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6月17日報道說,美國國防部在今年秋天授權其下屬的美國網路司令部採取更具進攻性的途徑抵禦網路攻擊。
報道說,美國網路司令部此前一貫的做法是採取防禦姿態,在對手進入美國網路系統時進行攔截,而國防部此次提高網路司令部的作用,將可以讓美國的駭客幾乎每天都可以對外國網路系統進行刺探、在對手的網路武器得以使用前將其解除。
《紐約時報》的報道援引國防部一份內部文件說,新政策的目的是在“對手損傷我們國力之前對抗他們的活動”。
美國情報事務專家毛文傑(James Mulvenon)介紹說,與關注和提高防禦系統能力不同,五角大樓的新網路策略在於通過報復性活動,迫使敵人重新審視發動襲擊的價值。
毛文傑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和俄羅斯長期對美國實施網路襲擊,美國至今沒有採取任何報復措施。他認為,這使得中俄兩國得出結論:對美國實施的網路攻擊都還沒達到美國的“疼痛底線”。
“俄羅斯使用了網路工具影響我們的總統選舉,我們對此完全沒有行動;中國通過網路間諜的手段從美國竊取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技術,我們也完全沒有對此行動。”毛文傑對美國之音說:“如果我是北京或莫斯科的領導人,我會認為自己還沒找到美國的疼痛底線。網路司令部正在試圖要做的是改變(美國的對手)對美國的疼痛底線的看法。”
《紐約時報》引述的美國防部文件還說,讓美國軍力“盡可能接近對手活動的源頭可以擴展我們的影響範圍、從而暴露對手的弱點、瞭解他們的意圖和能力,並從襲擊源頭附近實施對抗。迫使他們增加國防資源,並減少襲擊。”
美國國務院前網路問題協調員佩恩特(Christopher Painter)最近在華盛頓一次演講中說,中國目前沒有興趣對其他國家進行網路破壞,但如果臺灣海峽和南中國海等熱點地區局勢發生變化,中國有可能發動網路打擊。
佩恩特說:“中國的主要威脅一直是網路間諜和知識產權偷竊。當然他們也和世界上所有國家一樣在發展進攻能力。但我不認為中國有理由去使用這種進攻能力。他們現在不需要去破壞,他們與其他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彼此依存度太高了。”
他還說:“中國在資訊戰方面和俄羅斯的看法也不相同,因為中國自己也擔憂國內穩定。不過,中國的確希望投射自身實力。在周邊地區,我們認為這些網路能力可能被使用在台灣和其他地方。”
路透社上星期報導說,中國針對台灣政府網路系統的攻擊正在變得更加難以追查,台灣政府每月面臨多達上千萬次的網路攻擊,大多數得手的襲擊來自中國網路部隊。
中國政府一貫否認對其他國家進行網路入侵,並說中國自己是駭客攻擊的最大受害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