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國家布基納法索與台灣斷交兩天後在北京舉行的一個儀式上與中國正式建交。
台灣在非洲只剩下一個有外交關係的國家-斯威士蘭。
日內瓦大學研究員汗·默罕默德(Guive Khan-Mohammad )告訴美國之音:“台灣正失去在非洲的支持。布基納法索與中國本來就已經有規模很大的貿易往來,和台灣並沒有那麼多。“
台灣外交部稱這是一個“令人難過的決定”,反映了中國“試圖從國際社會消除台灣”的企圖。
https://twitter.com/MOFA_Taiwan/status/999668187972055040
目前全世界有不到20個國家承認台灣。幾個星期前多米尼加共和國剛剛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
日內瓦大學的汗·默罕默德說:“這是一個全球效應,而台灣這次正遭遇失敗。”
有分析認為這威脅著台灣的國家地位,本來在非洲處於劣勢的中國,現在已經幾乎將台灣從這裡徹底抹殺。
中國內戰
中國內戰1949年結束造成兩岸分治。
到1960年代初,北京與台灣都試圖與獲得獨立的非洲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台灣注重幫助非洲農業發展。在6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台灣在與非洲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上超越了中國。
但是到了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驅逐台灣,有27個非洲國家投票贊成,12個非洲國家和美國一道投票反對。
日內瓦大學研究員汗·默罕默德說:“因為聯合國以及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對台灣來說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金元外交
到1990年代台灣更加明確地在非洲爭取國際承認,這就意味著以投資換取外交關係。 1992年,尼日爾的5千萬美元貸款達成建交;三年後,台灣向岡比亞貸款3千5百萬。
這些高額投資不一定保障忠誠。一些國家在台北與北京之間輪流承認,有時候甚至數次輪換。
日內瓦大學研究員汗·默罕默德說,作為民主社會,台灣在非洲採取了西方的模式,著重在衛生與農業領域的合作項目。而中國以數十億美元貸款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增加軍事駐紮為主。
近年來,中國在非洲的影響擴大,非洲國家一個接一個與台灣斷交。目前自1986年以來由姆斯瓦蒂三世統治的內陸小國斯威士蘭是台灣在非洲唯一正式建交的國家。
布基納法索此前與台灣保持了24年的關係。該國外交部長阿爾法·巴里24號在聲明中
不過汗·默罕默德說考慮到布基納法索的情況,應該有很好的理由與台灣保持關係,而不是中國:“布基納法索人告訴我他們認為寧做鼠頭不做獅尾,布基納法索在中非關係中是一個小國,相對於其他國家比如安哥拉和一些其他國家。所以說布基納法索作為一個大國與台灣保持關係比作為一個小國與中國保持關係更好。”
尋求承認
就在台灣的建交國家逐漸在非洲和全世界消失的同時,台灣經濟在世界上排名第22位。
台灣對兩個非洲大國-尼日利亞和南非保持著貿易、文化交流。
包括在種族隔離時代,台灣向南非的非洲人國民大會提供了經濟支持,而且是唯一一個設置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的非洲國家,這個代表處提供發放簽證等服務。
在尼日利亞,台灣的貿易代表處已經有27年歷史,不過在2017年初尼日利亞要求台灣將代表處從阿布賈搬到了拉各斯。
目前不清楚布基納法索決定與中國建交受到了來自北京多大的壓力,不過日內瓦大學的汗·默罕默德說非洲國家正在作出對自己國家有利的選擇:“非洲國家特別是布基納法索作出了自己的選擇,這樣做是因為選擇中國他們看到了實際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