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講的就是'獨沽一味',好好的做一道菜、把一道菜做好,台灣很多小吃店就是只寫一道菜的名字、它的招牌。”電影《孤味》導演許承傑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說,人生只做好一件事其實是一種驕傲,但這當中一定也有孤獨的成分在。
《孤味》以靠賣蝦捲養大三個女兒的林秀英阿嬤(陳淑芳飾)為主角,講述她在70歲壽宴這天,女兒們回到台南老家替她過生日,她卻在這天接到了失聯多年的丈夫死訊,甚至被迫得與丈夫的情人一起籌辦喪禮。但在籌辦喪禮的過程中,這位老太太也了解到三個女兒(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飾)所面臨的人生難題,這讓她回頭檢視自己人生與婚姻中的怨懟,因而逐漸放下的過程。
這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家庭片備受台灣觀眾的喜愛,它不僅受到第57屆金馬獎入圍六項大獎的肯定,飾演秀英阿嬤的陳淑芳更是藉此獲得金馬最佳女主角獎。該片在上映短短兩個月內就開出超過新台幣1億8000萬元(約626萬美元)的票房,躍升2020年最賣座的台灣本土電影。
《孤味》訴說的,不只是單一個台灣家庭的故事,每個走進戲院的台灣人都能從中找到他們家庭生活的縮影。《孤味》首位投資人、威視電影董事長吳明憲在12月22日於台北舉辦的亞洲新媒體高峰會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看到《孤味》的時候,我看到我的生活經驗,就是身邊這些女人、這些故事好像都發生在我們家裡。”年僅34歲的台灣導演許承傑自美國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畢業後,將外婆的故事改編為電影《孤味》。(美國之音記者李玟儀攝)
台灣人的倔:為了“爭那一口氣”
“我外婆當年的確是跟外公的情人一起辦喪禮。”導演許承傑說,這是電影情節中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他說,當年外婆一直無法平息怨氣、無法原諒離家多年的外公,就在告別式當天早晨,外婆打電話給許承傑的媽媽,說她不想參加外公的告別式了,就讓外公的情人去參加; 多年後的一次機緣之下,外婆這才向許承傑坦言,她打的那一通電話其實是希望有人能勸她去。“等到我外婆這樣跟我們講的時候,我就覺得她應該已經想清楚了,她覺得那件事情都過去了。”
“很多傳統的女性們,其實很多時候背負了很多的痛苦跟創傷,都只是為了'爭那一口氣'。我要證明給你看,都是你的錯,我努力地把這個家做好的那種有一點很傳統的、悲苦的、又很堅韌的那一種心情。”許承傑說:“那些苦過來的那個象徵,跟那個偉大的讚賞之外,她們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電影一直在講的是這個東西。”
“我覺得爭一口氣蠻台灣的,那個有好的、那個也很重要,有那個才有台灣很多勵志的成功的故事,可是爭一口氣以外的其他的部分,你有沒有好好的看一下自己內心的一些情緒呢?”他說。
“我們真的就是很害怕、擔心大家就覺得說,(這)好像是一個很老派的、這種正宮鬥小三(的故事)。”《孤味》編劇黃怡玫告訴美國之音,秀英阿嬤走過這一趟逐漸放下的旅程,關鍵不在於她與丈夫的情人的關係,而是在於她與自己內心、她與女兒之間的關係。飾演秀英阿嬤的陳淑芳(右一)與飾演大女兒的謝盈萱(左一)、飾演小女兒的孫可芳(左二)、飾演二女兒的徐若瑄(右二)齊聚一堂,在《孤味》電影中大吵了一架。(威視電影授權提供)
這也是為什麼,電影中最衝突的場景發生在秀英阿嬤與女兒之間。當秀英阿嬤向女兒們道出了她的怨懟:“我打拚一輩子扶養你們長大,卻輸給一個跟你們二十年沒聯絡的老爸!”迎面而來,卻是大女兒寄望她放下的言語:“阿爸已經死了,妳現在要做的事情是放手,妳知道嗎?”
