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專訪穆迪公司談調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原因


知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資料照片)
知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資料照片)
專訪穆迪公司談調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原因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6:07 0:00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在上週四發布的“2016-2017年全球宏觀經濟展望”報告中警告說,中國政府對增速的執著,將會損及增長速度。本月初,穆迪剛剛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降為“負面”。該機構仍然維持中國的Aa3評級,但對展望的調整引發中國官媒的猛烈抨擊。 5月3日,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發表了一篇題為“穆迪中國評級反損自身信譽”的評論,稱“作為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穆迪卻長期乾著損害自己信用和操守的事。”該文批評穆迪對一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苛刻”;而對美國等西方發達經濟體的主權債務評級“放鬆”。

美國之音近日採訪了穆迪投資者服務機構的主權風險董事總經理安妮・范普拉格(Anne Van Praagh)。范普拉格在採訪中談及穆迪對中國的信用評級和中國經濟中的風險因素和政府應對等問題。以下是採訪節錄。

問:請您談談穆迪為什麼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作出下調?

答: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為Aa3,這在我們的信用等級中是第四高的評級。我們今年把展望調整為“負面”的部分原因在於,中國在實現增長目標和實現再平衡之間的矛盾日益緊張,這表現在遍及中國經濟各個領域的債務和槓桿在不斷地增高。我們看到中國實現經濟再平衡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從政府主導投資的模式轉向私營部門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模式會有很大難度。應該說,這方面的挑戰比我們原先預期的要更為嚴峻。

圍繞轉型出現了我們此前未曾預料到的額外的金融穩定方面的問題或不確定性。中國的債務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0%,與其他新興市場比較算是低的,和發達經濟體相比自不待言。但是,如果你看看遍及整個經濟的槓桿,包括政府、家庭、公司和金融機構在內的經濟槓桿到2015年底已經達到GDP的280%。這個水平遠高於我們看到的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新興市場的水平,大致與韓國和一些發達經濟體水平相當。但那些經濟體更富有,較高的收入能夠支持更高的債務水平。

在總體槓桿率很高的情況下,我們還看到新的問題,就是不斷增加的債務中的一大部分,以及整體債務的一大部分,都來自於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槓桿率顯著增加,目前已經高達GDP的115%。我們知道許多國有企業有盈利壓力。像鋼材、建築、水泥等產業,曾經是增長的動力,而現在卻產能嚴重過剩。那些公司在債務方面需要主權財務支持的可能性也顯著加大,因而對主權信用的地位,以至總體經濟都形成金融風險。

問:這樣的風險是迫在眉睫,還是較為中期的風險?

答: 我們就那些債務明確體現在主權資產負債表的時間和規模做過推算。不過,一些國有企業是上市公司,所以其透明度比較高,而有些沒有上市,所以缺乏透明度。但我們能夠看到,中期內,有多達兩成的GDP會轉入政府資產負債表。鑑於目前政府和公共銀行的合作可以讓問題向後拖延一段時間,例如在債務到期前進行再融資,或在到期前對債務進行重組等。所以,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中,那些貸款不會被記作拖延貸款。這樣一來,那些債務在成為壞賬前得到一些喘息時間。但問題是,那樣做是否真的可持續?如果那些公司長時間無法盈利,到一定時間會導致更大規模的重組,造成銀行損失,最終殃及主權。

問:此前,索羅斯等人警告說,中國當前的債務水平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穆迪在這方面的看法如何?

答:那不是我們的基本情況。我們的基本情況是中國將繼續以6%到6.5%的速度增長。 GDP增長放緩了,並且將繼續放緩,但會是個漸進的過程。我們並不認為會出現硬著陸。在那樣的情形下,政府有可能會讓一些公司關閉,對一些債務進行重組,但不至於達到對銀行形成系統性威脅的程度。因此,銀行的穩定對於決策者顯然會是很重要的因素,是他們防範出現金融危機的主要目標。他們有一些可以用於規避金融危機的工具。我們預計會有一些金融自由化的動作,尤其是在資本賬戶方面。那樣將會弱化管控系統風險的能力。這些債務的累積導致經濟中出現一些重大的不平衡。長此以往,那將會侵蝕信用質量。不過,我們認為那將是個緩慢的過程。

問:中國過去有沒有處於這樣的債務境地?

答:就整個經濟中的債務而言,債務水平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曾經有幾次,政府看到經濟中出現債務問題,但並未提供救助。就政府重點支持企業而言,外間很難摸准中國政府的意向。說起來很容易:這個是全國大企業,這個是非常關鍵的公司,但真正理解政府會對哪些企業提供重點支持,而對哪些不予支持是件相當有難度的事。

經濟中出現如此規模的債務,在選擇支持哪些企業方面需要作出困難的選擇。但對中信太平洋的救助卻是一個反面例子。該公司在澳大利亞鐵礦項目中賠了錢,但因為與國務院有很硬的政治上的關係(所以得到救助)。這是個特別的案例。

現在回過頭,從我們的評級和展望考慮,我們希望傳達的是,(中國)經濟和政府財政出現了額外的風險,因此對展望做了調整。調整部分反映出挑戰的規模,也可能反映的是改革之路走走停停的特色,以及在兌現落實改革實施計劃的機構能力。

去年8月,以及今年1月我們看到的股市干預,展示給我們的是金融市場的動盪,以及經濟改革和再平衡所面臨的挑戰之大,以及對決策者造成的巨大挑戰,遠超出我們起初的預料。

問:你如何看政府面對經濟挑戰所採取的對策?

答: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步驟,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予以支持,以實現其設定的增長目標。所以,不管是6.5%還是6.3%,步伐仍然很快。而那樣的增長已經證明需要更多支持,通過不同渠道提供更多金融政策支持,更多財政刺激和更多貨幣政策支持,這些渠道或是銀行資本要求,或是利率。這樣增速會維持在6%到6.5%之間。很顯然,和5年或者10年前比是放緩了。那也是我們能料想到的。但那也意味著比以往需要更多財務和貨幣政策的支持。那會在短期內刺激經濟得到一點增長,那樣增速就會比我們預期的稍高一點。但從長期和中期看,因為那是靠信貸推動的增長,那就意味著經濟和金融系統中的風險因素會不斷得以累積。那是政府正在給自己埋下的後患。

問:政府是否對風險有清醒認識,推出有意義的改革計劃?

答:我認為已推出的計劃相當可觀。它們反映了政府改革的強大意願。而且圍繞地方政府改革、根除腐敗、國企改革等發布的政策、目標和改革,以及為穩定股市所採取的一些措施,都顯示出政府對改革的強大意願。但那也同樣表現出政府在經濟再平衡方面面臨巨大的挑戰。在某些領域將會有一些明確的改革舉措。他們的目的是想在實施改革的同時保持強力增長。國內外金融市場出現的一些動盪將會考研當局的承諾。

一些領域的改革還存在差距。有一些改革尚待實施。他們明確表示將會除掉那些他們所說的“殭屍企業”,但政府還沒有真正找到一個能讓他們達到目的,有能解決負面後果的方式,尤其是就業問題。所以在煤炭、鋼鐵等可能導致解僱的領域,為了維持就業穩定和更大範圍的社會穩定,在再平衡意願方面可能會有妥協。這對政府將是個考驗。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