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985年美國還佔據著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的頭銜。
美台商會主席韓儒伯說美中台貿易需要平衡:“現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量比重過大,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貿易量不夠;台灣與中國簽訂了ECFA 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但是沒有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關係協議;而台灣兩者都需要,這樣才能保持關係平衡。”
美國如何重振與台灣的經貿關係是各界關心的問題。
維吉尼亞州里士滿大學教授王維正建議:“1970,80年代有很多台灣在美國留學的工程師學成後回到台灣發展資訊工業,使台灣資訊工業在全球佔有重要地位。現在台灣產業過於依賴IT,而且產業鏈現在大部分移到了中國大陸。為了繼續台灣的繁榮,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台美有必要重新尋找一個合作項目,能夠重複1980年代IT業的成功。”
王維正教授強調了在美國留學的台灣學生能在新的合作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比如像生物科技或者其他新穎的領域。在美國唸書的台灣人不少,如果有好的政策確實能把這群人集中起來繼續扮演台美之間的橋樑角色。”
美中台經貿關係不是單純的經貿關係。
美台商會主席韓儒伯以服貿協議為例說兩岸抱有不同的政策目的:“對台灣來說,他們希望盡量推遲討論主權問題,盡力改善台灣人民的生活,盡量使台灣海峽和平安全制度化。中國的想法完全不同。我不認為中國對經濟問題真的有興趣。對他們來說,這只有一個政策目的,就是把台灣牢牢地掌握住,把台灣融合到中國大陸。”
他說台灣簽署經貿協議時要以中國大陸優先,“如果台灣不能通過服貿協議,會影響它的商品協議,可能會引發台海關係的正面發展,甚至增加台海緊張,這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這個程序必須要繼續,不過重要的一點是同時要推動其他協議進程,包括美台雙邊投資協議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關係協議。”
里士滿大學的王維正教授形容目前美台整體關係處於一個無人駕駛狀態:“我認為有必要不斷經營這個關係,而且讓國會議員,政府官員了解台美之間享有共同價值,共同利益。台灣在美國亞太政策中扮演重要的地位。”
美台商會主席韓儒伯說,美國必須從經濟,體制,軍事上積極支持台灣,從而維護台灣的民主,使台灣能夠與大陸保持合理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