“2020年,台灣的性別觀念已經來到另外一個進步的水準了,但是面對我們上一代的女性,我無法、也不應該就把一個新的時代的價值、進步的性別觀強加在她身上,要她接受、要她一瞬之間改變。”黃怡玫說:“我們不是要林秀英成為一個典範,我們沒有要這樣做,而是我們告訴你、我們想要給你看,有這樣的一個人,她走了這樣的一個里程。”
“當代女性主義的精神其實是在尊重每一個人作為一個人,你的精神跟身體上的自由,其實就是在追求這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莊佳穎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不管是秀英阿嬤這個角色,或者是她的三個女兒,最終都在追求這樣的自由。
長年從事台灣電影行銷宣傳的牽猴子整合行銷公司總監王師告訴美國之音:“有非常非常多的女性、甚至是中高年齡層的女性,她可能五年、十年沒有進戲院,甚至更久了,因為《孤味》她願意進戲院,而且她覺得她的生命被訴說了、或她的情感被療癒了。”飾演秀英阿嬤的陳淑芳(右)向穿著青藍色大衣的死去丈夫的情人(丁寧飾)喊了一聲:“蔡小姐!”(威視電影授權提供)
何謂“台灣味”?對本土價值的追求
這部電影會讓台灣觀眾覺得那麼貼近日常,不只是體現在情感上,連在文化、語言的層次裡,都細細流露出“台灣味”、“台南味”,呈現出台灣人最真實的生活樣貌。
“我們台灣對於何謂本土、或者是何謂台灣其實有些想像。”莊佳穎坦言,台灣味其實很難界定,或許只能以刪去法來形容:“比如你說(台北市的)忠孝東路,這是什麼台灣味?不是哦。可是你說(台北)龍山寺,對,好像就比較台灣味了。那你如果說(台南)赤崁樓、安平古堡,超級台灣味!然後蝦捲,就是飲食的本身,它也是一個選擇。”
從飲食文化層面來看,如同電影名稱“孤味”一般,電影中秀英阿嬤終其一生做到最好、讓她賴以持家的手工蝦捲,就是台南的在地味道代表。莊佳穎說:“飲食或者是飯桌,作為一個人際跟親情互動的媒介,這個也是在台灣社會跟台灣電影裡面很常借用的一個題材。”電影《孤味》中的秀英阿嬤一輩子靠著賣蝦捲 ,養大三個女兒。(威視電影授權提供)
許承傑解釋,台灣有一種傳統食物叫做“雞捲”,它並非專指用雞肉包的捲,而是來自台語“雞”與“多”的諧音,指的是許多台灣家庭把前一晚的剩菜拿去做成捲,有“多出剩菜之捲”的意思; 又由於過去的台南人比較富裕,因此把蝦子放進來,雞捲才變成了蝦捲。
“要是這個電影你看了之後對你有一些共感,就像這個蝦捲、或像這個雞捲一樣,每個家都有類似的故事,只是裡面包的感覺不太一樣。”他說。
文化風俗層面而言,劇中台南鹿耳門天后宮的電影場景,也深刻表現了台灣的民間信仰。許承傑說:“媽祖那是很台南、很台灣的一個神職,然後她又是一個女性的神明,像我們家有很多都是拜媽祖的,我覺得那個裡面有一個不一樣的情感在。”
“我個人覺得最有台灣味的就是婚喪喜慶,所以包括開場的秀英的壽宴,然後辦喪禮的過程中各種儀式。”黃怡玫補充,台灣以佛教或道教儀式辦喪禮的差異、摺紙蓮花的傳統、過世後七天舉行“頭七”儀式等習俗,都可以從這部電影中窺知一二。秀英阿嬤與女兒和孫女在靈堂裡摺紙蓮花。(威視電影授權提供)
語言層面來看,這部片也有高達八成的比例使用台語(閩南語)。
“因為我自己家裡面的長輩溝通方式就是這樣,那既然它要相對是寫實的,我覺得全部都說我們在講的中文比較不符合真實的狀況。”許承傑說,他們希望製作一個相對“雅”一點的、以台語發音的戲劇,也因此特別請來台語指導老師,讓演員學習台南市的在地台語腔調。
電影中,當一家三代聚在一起時,高齡70歲的秀英阿嬤作為老一輩台灣人,在語言的使用上以台語為主; 在都會裡工作三、四十歲的女兒們,習慣城市裡使用的中文(普通話),但在回到老家時則以中文、台語交雜與長輩溝通; 而再小一輩十幾歲的孫女,雖然聽得懂些許台語,但是溝通時都以中文為主。
莊佳穎認為,《孤味》當中台語的使用彰顯了台灣近年對本土價值的追求,尤其是從2008年魏德聖導演的電影《海角七號》以來,台灣年輕導演的本土意識越來越重。“就是中國跟台灣的這種政治的角力氛圍下,我覺得(台灣)主體性的追求會成為是接下來大概好幾年的主流,這個基調應該不會改變。”
許承傑說,台灣在地的情感仍會是自己的創作核心,這是他為什麼選擇改編家裡人的故事作為第一部電影作品。“今天你要讓大家有共感,有共感的東西一定不是只有台灣會有共感,因為全世界的人都會有共感。那你怎麼把那個最本土的、或者是說最在地化的那些東西、我們的共通的情感,變成一個值得大家進戲院看的東西,我覺得那應該會是我創作上一直想要尋找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