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最新穎且造價昂貴的瓜達爾新國際機場宣布投入營運已滿月,但至今既沒有乘客出入,也未見航空機隊進駐。美聯社報道稱,這座由中國全額出資2.4億美元興建的機場現況“有些神秘”,何時開放亦無人知曉。
瓜達爾新國際機場與其所在地貧困且動盪的俾路支省形成鮮明對比。該機場於2024年10月竣工,中國總理李強當時在2000公里外的首都伊斯蘭堡為其虛擬揭幕。出於安全考慮,該機場多次推遲啟用,上個月舉行了未對媒體和公眾開放的首航。
過去十年,作為“中巴經濟走廊”(CPEC)計畫的一部分,中國向俾路支省和瓜達爾投資了數十億美元。 “中巴經濟走廊”旨在連接中國西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阿拉伯海。
當局將該項目稱作“變革性的”,但瓜達爾幾乎沒有什麼變化。這個城市沒有連接國家電網(電力來自鄰國伊朗或太陽能板),而且缺乏足夠的清潔水源。
美聯社指出,對一個九萬人的城市來說,一座能容納40萬旅客的機場並不是優先考慮。
“這個機場不是為了巴基斯坦或瓜達爾。”熟悉巴基斯坦與中國關係的國際關係專家阿澤姆·哈立德(Azeem Khalid)說。 “它是為了中國存在,如此一來他們的公民能安全進入瓜達爾和俾路支省。”
夾在叛亂與軍方之間
在資源豐富的俾路支省,“中巴經濟走廊”計畫激化了數十年的叛亂。分離主義的反叛分子認為國家剝削當地資源、忽視當地人民,近年來暴力攻擊事件激增,巴基斯坦軍隊和中國工人都成了目標。
巴基斯坦致力於保護中國的投資,加強了在瓜達爾的軍事部署以打擊異議。
根據美聯社報道,瓜達爾整座城市到處是檢查站、鐵絲網、軍隊、路障和瞭望塔。道路隨時可能關閉,以便確保中國工人和巴基斯坦高官的安全通行。
報道稱,情報官員監視訪問瓜達爾的記者,連漁市場也被認為過於敏感,不允許報道。這種緊繃的現況使許多當地居民感到焦慮。
“以前從來沒人問我們去哪兒,做什麼,叫什麼名字。”76歲的瓜達爾居民庫達·巴赫什·哈希姆(Khuda Bakhsh Hashim)說。 “我們過去常常在山區或農村地區享受通宵野餐。”
“但現在我們被要求提出身份證明,說明自己是誰,來自哪裡。”他說。 “我們是當地人啊,那些發問的人應該先告訴我們他們是誰。”
當地居民說,自從五十多年前俾路支省首次爆發分離主義叛亂以來,該省已有數千人失踪,任何人都可能因涉嫌與武裝團體有聯繫而被拘留。人們處於緊張狀態;活動人士表示存在強迫失蹤和酷刑,巴基斯坦政府否認。
中國的存在對瓜達爾居民幾乎沒有帶來好處
當局稱“中巴經濟走廊”創造了約2,000個本地工作崗位,但不確定其所稱的“本地”是指俾路支居民,還是來自其他地區的巴基斯坦人。巴基斯坦政府沒有詳細說明。
哈希姆希望“中巴經濟走廊”能成功,讓當地人、特別是年輕人能找到工作、希望和未來。 “當人們有飯吃時,為什麼會選擇走上歧路?”他說。 “讓人們不高興,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俾路支人民黨(Balochistan Awami Party)地區主席阿卜杜勒·加福爾·霍斯(Abdul Ghafoor Hoth)說,瓜達爾的居民沒有一個被雇到機場工作,“連個警衛都沒有。”
去年12月,霍斯組織了數十天針對瓜達爾生活條件的抗議活動,直到政府承諾滿足改善電力和水源等要求。但自那以後,承諾的執行並沒有取得進展。
國際關係專家哈立德表示,沒有本地勞動力、商品或服務,「中巴經濟走廊」就無法產生涓滴效應。而當中國資金進入瓜達爾,隨之而來的是嚴密高壓的安全體系,“這創造了屏障,加深了不信任。”
“巴基斯坦政府不願意給俾路支人任何東西,而俾路支人也不願意接受政府的任何東西。”哈立德說。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的報道。)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