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不僅正在深刻的影響到我們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也在改變全球的供應鍊和國際關係,包括美中關係。這次新冠疫情究竟對這個世界上最舉足輕重的雙邊關係帶來了哪些改變?疫情後的美中關係又將朝什麼方向發展呢?
疫情加速改變美中關係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中兩國政府沒有像對待以往的全球性挑戰那樣共同應對這個國際公共衛生危機,而是在各自對疫情的處理以及病毒的來源等問題上相互責難對方。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Martin Wolf)在“兩個失敗的超級大國的悲劇”一文中寫道,這個國際大流行病本身可能不會永久性的改逐變這個世界,但它會加速正在發生的改變,一個一直在發生的改變就是崛起的大國中國與守成大國美國之間的關係。
戴利:美中關係的惡化加速
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的負責人戴利(Robert Daly)認為,新冠疫情給美中關係帶來的改變就是,它加劇了關係的惡化。
他對美國之音說:“當然,在冠狀病毒爆發之前的幾年裡,美中關係一直在迅速而不可逆轉地惡化。這種惡化加速了。我認為,在這一點上,責任可以以一種可能無法挽回的方式分攤到兩國頭上。”
章立凡:北京毀壞了兩國的互信
不過,北京的歷史學者、獨立時評人章立凡則把美中關係惡化的原因歸咎於中方。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書面採訪時說:“天朝領導人崇尚毛氏鬥爭思維,一方面過早暴露稱霸意圖,令中美關係掉進修昔底德陷阱。另一方面迷信孫子兵法的'兵不厭詐' ,以此對抗基督教文明為主流的西方國家。在中美貿易談判中出爾反爾,已是自取其辱;此次又在新冠疫情危機中使詐,摧毀了兩國關係中的互信。”
他說,中國領導人的這種做法不僅令自身陷入內外孤立,也導致中美關係今後不可能回到從前。
麥考爾:危機讓美國意識到必須改變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首席共和黨議員麥克爾·麥考爾(Rep. Michael McCaul, R-TX)也認為,美中關係回不去了。
他日前在接受美國之音中文部駐國會記者採訪時表示:“整個這段經歷,就像是《陰陽魔界》的噩夢,將讓美國人清醒地審視我們和中國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與中國的供應鏈。”
這位眾議員指出,美國80%的醫療物資供應來自於中國,這使美國處於很被動的地位。
他說:“如果我們在這樣的危機時刻還必須依賴中國,當他們威脅我們,說要把我們置身於新冠病毒的地獄,拒絕提供醫療物資給我們,美國就必須重新審視,思考我們能否在美國製造這些產品。”
蓬佩奧:美中戰略競爭依舊,但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在與報導亞洲的媒體進行的圓桌討論會上被問到危機後的美中關係會出現改善還是變得更為糟糕的問題時說,美中之間有重要的經濟關係,美國將繼續尋求與中國一道工作的任何機會,包括執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及在不太遙遠的將來完成第二階段的協議。
這位美國最高級別的外交官承認,在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的問題上存在巨大的挑戰,雙邊關係在很多領域存在不對等,包括在貿易領域、在新聞記者的待遇上以及信息的自由流通等等。
在他看來,這場疫情在加速美中供應鏈的脫鉤之際並沒有改變美中關係的本質。
他說:“就像我們在這屆政府開始之初所確認的那樣,對美國來說,中國將繼續是一個真正的戰略競爭者。我不預期這會改變,但我們也了解到一些事情。我們已經了解到,美國需要確保我們擁有適當的資源,以應對像這次這樣的時刻。”
福克斯:加強疫情合作或許會緩和兩國的戰略競爭
擔任過負責東亞與太平洋事務副助理國務卿的福克斯(Michael Fuchs)認為,美中兩國如果能夠改變雙方在疫情問題上的相互指責,轉而在這個問題上進行合作,這或許會緩和雙方在其他領域的競爭。
他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說,“如果美國和中國能夠成功地抗擊這一流行病,並共同努力,也許到最後,兩國就能建立起有助於緩和競爭中更危險方面的橋樑。”
何瑞安:危機協調模式被打破
不過,在奧巴馬政府任內擔任過白宮國安會中國、台灣和蒙古事務主任的何瑞安(Ryan Hass)認為,儘管特朗普與習近平兩位領導人在最近的電話交談中都致力於加強美中兩國在抗疫問題上的合作,但是美中兩國高級官員在新冠病毒問題上的相互指責打破了兩國先前經過艱苦努力而建立的中美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的模式。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我對在可預見的將來美中恢復危機協調感到不樂觀。目前有太多的反作用力阻礙事情恢復正常,儘管我非常希望那樣。”
王輯思:美中不排除從全面競爭走向全面對抗
研究中美關係的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輯思日前在一次演講中表示,新冠疫情對中美關係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官方關係處在幾乎凍結的狀態,戰略互信缺失日益嚴重,民間相互反感的情緒前所未有。
在他看來,同中美建交以後發生的歷次危機相比,這一階段的中美關係滑坡時間長、領域廣、感情色彩濃、民意基礎深,是中美建交以來最為困難的時期。
王輯思對美中關係今後的走向做出了相當悲觀的預判。
他說,未來,中美朝向矛盾不斷、日益緊張的關係發展,妥協的餘地和迴旋的空間越來越小。中美兩國從全面競爭走向全面對抗,陷入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包道格:美國應對疫情不力給中國提供了機會
儘管美中關係因疫情而加速惡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擔任過老布什總統特別助理兼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的包道格(Douglas Paal)認為,特朗普政府在應對疫情上的表現損害了在這個問題上的國際合作,從而導致國際格局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在疫情之初犯了大錯,但是它非常成功地恢復過來了。這將使別的國家逐步偏離美國轉向中國的一長串理由中增加一個新的理由,即使他們討厭這樣做。”
章立凡:美國與中國全面脫鉤可能危及政權穩定
北京的歷史學者章立凡認為,中國當局力圖洗刷疫情輸出國的負面影響,著力打造全球抗疫領導者的形象,但是中國未必會從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化重新洗牌中受益。
他說:“全球不景氣導致外貿訂單銳減,強力復工復產勞民傷財;各國抵制的防疫設備和口罩等舉動,正在抵消'口罩外交'的攻勢。如由此導致對中國供應鏈的全面脫鉤,則'中國製造'風光不再,破產、失業潮必將接踵而來,減少財政稅收,引發社會動盪,危及政權穩定。”
受到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中國今年一季度有大約46萬家中國企業關閉。今年前兩個月,中國有大約500萬人失業。據估測,中國目前有總計約6000萬人在與出口相關的行業工作。隨著疫情在歐美地區的繼續蔓延,中國的出口狀況會進一步惡化,導致更多的人失業。
華盛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