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分析:美中貿易糾紛的解凍將提高全球供應鏈,損害東南亞


洛杉磯長灘港外等待進港卸貨的輪船(2021年10月5日)
洛杉磯長灘港外等待進港卸貨的輪船(2021年10月5日)
分析:美中貿易糾紛的解凍將提高全球供應鏈,損害東南亞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22 0:00

專家說,華盛頓上星期暗示的美中貿易糾紛的解凍會幫助恢復全球供應鏈,但會減少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流動。

分析人士說,美中懲罰性進口關稅的降低應該會重振全球零部件供應商、組裝商和消費電器等高價值商品銷售商的業務。

但他們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應該預計一些跨國公司會減少對這些國家的投資。這些跨國公司試圖在不從中國發貨的情況下維持對美出口。東南亞國家依賴這些投資建設經濟,讓民眾脫貧。

此外,貿易糾紛讓投資商從中國撤回生產和資本,對台灣有利。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地區經濟研究項目客座研究員梅農(Jayant Menon)說,“我認為價值鍊和供應鏈相互依存,所以你的國家可能會從另外一個國家的投資商撤出中獲利,但最終你希望支持整個鏈條的系統工作正常,”“你不希望受到貿易戰的干涉。”

美國考慮關稅排除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10月5日說,美國將為中國啟動“有針對性的關稅排除程序。”

這個宣布不會終止前總統特朗普任內升溫的貿易糾紛,但可能會顯示拜登總統任內的最終改變。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10月5日的聲明中說,“這個關稅排除程序是拜登-哈里斯政府圍繞美國的優先事項而調整美中貿易關係並確保貿易為美國員工與商家服務的深思熟慮和長期性的願景的關鍵組成部分”。

官方新華社同日說,中國對此表示歡迎。新華社援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話說,“我們希望美國與中國一道為中美貿易經濟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而努力。”

這項糾紛打擊了價值550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3500億源於中國。

戴琪說,美國還有待審議2020年1月與中國就貿易糾紛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美國同意降低關稅,中國說會購買更多的美國農產品。

'水漲船高'

梅農說,中美關稅的降低將會啟動電子產品、機床和交通設備的生產。

波士頓諮詢集團說,中國工廠2017在貿易糾紛前生產了3萬7千億美元的“真正生產附加值”產品。梅農說,機床和電子等產品與衣服鞋子等低價值產品相比,代表全球貿易的“最多行動”。

波士頓諮詢集團說,中國各類商品都生產一些,中國附加值工廠2017年的產出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

從中國進口的特定附加值產品包括電視、智能喇叭和消費用無人機。蘋果公司在貿易糾紛期間努力處理費用上漲,將最終的組裝承包給台灣兩家在中國有工廠的公司。蘋果將元件組裝承包給台灣、日本和韓國的一些公司。

菲律賓金融銀行(Banco de Oro UniBank)首席市場戰略分析師拉維拉斯(Jonathan Ravelas)說,“當然,如果這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能夠改善就更好,”“水漲船高,所以如果美中能夠情況良好,每個人都受益。”

對東南亞和台灣的影響有限

專家說,2018年以後把投資從中國撤到東南亞的製造商主要集中在製鞋、車衣和普通消費商品。梅農說,這些出口商有“固定的費用”和“可分割的技術”。東南亞工廠集中的國家都提供支持性的政府政策和基礎設施。

拉維拉斯說,“如果(中美)貿易有困難,菲律賓等外圍國家肯定受益。”

胡志明市麥肯錫律師公司(Baker McKenzie)的合夥人伯克(Frederick Burke)說,美國公司喜歡越南的廉價勞工,尤其是如果他們缺乏自動化。

伯克說,“我們依然有客戶想去越南,他們說這是長期計劃,新冠病毒疫情將很快過去,他們希望趕緊進入,”“越南今年的經濟依然可能會有些積極的增長率。”

越南最大的零售、地產和製造企業Vingroup拒絕就中美貿易的變化發表評論。一位發言人說,會“以後決定目標市場”。

梅農說,製造商在貿易糾紛爆發前都在探索中國以外的發展,因為中國的工資升高,環境法收緊。離岸趨勢可能會在貿易糾紛之後繼續。

台北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Yuanta-Polaris Research Institute)總裁梁國源說,隨著對台灣最重要的出口產品半導體的需求持續增長,台灣不會感到有什麼困難。

梁說,“對芯片的需求依然存在,而且產業變更後存在自然的發展,”“可能競爭力最終會受到影響,但問題是還太早,所以如果你是問明年,我會相當肯定說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將會依然非常強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