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二(2月25日)下令政府對是否可能對美國進口的銅徵收關稅展開調查,這是白宮對廣泛的進口品徵收關稅並重塑全球貿易的最新舉措。
特朗普在簽署研究進口銅問題的行政命令時說:“這將產生重大影響。”
週二較早時候,白宮貿易與製造業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簽署行政命令之前與傳媒舉行的電話會上描述說,這一舉措是努力制止中國借助銅業來發展自身勢力,並處理更廣泛的國家安全隱患。考慮到潛在的軍事和技術需求,美國也希望重振國內的銅開採、冶煉和精煉。
納瓦羅說:”中國長期以來把產能過剩和傾銷當作經濟武器來支配全球市場,系統性地破壞競爭者並把對手的產業驅向破產,方式是大規模補貼關鍵產業,用低於成本的產品向國際市場傾銷,然後,一旦競爭者崩潰,便鞏固控制權。中國成功地在各個領域擴展了其經濟影響力,從港到鋁到太陽能板到電動車。現在它又在用同樣的模式來取得對世界銅市場的控制權。“
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越來越依賴進口銅來滿足國內消費需求。
不過,實施關稅或其他貿易壁壘有可能打擊美國一些最大的供應國,包括智利和加拿大。
為了重振美國銅業,特朗普要求他的商務部長和貿易代表調查進口銅問題並結束不公平的貿易。他補充說,”現在是讓銅回家的時候了。“
除了飛機等軍事硬體需要使用銅之外,這種金屬還與人工智能和資料中心的發展需求有關。
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聲明中說:”我們偉大的美國銅業因全球行為者攻擊我們的國內生產而遭受重創。“
盧特尼克說:”為了重建我們的銅業,我將調查實施可能的關稅。“
他說,如果決定徵收關稅,將不會有豁免或例外,但是美國官員並沒有明確表示會堅守最後期限。
這項調查將根據《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條款進行,這是最近用來大幅加徵鋼鋁關稅的同樣工具。
這類調查聚焦於某些進口品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帶來的傷害,這次調查的重點是銅及其衍生性商品。
這類調查有可能持續數月,而且最後不一定會決定採取行動。不過納瓦羅說,盧特尼克將“以特朗普時間”來行動,也就是“盡快”,“並將他的調查結果送交總統的桌面,以採取可能的行動”。
(本文參考了美聯社和法新社的報導。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對本文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