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自由被認為在亞洲最好。公民社會,政黨政治,都離不開媒體平台。世界新聞自由日,有台灣媒體人說,有這樣的工作環境,感覺很幸福。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無國界記者組織”前不久公佈了2017年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台灣在180國中名列第45,位居亞洲之冠。
無國界記者組織已決定幾個月後在台北開設辦事處,以監督東亞地區的新聞自由。在此之前,記者無國界組織決定不在中國控制的香港設置辦事處。
台灣的記者會每天五花八門。政府官員對媒體不能躲,而是要選擇從容面對。
在立法院,經常看到記者小跑趕往某會議室。還有幾家媒體記者,在樓內固定地方集體等候,因為某議員或者官員,會被應邀從會中抽身接受采訪。議員們對在鏡頭前亮相樂此不疲,這是他們的責任,也是他們的特長,出口成章。
委員會會議開始前,應邀接受質詢的部會首長,往往要在會議開始前接受大批記者的集體提問。應對媒體記者,回答一個問題,往往下不了台。這些在台灣政壇呼風喚雨的人物必須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不敢鬆懈。
台灣政府,包括總統以及政府各部會,定期或者不定期舉行記者會,通報信息,回答媒體記者問題,這已成為台灣公民社會的常態。
繆宇綸是中國廣播公司新聞部資深記者,世界新聞自由日這一天,他對美國之音說,“我個人在台灣從事新聞媒體22年,非常欣 慰的是,我碰到的環境基本上沒有太多外部的力量,壓迫我,或者要求我按照他們所希望的方向去報導。而相對其他國家,恐怕要受到一些外部限制,甚至還要冒生 命的危險。在台灣做一個新聞工作者,算是蠻幸福的”。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傳播會副主委胡文琦星期三對美國之音說:
“整體而言,對比現在新聞製作環境,雖然我們高度肯定記者無國界組織來台灣設立聯絡處,我們感覺開心。不過,實務上我們發現,台灣的新聞自由,基本上在民進黨執政下面是倒退的。”。
胡文琦舉例說,民進黨動用五千多萬元新台幣,試圖影響一項有關的民調。他呼籲民進黨把心思和資金用在富國利民上。
另外,台灣聯合報一篇報導說,無國界記者組織只看到台灣新聞自由的表象,而沒有“察覺台灣媒體逐漸失去自律功能及受政府侵害之虞”的實際情況。
繆宇倫說,台灣自由媒體發展面臨挑戰。其一,就是所謂利益導向。台灣媒體為生存,不得不在版面和節目編排上,給予盈利項目某些優先。
繆宇倫還說,數字時代傳統媒體轉型還在磨合。
“載體技術的變化,也就是所謂數位匯流。早年報紙是報紙,廣播是廣播,電視是電視。由於網際網路的出現,這些分界線慢慢被打破了。分辨沒有那麼清晰了。”
這位台灣資深媒體人說:“受眾在哪裡?獲利模式在哪裡?如何順利經營下去?至少目前在台灣,還處於磨合狀態。很多問題,例如,如何把點閱率、流量換算成我們所需的獲利,目前恐怕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