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國際專家發現,至少13個國家的公司幫助緬甸有能力生產2021年軍事政變後實行暴行的武器。
緬甸問題特別諮詢委員會星期一公佈的報告詳細描述了緬甸在軍事政變以來加緊武器生產的方法。
緬甸軍事政變扭轉了緬甸在經過五十年的軍人統治後近十年來朝向民主的進步。安全部隊使用致命武力打擊和平抗議人士後,反對軍方統治的人拿起了武器。一些聯合國專家認為緬甸正處於內戰中。
政治犯援助會記錄了2700多名平民在暴力中死亡,包括277名兒童,1萬3千多人被拘留。真實數字據信更高。
報告說,美國、歐洲、亞洲和中東的公司正在支持緬甸軍方的供應鏈。報告敦促那些公司確保他們不會加劇人權的侵犯。
有些國家對涉及武器交易或製造的個人和公司實施了武器禁運或製裁。
美國財政部10月制裁了代表軍方從事武器交易的商人昂貌敏(Aung Moe Myint)。他的兄弟萊貌敏(Hlaing Moe Myint)以及他們創建的貿易公司“王朝國際有限公司”(Dynasty International Company Ltd)也被制裁。公司董事貌蒂薩(Myo Thitsar)也被制裁。
美國11月對軍方的飛機供應商實施了製裁,理由是對平民發動致命空襲。
報告說,緬甸沒有私人武器製造商,任何此類公司都由國防部和國防工業理事會(Directorate of Defense Industries)管理。
報告說,地方工廠依然可以依賴有許可的科技和海外供應鏈、技術和其它支持,有時把武器送到新加坡和台灣進行更新維護。
委員會專家西多蒂(Chris Sidoti)在一份聲明中敦促各國政府展開調查,並在有證據時對讓緬甸軍方能製造用來“無差別打擊平民的”武器的公司採取行動。
西多蒂說,“從緬甸人民痛苦中獲利的外國公司必須被問責。”
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去年一份報告指出,俄羅斯、中國、烏克蘭、以色列、新加坡和菲律賓的公司對緬甸提供了幫助。
報告說,加強國內武器製造工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進口武器、軍機和其它武器有可能被禁運或製裁切斷。軍方現在能夠自己生產小型和輕型武器。
報告說,緬甸武器製造能力包括步槍、機槍、迫擊砲、反坦克、導彈、火砲和對空系統等。
報告說,緬甸正在生產地雷和水雷,曼谷國防安全展覽已經展示了這些武器的照片。
報告說,國防工業理事會的武器工廠使用從印度和中國進口的引信、光學瞄準和發爆帽。他們還有奧地利、德國、日本、台灣和美國生產的電腦數字控制、機床和切割裝置。
工廠的詳細數字不清楚,但對衛星圖像和其它信息的分析確定有幾十家此類的設施。
軍事政變前,武器製造工業使用的多數科技都轉為民用。
報告說,需要對供應商、科技執照方和武器製造其它細節的複雜網絡做更多的研究。
緬甸中央政府和尋求更大自治的邊境地區少數民族之間的武裝衝突已經有幾十年了。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的報導。)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