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最近來到位於華盛頓繁華商業區杜邦圈的勞改紀念館時,展現在她眼前的是一幅破敗的景象:紀念館四週雜草叢生,大半個人高的垃圾桶裡堆滿了被丟棄的書籍。博物館裡燈光昏暗,最令她氣憤的是,她捐贈給博物館的展品 - 兩盒歷盡艱辛,輾轉了半個地球帶出的茶葉不見了踪影。
張菁是紐約非營利組織“中國婦權”的創建人,也是一名前“反革命犯”。因為參與民主牆運動,她的青春年華中有五年多是在貴州勞改農場的茶園中度過的。
三年前,勞改基金會創建人、79歲的美籍人權活動家吳弘達在洪都拉斯旅行途中意外死亡。他的支持者至今認為,他的死因存在諸多疑點。
此後,他苦心經營的基金會陷於困境,員工被遣散,部分網站被關閉,勞改紀念館大門緊鎖了兩年。後來紀念館雖然在輿論壓力下被迫重新開放,但疏於管理,不少展品丟失、損毀,最近更傳聞將被賣掉。
星期六(4月27日),吳弘達三週年忌日當天,張菁和其他幾位勞改倖存者、前勞改基金會工作人員、吳弘達的生前好友等三十餘人在華盛頓市郊舉辦了一場紀念活動,呼籲讓勞改基金會重回正軌。
“這是全世界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揭露共產暴政的實物展覽館,”與會者在宣言中說,“它們記錄著勞改犯的血淚,承載著中國百姓的歷史傷痛,是揭露中共暴政的鐵證。”
這次活動的召集人、旅美歷史學者遇羅文也是一名前勞改犯。上世紀70年代,他曾因主辦《中學文革報》在黑龍江被勞改五年。遇羅文告訴美國之音,舉辦這次活動最主要的原因是改組後的勞改基金會理事會不作為。
“前一段他們放風說要把勞改紀念館取消,變成一個網上的虛擬的(紀念館)。我覺得這實在荒唐至極,“他說,“全世界只有中國人的民間團體在美國辦了一個反對共產暴政的博物館,為什麼要關掉呢?”
曾五次入獄、坐牢16年多的中國異議人士張林說, 中國的勞改承載著太多的苦難和罪惡,不亞於納粹集中營和蘇聯的古拉格。
“中國的夾邊溝比古拉格更加殘酷,更加讓人絕望,”他說。
達賴喇嘛駐美代表辦事處華人聯絡員慈誠加措說,對於藏人來說,“勞改”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從50年代末開始,就有藏人被送進勞改營。
“過去三代藏人中,每一代都可以找出經歷過勞改的人,”他說。
今年2月,印度媒體從衛星圖片上觀察到,北京正在西藏興建三座所謂“再教育營”,把寺廟變成類似監獄的勞改營。中國官方否認這一說法。
當下最為人所知的“現代版古拉格”設在中國的西北邊陲新疆。
美國維吾爾人協會主席伊利夏提在書本上讀到過夾邊溝,也曾通過一些知名中國政治犯的回憶錄設想當年他們在勞改營中的悲慘境遇。
“但我沒有想到,現在作為一個維吾爾人,我們全民族成了勞改犯,” 伊利夏提說,“東突厥斯坦是一個沒有圍牆、沒有房頂的監獄。”
伊利夏提所謂的“東突厥斯坦”是指新疆,他過去對美國之音說過,他反對使用“新疆”這個名字。
美國國務院的數據統計,80萬到200萬的維吾爾人、哈薩克族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族裔正在或曾經被中國當局關在拘禁營中。
現年78歲的前政治犯齊家貞專程從墨爾本趕來。20歲時,她因“叛國投敵”的罪名被判刑,坐牢十年。齊家貞說,共產黨把勞改作為專政的主要手段之一,對維護政權起到了極大的作用,而北京計劃在2020年完成的社會信用體係將把全中國變成一個“大監獄、大勞改場” 。
與會者決定成立“勞改紀念館發展促進會”,宗旨包括“打擊和揭露中共滅絕人性的勞改制度”、“與美國海關通力合作、抵制摧殘人性和與市場經濟惡意競爭的勞改產品”、“援助勞改受難者及其家屬。”會長暫時由魏京生基金會主席魏京生擔任。
魏京生表示對這項工作義不容辭。他說,如今古拉格已不復存在,蘇聯共產黨也走入歷史,他們的罪惡被終止了。
他還說:“但是現在中國共產黨還仍然生存著,勞改仍然在繼續,還有那麼多異議人士被關押在監獄裡,勞改這個工作沒有結束。”
吳弘達自稱是中國當局的“搞亂分子”(Troublemaker),生前曾在共產黨的勞改營中度過19年。上世紀80年代來到美國後,他讓中國的“勞改”制度在西方為人所知。2004年,“勞改”一詞被收錄進牛津大詞典。他生前最大的願望是能在中國大陸建成一座勞改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