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中國海問題上,輿論的焦點往往聚焦在中國和美國兩國軍方不斷增加的活動上面。一些專家學者警告說,南中國海海洋環境的惡化也會影響地區穩定。他們說,那片有爭議水域的環境安全正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大面積的珊瑚礁因圍海造島和非法捕撈硨磲(Giant Clam)而遭到破壞。他們呼籲國際間合作保護南中國海海洋環境。
在星期二美國智庫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舉行的一個討論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們對南中國海的環境安全表示擔憂。他們警告說,南中國海的珊瑚礁正在遭到大面積破環。
珊瑚礁為深海中的許多動植物提供生活和生長環境,對海洋生態和生物多樣性來說非常重要。
圍海造島破環珊瑚礁
氣候變暖、海水酸化、污染等因素都令珊瑚礁面臨威脅。不過,美國專家認為,圍海造島是造成南中國海珊瑚礁遭到破環的主要原因之一。
南卡羅萊納州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教授詹姆斯·波頓(James Borton )說:“填沙和挖掘破壞那個地區的海洋生態,並且持續破環形成於一百萬年前的珊瑚礁。”
他說,過去一年半以來,中國在南中國海大力進行圍海造島,造島面積從2014年的500英畝(約2.02平方公里、200萬平方米)快速擴張到2015年的2000多英畝(約8.09平方公里、800萬平方米)。
參與討論的邁阿密大學國家珊瑚礁研究中心教授約翰·麥克馬納斯(John McManus)說,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數據,中國在十字火礁(永暑礁)、約翰遜南礁(赤瓜礁)等七個島礁的圍海造島規模約為13平方公里,這也就意味13平方公里的珊瑚礁永久性死亡了。
他說:“當你把成噸的沙石堆在珊瑚礁上後,它們就死了,基本上是被活生生掩埋的。”
與會的華盛頓智庫中美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洪農博士說,中國關注圍海造島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因此在造島前後都會採取措施保護和恢復海洋生態環境,只是相關數據和報告只有中文版本。
她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呼籲政府實施一些項目,公佈數據,讓這些信息透明,為國際社會所知,以此來減少外界擔憂,讓大家獲得相同的信息。”
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波頓說,並不是只有中國一個國家在圍海造島,越南、台灣和菲律賓也在這樣做。
非法捕撈硨磲
但是麥克馬納斯認為,中國對珊瑚礁的破環並非只是圍海造島,還有非法捕撈瀕危的海底巨型貝類硨磲。
硨磲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列入《華盛頓公約》二級保護動物,也是中國重點保護野生水生動物。
麥克馬納斯說,在斯普拉特利群島(中國稱南沙群島),中國漁民使用螺旋槳船捕撈硨磲,硬生生地把周圍的珊瑚礁搗碎,對其造成無法彌補的破環。那些硨磲之後或整個出售或被加工成工藝品,價格不菲。他說,從谷歌衛星圖像上看得出來,被螺旋槳穿過的珊瑚礁都會留下弧形的印記。
2015年,BBC記者傅東飛的一則視頻報導記錄了中國瓊海潭門鎮漁民在捕撈硨磲和破壞珊瑚礁的情形。傅東飛寫道:“這裡曾經是個很富饒的生態系統。如今,海床被厚厚的碎塊覆蓋著,上百萬塊打得碎碎的珊瑚殘骸,顏色慘白,就像骨頭一樣。”
麥克馬納斯在討論會上指著PPT上的十字火礁(永暑礁)衛星圖像說:
“這裡完全被我們所說的大硨磲切割船搜過了。然後有了填海造島。這非常重要,因為這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謎題,因為大家認 可的珊瑚科學家和工程師去了回來後報告說,這個地方什麼也沒有,只有死的珊瑚,所以你們可以在這裡建島。我原來不明白,直到幾個月前終於想通了。……在每 一個地點,……他們在建島之前,都會有硨磲挖掘。”
他說,其他國家的漁民也會捕撈硨磲,但是他們不使用螺旋槳。
南中國海海洋保護合作
麥克馬納斯呼籲國際環保組織重視這些“海底象牙”被偷獵的事實,發起相關行動。
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波頓教授說,海洋環境安全事關地區和全球安全。他認為,在南中國海爭奪漁業資源將越來越快地成為21世紀的標誌性衝突之一。
他呼籲南中國海周邊各國進行合作,開展科學外交。他還主張在社交媒體上發起“拯救南中國海運動”,以及建立聯合國海洋保護區等。
中美研究中心的洪農說,在南中國海有很多國際間的海洋保護合作,包括中國與周邊各國的雙邊合作,但是政治化讓合作面臨挑戰。
她說:“由於南中國海的主權爭議和邊界問題尚未解決,各國間因此有政治方面的憂慮以及缺乏互信。這影響到即使是敏感度較低的海洋合作。”
珊瑚礁遭受破環不僅僅發生在南中國海。全球其他地區的珊瑚礁也因人類活動面臨威脅。幾天前,《紐約時報》報導說,邁阿密的珊瑚礁因港口建設的填沙挖掘而遭到嚴重破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