這一挑戰。美國也明白,人工智能是所謂'通用目的技術'的最新一種,它的影響將觸及幾乎所有行業,美國在人工智能開發和應用方面的領導地位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先決條件。”
分析:美國每年需增加AI領域投入400億
施密特本月在國會眾議院的一次聽證會上說,美國未來5到7年間,每年需要增加400億美元的投入,專門用於軍事和非軍事領域的人工智能研發。
他領導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報告建議,美國需要將國防部年度預算的3.4%投入到科技領域,並至少撥款80億美元用於核心AI的研發。
微軟公司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在2月份的參議院聽證會上提到,美國在與中國的競爭中面臨的最大競爭挑戰不是技術研發,而是中國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方面實際部署和運用的速度優勢。
他說,需要鼓勵以符合民主原則和美國價值觀的方式,讓美國的軍事部門更快、更廣泛地部署和採用新興技術,最主要的目的是確保美國在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同時也有利於加速科技在更廣層面的普及運用。
NSCAI報告定出了美國2025年達到“人工智能就緒”(AI-ready)的目標,這一目標特別指向五角大樓和情報機構的AI系統整合。
報告說,美國國防部必須採取行動,將人工智能全面整合到關鍵功能、現有系統、演習和作戰演練中,以便在2025年成為一支具備人工智能能力的部隊。這要求作戰人員具備基本的數字科技素養,能夠運用那些訓練、演習和作戰中融入的人工智能數字基礎設施和軟件。情報專業人員也要具備相關的“AI素養”。
分析:道德準則可為美國AI發展帶來優勢
與此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呼聲建議科技水平先進的民主國家團結匯集能力,創造管理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所必需的規範和道德準則。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艾倫(John Allen)與副主席達雷爾•韋斯特(Darrell M. West)聯名撰寫的一篇文章說:“在民主國家之間進行人道主義匯總承諾,對於從道德力量的立場與中國、俄羅斯和其他獨裁國家進行談判至關重要,這些國家對AI未來的看法與我們的看法相差甚遠。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技術與國家安全項目研究員卡拉·弗雷德里克(Kara Frederick)認為,從長遠來開,基於道德準則設計的人工智能產品在未來會更具有市場吸引力。
她對美國之音說:“對於美國科技公司來說,確保商業成功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從隱私的角度出發。我稱之為隱私解決方案…如果你生產的產品對世界市場有吸引力,並且具備內建的隱私保護措施——很多人將其稱為隱私納入設計(privacy by design)——你就能讓世界相信這種設計是一種更好的方法。”
另外,美國國防部聯合人工智能中心(JAIC)主任、海軍陸戰隊中將邁克爾·格羅恩(Michael Groen)3月23日表示,提高使用AI的道德指導原則,也能提高軍隊指揮官對使用AI的信心。
格羅恩還說,為了應對中國的2025人工智能產業規劃,五角大樓正在研製一個有關AI預算的“五年計劃”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