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台積電佈局歐美日 因應中國威脅被迫分散風險?


德勒斯登市火車站 (洪佳偉提供)
德勒斯登市火車站 (洪佳偉提供)

台積電(台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本月晚些時候將在德國德累斯頓舉行首個歐洲工廠的奠基儀式,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將率團出席奠基儀式,突顯台積電作為全球領先芯片制造商的全球擴展戰略。

與此同時,台積電也正斥巨資在美國和日本設立工廠。有分析認為,這或許是為了分散戰爭風險,因為台積電的存續足以嚴重影響世界經濟。

和歐洲強企聯手,台積電控股70%

日經亞洲和台灣中央社(英文版)等媒體,最近都報道了台積電確認在德國設立其首家歐洲工廠ESMC的消息。台積電董事會已批准將投資38億美元,在德國東部薩克森州的德累斯頓市設立分廠,將主要生產28、22、16、12納米汽車用芯片,相較而言,台灣本土生產的芯片將更為先進。這家歐洲工廠總投資將超過100億歐元,德國和歐盟政府補貼將超過一半,這是德國吸引半導體和芯片制造商計劃的一部分。

德累斯頓廠ESMC是一家合資企業,由羅伯特·博世公司(Robert Bosch)、英飛凌科技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和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恩智浦半導體)半導體公司持有少數股權,台積電持有70%股份。該廠計劃2027年投產,月產芯片4萬片,將帶來超過2000科技就業機會。

德累斯頓市長辦公室向美國之音確認說,德累斯頓是歐洲最大芯片生產基地,台積電德累斯頓廠ESMC是薩克森州迄今最大投資項目,並將在8月20日舉行奠基儀式。

英飛凌科技公司和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在歐洲芯片企業中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三,羅伯特·博世公司則是歐洲著名電器和汽車配件生產商,可謂強強聯手。其中羅伯特·博世2023年營業額近1000億歐元,員工超過40萬人,而台積電歐洲工廠選址就在羅伯特·博世德累斯頓工廠的旁邊,一牆之隔。

一位姓洪的德國華人告訴美國之音,他的公司正巧承包了台積電德累斯頓廠房部分設施的施工。他說台積電工廠就在德累斯頓機場西側,緊挨著羅伯特·博世的廠區,場地非常大,但目前還是空地。

德累斯頓: 歐洲芯片製造中心

德國東部城市德累斯頓和薩克森州,數十年來一直是歐洲芯片生產的中心。據薩克森州半導體產業協會Silicon Saxony的數據,歐洲生產的三分之一半導體都來自薩克森州。德累斯頓半導體、芯片技術集群在過去二十年中持續增長,吸引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該地區有超過2,500家公司,包括英飛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和博世等公司,雇用了大約76,000名員工。

斯蒂芬·烏利希(Stefan Uhlig)是薩克森州半導體產業協會Silicon Saxony的副會長兼高級顧問,他對美國之音說,德累斯頓已經是歐洲最大的基地,這就是為什麼不僅我們的協會,而且該地區也被稱為硅谷薩克森,並在歐洲和全球都得到認可。「全球許多地方都是芯片熱點,有些地方生產能力較大,但沒有一個地方(少數幾個)的芯片制造商數量比這裡多。」

烏利希說,他們協會估計自1995年以來,該地區已投入約200-300億歐元公共資金(歐盟和德國),而且今後還將投入更多公共資金。這個數額因行業本身而翻了好幾倍。

2023年7月,歐盟批准的芯片法案計劃投資430億歐元,至2030年前將歐洲芯片產量份額提升到全球20%。這也許就是台積電被引入歐洲建廠的大背景。在此之前,美國也通過類似的芯片法案,計劃投入約390億美元,支持芯片企業在美國建廠生產。

為何選擇台積電?

為什麼德國選擇台積電,而不是和歐洲本地的半導體生產商如英飛凌、恩智浦合作? 並且由台積電控股這家新工廠? 烏利希說: 「上述歐洲公司是股東。為什麼台積電控股,這是因為他們的技術,他們承擔了大部分投資。台積電之所以來到歐盟,是因為歐盟芯片法案,該法案旨在吸引歐盟沒有的技術。從技術上講,正確的是,這項努力產生了一家新公司:ESMC--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

根據歐洲統計數據平台Statista,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代工市場佔有61.7%的市場份額,第二名的三星則佔有11%的市場份額。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高端芯片製造商。台積電目前市值超過800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九,超過了特斯拉、摩根大通、沃爾瑪等著名企業,也遠遠超過英特爾、三星等半導體同行。台積電也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商,預計2025年底前量產2納米芯片,2028年底前量產1.4納米最先進芯片。

台積電的全球布局

台積電目前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新的工廠,在美總投資將達650億美元,遠遠超出了2020年宣布在美國建廠時承諾的120億美元。2022年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通過後,投資計劃擴展到400億美元,建設兩座工廠。如今計劃再度擴展,建設3座工廠,再增加投資250億美元。台積電在鳳凰城北部的整個工廠區,佔地已經超過4.45平方公里,比新竹科學園區的佔地面積大出一半以上。

台積電在日本九州熊本的工廠目前也正在建設,總投資86億美元,日本政府將承擔40%的成本。台積電將考慮在日本開設3至4家工廠,總投資額將會進一步擴展。

台積電中國大陸工廠位於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始於2016年,總投資約30億美元,台積電100%控股,僅生產16納米以上非高端芯片。

