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朱棣文談氣候變化和中美雙邊合作


前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接受美國之音專訪談氣候變化和中美雙邊合作。(視頻截圖)
前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接受美國之音專訪談氣候變化和中美雙邊合作。(視頻截圖)
朱棣文談氣候變化和中美雙邊合作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6:20 0:00

朱棣文於1976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7年,時年49歲的他,以關於原子和粒子的激光冷卻研究,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8年12月15日,朱棣文由奧巴馬總統提名出任能源部部長,成為首位擔任美國內閣首長的諾貝爾得主。朱棣文自上任以來,投入大量精力推進清潔能源研究,並一直致力於能源外交政策。

2009年11月,朱棣文作為美方高層代表與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共同創建中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2013年卸任後,他在斯坦福大學任教以外,將研究方向轉向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儲存,並多次走訪中國,呼籲清潔能源的開發並強調減排的重要性,為2014年底中美雙邊碳減排協議的達成起到重要鋪墊作用。

主持人: 朱棣文教授,感謝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採訪,非常感謝。您從一個純學術領域到從事公共政策,再重新回歸研究,我希望您能跟我們分享一下這之中的感受。另外作為美國能源部部長的這四年對於現在的研究有沒有幫助呢?

朱棣文: 在政界的這四年實際上讓我能夠更好的解釋很多理論,因為你要對很多不是學科學專業的人解釋這些事。所以我想,因為這段經歷,我的教學水平提高了。我認為政治本身並不能給我帶來創新的想法。但是它幫我非常全面地看到能源領域中技術層面的問題。現在我與一些在電池研究領域的教授合作,也開始對PM 2.5污染物有興趣,因為我意識到我們需要更好的過濾器,尤其是在中國,印度等其他發展中國家。所以對於這些問題的認識讓我開始想我怎麼才能用我的研究,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主持人: 您在2009年上任成為美國能源部部長以後,努力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並且廣泛的建立合作推進可再生能源的研究。現在7前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朱棣文: 我們應該盡全力推進這些研究,這點很重要。好消息是可再生能源越來越便宜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有一些問題。我們必須在產業裡盡可能低成本的運用這些技術。隨著可再生能源在產業中的所佔的比例從百分之10到20到50以至更多,能源儲存,不穩定性,輸電和配電都會成為問題。但是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

主持人: 所以您認為前景比較樂觀?

朱棣文: 是一個既樂觀又嚴峻的前景。因為這些年來有關氣候變化的信息並不是很積極。我們現在認識到環境對於人類影響的反應,比我們10年20年以前想到的更敏感。

主持人: 你提到過有很多數據顯示出海平面的變化對人類行為很敏感。您能不能講講有關這方面的數據?比如在這個世紀結束時,我們能有什麼樣的預期?

朱棣文: 首先我要說並不只是這個世紀,最壞的情況可能會在幾百年後發生。我們有地質數據顯示幾百年前的海平面水平,那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高6到9米,如果換算成英尺能到30英尺高。你想像一個你喜歡的城市,不管是倫敦,波士頓,曼哈頓下城,還是上海,10米左右,上海很可能要在水下了,而這是一個千萬人口的城市。

主持人: 這是一個全球的問題,那麼我想跟您談一下,過去的三年,中美雙邊加強了合作來共同對抗氣候變化,不管是巴黎峰會也好,還是碳減排協議也好,您認為這兩方做得夠麼?

朱棣文: 首先我想說,如果不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雙邊協議,我不認為巴黎峰會能成功。能有一個發達國家,一個發展中國家聯手,說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們一定要做些事情。中美兩國顯示出的領導力非常重要。那麼現在說他們做得夠不夠?你一定要盡可能多的去做,因為即使我們達到了巴黎峰會的目標,我認為達成這些目標還是會在幾百年後,讓人類處在一個很危險的境況下。

主持人: 這個合作不僅是在官方層面上,您對公司和機構合作中如何更有效分享資源有什麼建議,您看到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注意的?

朱棣文: 從歷史上來看,我認為美國公司會有一點擔心中國公司會想要盜取知識產權。很多美國的高科技公司有一些不情願,會想如果沒有誠實的商業合作方式,我應該不應該去中國進行工業製造,不僅僅是中國,也可能是很多其他地方。所以我認為合作共同研發技術是一個更好的方式。我想這是最好的方式。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