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準備投資8億美元,用於南極研究,特別是南極內陸地區人跡尚未抵達地區的研究,以表明澳大利亞對南極大陸的承諾,並對抗北京當局在這一地區的強勢作為。
澳大利亞總理斯考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預定於星期二(2月22日)宣布,聯邦政府將在未來10年內耗資8.044億美元,強化和升級澳大利亞在南極洲的科研活動,包括在技術裝備上花費1億美元,以打通該國前往南極的內陸通道;另有6000萬美元用於採購無人機、直升機和其他自主交通工具,以便測繪南極洲東部人跡難至、地質又脆弱的地區。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決定增大南極洲科學考察資金前,該國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最近發表一份報告,指責北京正在試圖推動“擴大解釋(南極條約體系的)規定”。
《南極條約》1961年6月生效,包括中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54國在條約上簽字;《南極條約》以及相關的協定,被稱為南極條約體系,其目的是約束各國在南極洲這塊地球上唯一沒有常駐人口的大陸上從事的活動。條約將南極洲作為科學保護區,承認科學調查自由,但禁止在南極洲進行軍事或採礦活動,同時限制捕魚。
中國最早於1985年2月在南極建成首座科研中心長城站,隨後又陸續建成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中國目前在南極擁有4座科研中心,而且常年派人駐守。
澳大利亞羅伊研究所的報告指責北京在南極漁業資源獲取以及冰上活動方面越來越表現強勢。
“中國通過探測漁業以及旅游資源,在南極條約體系內表現越來越強勢,並有可能在南極洲尋求獲取西方的技術,”羅伊研究所的報告說。 “未來北京有可能率領一些國家尋求只有中國有能力開發的礦產資源。”
澳大利亞計劃投入的8億美元中,有340萬美元將用於“提升澳大利亞的國際溝通,以支持南極條約體系的規則和慣例”。
“本屆政府將繼續通過必要的資金和資源支持我們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和探險者,因為他們對該大陸冰天雪地以及南大洋的研究對澳大利亞的未來至關重要,”莫里森總理說。
澳大利亞外長馬里斯∙佩恩(Marise Payne)表示,“我們的投資明顯表明我們對南極條約體系、南極科學基金會以及澳大利亞在其中的領導力所作的承諾。”
澳大利亞環境部長蘇珊∙萊伊(Sussan Ley)也指出,“我們需要確保南極持續是科學和保留之地,此地不容衝突,也受保護不容開發。科學是這一未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