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四天安門慘案30週年之際,立陶宛星期三判處一批當年曾參與鎮壓民眾示威的責任人徒刑,其中包括前蘇聯元帥和現場指揮官。立陶宛在1991年爆發了與六四相似的民眾追求自由民主示威活動。有分析認為,蘇聯時代,共產黨政權時常動用軍隊鎮壓民眾抗議,但責任人都不會受到追究懲罰,立陶宛罕見地開了先例。
1989年的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不到兩年後,在當時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立陶宛,1991年也爆發了相似的民眾追求自由民主的抗議浪潮。蘇共政權動用坦克和裝甲車開槍鎮壓。但28年之後,當年參與鎮壓行動的那些責任者終於受到法律追究和懲罰。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的一家法院在經過了幾年的法庭審理後,星期三判處67名曾參加鎮壓民眾示威活動的責任人從4年到14年不等的徒刑。這些人中包括當時的蘇聯國防部長和蘇軍元帥亞佐夫,維爾紐斯軍區司令,以及在現場的克格勃特種部隊和蘇軍指揮官等。
前蘇軍維爾紐斯軍區司令獲刑時間最長,達14年。今年94歲的亞佐夫元帥獲刑10年。當時指揮進攻維爾紐斯電視台的前克格勃特種部隊阿爾法小組指揮官,目前已經60多歲的戈洛瓦托夫被判處12年徒刑。
但絕大多數人目前不在立陶宛定居,這次都被缺席判決。僅有2人參加了法院的審判。他們當時都是蘇軍第107摩托化師的低級指揮官。在鎮壓行動中,兩人曾分別指揮過多輛坦克。其中一人名叫伊萬諾夫。他被判處4年徒刑。伊萬諾夫說,他不服判決,將會上訴。但他也準備好去監獄服刑。
立陶宛官方說,很多當事人目前居住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這兩個國家都不配合調查。但烏克蘭在這件事上積極合作。
立陶宛曾對前克格勃特種部隊指揮官戈洛瓦托夫下達國際通緝令。當在俄羅斯定居的戈洛瓦托夫2011年在維也納機場轉機時,一度試圖把他引渡到立陶宛受審,但奧地利當局後來把戈洛瓦托夫轉交給了莫斯科。
立陶宛也試圖以證人身份多次法庭傳喚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但戈爾巴喬夫沒有理睬。
俄羅斯歷史學家祖博夫說,對1991年共產黨政權那次犯罪行為宣判極其重要。他說,蘇共政權曾在1921年使用毒氣鎮壓農民起義,1962年又動用軍隊開槍鎮壓新切爾卡斯克地區工人抗議物價上漲的示威,共產黨許多犯罪行動的責任人都能逍遙法外,但立陶宛這次開了先例,同時也可警示今天的俄羅斯權貴階層。
祖博夫說,一些當事人總是以執行命令為由為自己當時的行為開脫。但如果所下達的命令侵犯人權,完全可以辭職拒絕執行。
祖博夫說,這起事件給人的另一個啟示是,立陶宛人捍衛和保護了所獲得的自由。而俄羅斯人則丟掉了曾一度獲得自由。
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說,立陶宛的法院這次以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對當事人宣判,反人類罪永遠不會失去時效。她說,雖然遭遇到鄰國俄羅斯的阻撓,但立陶宛還是迎來了歷史性的這一天。
立陶宛外長林克維丘斯說,法院宣判更對今天那些侵犯人權和別國主權的人起到警示作用。
立陶宛總理斯科威爾內利斯說,立陶宛應警惕俄羅斯的報復。他說,俄羅斯官媒和宣傳機器可能會散佈假新聞對立陶宛實施攻擊抹黑行動。他還呼籲參與這次審判的法官和調查人員為安全不要去俄羅斯。
當年曾參與1991年1月維爾紐斯事件調查的時事評論人士尼科里斯基說,他記得事件發生後,在很長的時間裡,就連當時的蘇聯和俄羅斯官方電視台第一套節目也批評和譴責蘇軍的鎮壓行動。而且很多俄羅斯的年輕人特別去立陶宛加入當地民眾的抗議行列。
尼科里斯基說,蘇聯當時曾動用了離立陶宛不遠的駐紮在俄羅斯普斯科夫地區的精銳空降兵部隊。
尼科里斯基說:“立陶宛人當時盡可能地和平示威,盡可能地不激怒和挑釁蘇軍士兵。”
立陶宛是第一個宣布獨立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1990年3月立陶宛宣佈獨立後,立刻廢除蘇聯憲法,在境內恢復使用1938年的立陶宛憲法。
立陶宛的舉動受到蘇聯莫斯科中央政府的反對。 1991年1月12日晚間,當維爾紐斯與外界的交通和通訊聯繫被切斷後,大批蘇軍開進維爾紐斯和其他幾個城市試圖控制局勢,而民眾則走上街頭抗議並阻攔蘇軍坦克裝甲車隊行進。蘇軍後來開始進攻維爾紐斯電視台和其他主要建築,造成14人被打死,700多人受傷。
蘇軍開槍受到各方譴責。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地數十萬人上街抗議支持立陶宛民眾。戈爾巴喬夫否認下令開槍,蘇聯其他領導人也極力逃避責任。
俄羅斯對宣判結果憤怒。俄羅斯司法部門甚至起訴了參與這起事件審理的立陶宛的法官和調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