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民已經開始感受到中國徵收關稅的影響。中國此舉是為了報復美國對中國的鋼鋁製品徵稅。美國之音記者法拉鮑報導說,儘管農民的短期憂慮是關稅對於今年的利潤影響,但他們更擔心的是不斷升級的貿易糾紛帶來的更長期後果。
布萊恩鄧肯準備收穫夏季成熟的如畫一般、像波浪一樣翻滾在自己的伊利諾伊州保羅郡的農場金黃的穀物時,他目前的情況離美國夢的實現相去甚遠:“我們有麻煩了。 ”
小麥只是鄧肯農場生產的產品之一,這裡每年還會產出七萬頭豬。
鄧肯說:“原本預計豬可以在今年帶來利潤。”
可但現在不一樣了。鄧肯說:“一旦關稅生效,豬肉就不再進入中國。也不再進入台灣。沒有找到其他的路徑。市場就這麼消失了。知名大學的經濟學家們僅僅根據中國動態和外圍問題就已經估計我們每頭從賺4到5美元,變成每頭賠7到8美元。”
對於大多數豬農來說,出口是獲利的關鍵,而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會造成財政困難,特別是像鄧肯這樣的獨立豬肉生產商。
鄧肯說:“現實是世界上95%的人口生活在這道邊界以外。我們需要他們......作為我們的市場和貿易夥伴。”
隨著貿易糾紛的繼續和關稅徵收的迫近,在伊利諾伊州農業局擔任副主管的鄧肯正面臨他農場的幾乎所有產品都要虧錢的局面。留給鄧肯的只有越來越深重的挫敗感。
鄧肯說:“這原是可以避免的。這個結果......是可以預測的。原本該有更好的應對方式。”
伊利諾伊州農業局高級商品主任塔瑪拉·尼爾森說:“關稅可以說是被當作最後的手段,只有在特定的情況或非常嚴重的違反合同的時候(才會使用),它不是你為了在貿易協議中取得進展而隨意使用的東西,我認為這一點令農民們有些驚訝。”
如果以史為鑑,美國產品失去市場將會帶來長期的影響。
尼爾森說:“每一次,當我們失去市場份額或我們鼓勵在其他地方生產同一種產品的時候,美國農業都需要花20-30年時間才能拿回這些市場中的一部分,在一些案例中,我們還尚未拿回這些市場。”
對於農民來說,關稅來的不是時候。
鄧肯說:“由於各種原因,我們在過去四年中已經看到農場的收入減半。如果我們失去所有的出口市場,我們很可能看到它再次減半。”
按鄧肯的說法,農業會越來越依賴於政府補助。與此同時,華盛頓的議員們在討論一項新的農場法案,要求為農業提供安全保障。
這種不確定性使鄧肯開始評估他下次投票時的選擇了。
鄧肯說:“經濟,就是這麼蠢。我的選票會極大的取決於農場經濟,因為這就是我生活的世界。”
這個世界現在比以往更多的聯繫並依賴於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