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國立陶宛將於5月26日舉行第二輪總統大選投票,屆時現任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將和現任總理因格麗達·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再次對決,因為在星期日(5月12日)的第一輪投票中,兩人都未贏得絕對多數。
選舉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在第一輪投票中,59歲的總統瑙塞達獲得44%的選票,而49歲的總理希莫尼特則以20%的選票位居第二。
瑙塞達在投票結束後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他承諾將繼續向立陶宛的西方盟友施壓,以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
瑙塞達說:“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已經說得很清楚。他們不需要我們的善意宣言,這對戰事毫無用處,他們需要的是防空系統…在他們擁有防空系統之前,烏克蘭將一直處於脆弱之中。,很可能會成為俄羅斯下一個侵略目標,因此所有主要的候選人都同意應該增加國防開支,以應對潛在的威脅。”
瑙塞達和希莫尼特都支持將國防開支從今年計劃的2.75%增加到立陶宛國內生產總值的至少3%,以支付其軍隊和基礎設施的現代化費用,預算還將包含接收一個德國旅駐紮在立陶宛,柏林計畫在2027年部署5,000名軍人在立陶宛並達到戰備狀態。
立陶宛情報部門三月表示,俄羅斯正在沿著北約邊境加強軍事能力。莫斯科則對西方暗示其可能考慮對北約成員發動攻擊的言論予以否認,並稱之為無稽之談。
瑙塞達表示,他對勝出第二輪投票很有把握,不需要「任何策略」來對付希莫尼特。
希莫尼特是財政保守派,但在社會議題上持自由派觀點,尤其她特別支持同性伴侶關係,這在天主教占主導地位的立陶宛仍引起爭議。這次是希莫尼特在2019年決選中輸給瑙塞達後第二次競選總統。
選前的民調顯示,瑙塞達遙遙領先其他7名候選人,包括希莫尼特和著名律師伊格納斯·維格勒(Ignas Vegele)。這次選舉投票率超過59%,是自1997年以來最高的一次。
位於立陶宛首都的維爾紐斯大學分析師拉穆納斯·維爾皮薩斯卡斯(Ramunas Vilpisauskas)告訴法新社:「希莫尼特受到保守黨選民和自由派選民的支持,而瑙塞達在經濟和社會政策方面是左翼候選人。
2021年,立陶宛政府允許台北以「台灣」名義開設事實上的大使館,這與使用「台北」的名稱以避免激怒北京的常見外交慣例不同,導致立陶宛和中國雙邊關係趨於緊張。中國因此降低了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級別,並禁止其產品出口中國,這導致一些立陶宛政界人士因經濟原因而敦促恢復兩國的關係。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法新社的報導。)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