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即將迎來建交40週年紀念日,但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正在急劇的惡化。一些人擔心,美中會走向全面對抗。
美國著名的國際政治學家約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認為,美中關係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裡會一直麻煩不斷,但到時還是會恢復到比較好的關係,因為雙方並不對對方構成生存性的威脅。
他還認為,美中兩國可以在進行合作的同時展開競爭,但這需要雙方對這個關係加以管控,而美中雙方都管理不善(in bad management)。
四十年前,美中兩國出於共同對付蘇聯的戰略需求而走到一起。但是在40年後的今天,美國把中國視為其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美中兩國正在打貿易戰。
奈:美中彼此不威脅對方生存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約瑟夫·奈教授認為,短期內,美中關係將會面臨很多困難。
他日前在辦公室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說:“在短期內,意思是指至少在今後2到3年的時間裡,它會困難重重(troubled)而且我認為這個關係會繼續困難重重。在比較長的時間裡,我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我認為,美中兩國從氣候變化或是金融穩定領域的合作中能夠獲得足夠的好處,我們會回復到一定程度的合作,而且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對對方構成生存性的威脅。”
這位新自由主義理論的提出者指出,美中兩國20世紀50年代在朝鮮半島兵戎相見;20年後尼克松前往北京,與毛澤東握手言和;再過20年後,克林頓總統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現在美國與中國在打貿易戰。他認為,我們會看到關係緩和的另一個週期,但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
導致美中關係緊張的原因
在他看來,美中貿易問題是導緻美中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
他說:“一個是結構性的問題,即在特朗普當選之前很多美國人就覺得,中國以不公平的方式利用國際貿易體系。它給國營企業提供補貼,這意味著它不是一個公平的競爭;它迫使那些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放棄它們的知識產權,而美國人並不要求中國公司這樣做。所以說,有一種普遍的感覺是,中國在佔這個體系的便宜。即使特朗普沒有當選,這種感覺也會在那裡。但是,特朗普是火上澆油,因為他有一個保護主義和重商主義的理論,即雙邊貿易逆差本身是壞事。”
在克林頓總統任內擔任過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的約瑟夫·奈還表示,除了經濟領域外,美國人還覺得中國在安全領域也沒有遵守規則。
他說:“當國際海洋法仲裁庭做出裁決說,中國不能在一個島礁上填沙然後把它稱為一個島,中國拒絕了這個國際法庭的裁決,導致人們覺得中國不遵守規則。除此以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奧巴馬總統說,中國不會把這些新建島嶼軍事化,而中國通過部署飛機和跑道等將它們軍事化了。所以我認為,在這方面(美國人)有幻滅感。”
在他看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一些做法也影響了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
他說:“鄧小平說韜光養晦,習近平主席正好相反。他宣揚'中國夢'以及中國到2030年前在人工智能方面擊敗美國等等。美國人把這看作是一個威脅。所以,部分的錯是,中國領導人的變更對華盛頓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應避免用“冷戰”這個詞
隨著美中兩國貿易戰的不斷升級,美中關係看來正在走向全面惡化。美國副總統彭斯10月初發表對華政策演講,對中國的內外政策都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包括把南中國海軍事化、打壓台灣的國際生產空間、對國內民眾進行監控和壓制以及對美國進行滲透並干預美國的民主制度等等。
美國的一些專家擔心,隨著美國對中國採取更加對抗性的政策,美中兩國可能會滑向新冷戰。
約瑟夫·奈則認為,我們應當避免用冷戰這個詞,因為美中目前的情況與美蘇在冷戰期間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他看到的一個危險是,華盛頓對北京的態度往往就像一個不斷擺動的鐘擺,而目前這個鐘擺擺得有點過了。
奈:雙方的管理者都很糟糕
這位提出“軟實力”概念的國際關係學者甚至認為,美中目前的情況與伯羅奔尼撒戰爭有類似之處。
他說:“類似的地方是,如果在美國引發足夠多的有關中國崛起的恐懼感,那麼管控雙方之間的衝突與我們需要進行的合作都會變得更為困難。所以,我認為,這裡有一個警告:當你有一個崛起的大國和守成大國時,雙方都需要好的管理者。我認為,目前,我們看到的是雙方的管理者都糟糕(in bad management)。”
現在是美中兩國簽署第四個聯合公報的時候?
這位國際知名學者認為,美中兩國目前有必要發表聲明,說明雙方的共同利益所在。
他說:“我認為中國和美國都應當對他們在對付氣候變化、流行病或是金融穩定這些問題上存在的共同利益。哪一方都不能自己解決這些問題,只能通過合作來解決。當人們看到美中兩國在這些領域合作時,他們會對雙方之間的競爭,尤其是在軍事領域的競爭,不那麼害怕。我認為,在政治軍事領域,中國應當明確表示,它無意把美國趕出西太平洋,美國應當清楚的表示,它無意試圖通過想法以外的途徑來改變中國的政權。這兩個國家相互合作比衝突要獲益更多。”
對中國領導人的忠告:不要惡化危機
在如何處理好美中關係的問題上,這位多次訪問過中國的國際關係學者給中國領導人提出了這樣的忠告:
他說:“我想答案可能是耐心,盡可能的把今後兩年對付過去。我不認為使這場危機惡化對中國和全世界有好處。”
他強調說,用長遠的眼光看待美中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之音進行一系列採訪,反映有關美中關係及美國政策的負責任的討論和觀點。被採訪人所發表的評論並不代表美國之音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