可以看出,台積電本島之外的布局,主要在美國、歐洲和日本。

戰爭避險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撰文說,世界上超過90%的高端芯片來自台積電,它是歷史上唯一一家如果被迫停產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蕭條的企業。依賴台積電生產高端芯片的企業包括蘋果、英偉達等。文中引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話:「如果中國佔領台灣,他們可能會令整個世界停擺。」

紀思道認為特朗普指的就是台積電。沃倫·巴菲特曾說,台積電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公司,也是最重要的公司,但他賣掉了他所持的40億美元台積電股份,原因是「我不喜歡它的地理位置」。顯而易見,巴菲特指的是隨時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危機。中共數十年來一直聲稱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不排除武力收復台灣,而且,中國大陸軍事實力已經極度膨脹。

台積電被譽為是台灣的「護國神山」。2023年台積電總營業額約為700億美元,同期台灣GDP大約是7733億美元。台積電產值佔台灣GDP近乎10%,加上其在國際高技術產業的關鍵地位,台積電對台灣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台積電的用電量約佔台灣8%。

分散戰爭風險,或許是台積電走出台灣,在歐美日投資設廠的目的之一。盡管魏哲家表示,最高端芯片還將會在台灣生產,美國目前只生產4至5納米芯片。

30名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實習生

台積電德國工廠還將與本地科研機構和院校合作,例如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德累斯頓工業大學不久前派出30名學生,去台積電台灣公司實習。美國之音採訪了其中一位學生拉比亞·法蒂瑪(Rabia Fatima),她來自巴基斯坦,是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區塊鏈工程碩士生,她剛剛從台灣回到德累斯頓。她說,台積電無疑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他們的行動更有說服力,他們是紀律嚴明和勤奮的人,才華橫溢,謙遜有禮,不遺餘力地投入時間進行芯片製造工藝的未來研究。「我認為台積電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滿足市場需求,因為由於人工智能,高速加速器的需求大幅增加,而台積電是唯一一家在這方面表現出色的公司。因此,為了滿足全球需求,他們必須快速擴張並建造更多的晶圓廠。」

恩里科·考: 台積電尖端芯片仍將在台灣生產

台灣戰略研究協會東南亞問題專家安立馗(Enrico Cau)認為,在歐洲設廠肯定是台積電全球計劃的一部分,旨在提高供應鏈和物流的彈性,它也將有助於使整個供應鏈更接近需要芯片的地方。「據報道,該工廠將生產的芯片類型不是尖端芯片或人工智能芯片,但主要是10納米 以上的芯片,這些芯片可以很好地服務於歐洲的許多關鍵行業,如汽車、物聯網,我認為還有其他相鄰行業。大多數尖端芯片的生產將留在台灣(目前)。」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新工廠在某些條件下將如何影響台灣的長期發展。例如,如果由於戰爭、自然災害甚至能源短缺而導致供應鏈嚴重中斷(尤其是新興AI產業發展成為台灣的第二核心產業並需要更多的電力),這將迫使台積電也將尖端製造業務遷出台灣,暫時或長期遷出。」安立馗補充說。

意大利學者: 戰略性轉移,應對中共入侵台灣的風險

意大利政治和國際法學者安娜·麗塔·費拉拉(Anna Rita Ferrara)認為,台積電在德國和美國的投資是一項戰略舉措,可使微芯片行業在中共入侵台灣的情況下保持領先地位。將生產轉移到兩個西方主要城市(德累斯頓和菲尼克斯)將有助於保護西方 IT 行業免受危險的供應減少和可能的技術崩潰的影響。此外,這一決定將使這個小島至少在經濟上失去吸引力。「雖然台灣仍然具有領土和象征意義(1948年,被毛澤東擊敗的國民黨將數千件藝術品帶到了那裡),但其經濟價值將下降。習近平將不得不重新調整他的利益,並仔細評估這一努力是否值得; 他需要評估入侵台灣(盡管存在所有風險)是否會在兩大集團發生世界大戰時提供足夠的戰術優勢,」她說。

葉皓勤: 台灣須改變對台積電的過度依賴

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在台辦事處主任Marcin Mateusz Jerzewski(葉皓勤)認為,台積電通過其對半導體行業的無可比擬的貢獻,無可否認地提升了台灣的全球地位。「作為全球領先的專用半導體代工廠,台積電體現了卓越的技術和創新,大大增強了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軟實力,」他說。「然而,對台積電日益增長的依賴給台灣的國際地位帶來了微妙的困境,因為台灣的全球形象越來越取決於這個單一實體的成功。這種過度依賴需要進行戰略重新評估,以確保可持續的經濟和外交參與。」

葉皓勤認為中小企業才是台灣的未來:「首先,必須認識到,作為企業巨頭的台積電並不是台灣經濟的象徵,台灣經濟的主要特點是中小企業的活力。與韓國的財閥體系不同,台灣的經濟框架依靠中小企業分散而多樣化的活動而蓬勃發展。為了促進可持續發展,台灣政府必須投入更多資源推動中小企業『友岸化』,促進它們在民主聯盟國家進行遷移和投資。此舉將使台灣的經濟依賴多樣化,加強其全球聯盟,降低過度依賴單一企業實體的風險。」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