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8月5日允許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跌破1比7的心理關口。這是北京對美國將於9月1日起對剩餘約價值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所做的回應。美國財政部隨後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美中此輪過招讓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爭端陡然升級。專家認為,美中貿易戰升級在短期內將加劇台灣出口整體上面臨的壓力,但同時也會進一步加速資訊和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部件產業的台商和台資回流。
台灣財政部8月7日公佈的7月份台灣外貿統計數據顯示,受美中貿易爭端的影響,7月份的台灣進、出口額均下滑,其中出口為282億美元,同比下降0.5%,進口為246.4億美元,同比下降5.4%。
台灣7月份出口額是繼6月份小幅增長後再度下滑。在那之前,台灣出口額連續6個月下滑。 7月份,台灣電子零部件和通訊與視聽類產品的出口表現突出,但傳統貨物和原料出口下滑勢頭明顯,其中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出口減少17.7%,化學品出口減少13.4%,機械出口減少9.6 %,塑橡膠及其製品出口減少10.1%。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對美國之音表示,這一組貿易數據顯示,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經濟各領域的影響大不相同,主要反映在投資較好、出口較差。他說:“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為止,亞洲幾個重要經濟體的出口表現得都不是很理想,比如韓國、台灣和東南亞,它們當中的出口很多都是衰退的,所以當中國大陸的經濟面臨新一波貿易戰的時候,不是資通類的產品,比如橡膠、塑膠、石化、鋼鐵、機械產業,它們的出口就會比較糟糕,因為它們是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的出口市場。”
相比之下,7月份台灣電子類和科技類產品的出口勢頭則十分搶眼。孫明德表示,這得益於在中國大陸的台商已把部分生產轉移回了台灣。如果美國對中國第三波價值3000億美元商品關稅開徵,這將加劇台商回流。他說:“剛開始是網路通訊的廠商、設備商還有腳踏車的廠商在台灣擴大了生產,接下來很有可能電子資通訊的廠商也會增加在台灣的生產活動。這個部分對台灣今年的投資是有利的。”
台灣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統計,截至8月2日,台灣從今年1月開始實施的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後,共吸引102家台商回流,總投資金額達到5047億元新台幣,主要涉及網路通訊、服務器、機械設備和電腦周邊產品,新增4萬3900個就業機會。
台灣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台灣7月出口小幅下滑的主因是美中貿易爭端導致全球經濟增長缺乏動能,國際原料價格連帶下行,但台商回流再加上轉單效應,使台灣出口成為亞洲四小龍當中跌幅最小的經濟體。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也表示,台商和台資的回流在一定程度上撐起了台灣經濟。
他說:“就目前的情況總結來說,今年下半年台灣的出口表現得依然不是很好,但投資這邊會有一波台灣廠商擴大在台灣投資得熱潮,這對台灣經濟是有一定支撐的。所以目前看起來,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韓國,它們的經濟表現在今年是非常糟糕,反而是台灣的表現比較好,主要就是台灣廠商在台灣投資的一個動能。”
有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用英文發出一條推文說,華盛頓的不斷霸凌使在短期內繼續舉行貿易談判變得毫無意義。中國正在內部動員,堅定與美鬥爭,所有的官媒都在參與動員。
曾經是投資銀行家的台灣知名時評人汪浩對美國之音表示,北京似乎已經打算與華盛頓打一場持久的貿易戰,而從長遠來看,美中貿易戰持續越長,對台灣的經濟就越有利。 “從長期的角度來講,中美貿易戰的時間越久,對台灣的好處越大,”他說,“也就是明顯的、更多的台資會回流台灣,重新建立產業鏈。”
汪浩認為,美中科技戰的惡化有可能會導致全球市場的分割,從而催生出兩條產業鏈,一條是面向中國市場,另一條是面向美國市場。 “這個過程我想對台灣經濟來說是好處大於壞處。”他說。
8月8日(星期四),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繼續穩步下滑。中國人民銀行把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定在了7.0039的水平上,比前一天下降了0.06%,為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星期四的中間價其實好於市場預期,顯示北京當局正試圖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感覺起來,這是中方給美方的一個警告,如果你要繼續再做動作的話,我這邊就奉陪。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孫明德說。華爾街日報8月8日的報導說,中國本週突然允許人民幣貶值,“這表明北京方面顯然承認國內經濟需要幫助。 ”
一些學者估算,中國如果想要通過貨幣貶值來全面抵消美國關稅的影響的話,那麼人民幣需要貶到7.5的水平上。
分析認為,人民幣的貶值暫時對台灣經濟影響不大。眼下,中國政府也在採取措施穩定人民幣的匯率。
台灣時評人汪浩表示,中國不大可能讓人民幣匯率下跌到7.5,因為匯率不僅涉及到出口,也關乎進口,畢竟中國也是一個進口大國。此外,人民幣匯率也關係到人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匯率一個很大的問題使信心問題,”他說,“所有的金融都是這樣,信心的重要性有時候遠遠大於你實際進出口貿易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