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出現了中國飲食的場面讓《朝鮮驅魔師》這部講述古代朝鮮政治精英為百姓驅逐惡靈的大製作電視劇在開播僅兩集後,就因南韓觀眾的強烈抵制而下檔。這在韓劇史上從無先例。
在這個引發爭議的場面中,忠寧大君——也就是日後朝鮮歷史上最著名的世宗大王設宴接待經由明朝入境朝鮮的西域驅魔師,宴席上出現了月餅、皮蛋、餃子等中國飲食。宴會場所的裝飾風格、人物服飾和士兵佩劍也有著明顯的中國風格。
這些細節一經播出便激怒了南韓觀眾,一時之間“歪曲歷史”的指責甚囂塵上。儘管播出《朝鮮驅魔師》的SBS電視台解釋稱這些細節是考慮到了宴會發生在明朝邊境地區的背景,但並不買賬的觀眾隨即在南韓總統府青瓦台的聯署網站上展開要求停播該劇的聯署活動,參與人數在短短3天內便突破了青瓦台必須做出答复的20萬。隨著輿論的迅速惡化,該劇贊助商先後宣布停止廣告贊助,緊接著取景地也決定不再予以拍攝協助。事已至此,SBS電視台和三家製作公司於3月26日發表聲明,決定下檔、停拍該劇;製片人、編劇和主要演員也在周末發表道歉聲明。這些聲明里提到,“認識到了此次事件的嚴重性”、“深刻感受到重大的責任”。
中國文化霸權主義激起韓國反華情緒
這樣一個場面何以受到韓國觀眾如此劇烈的抵制?《朝鮮驅魔師》停播聯署活動發起人寫道,“昨天在SBS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朝鮮驅魔師》充斥著歪曲歷史、附和中國東北工程的內容和場面”。
東北工程是中國社科院和東北三省從2002年起聯合開展的大型學術項目,全稱為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系列研究工程。目前官方網頁已無法打開,但是根據百度百科的說明,該項目“旨在將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研究納入學術化軌道”、“進一步維護東北邊疆地區的穩定”。東北工程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對高句麗和渤海史的研究,其核心是將高句麗和渤海定性為古代中國地方政權。這一觀點當時在中韓之間造成了摩擦。韓國學術界認為,高句麗和渤海明確屬於韓國古代史,中國將之納入本國歷史是出於主張對間島等相關地區的歷史主權、防止少數民族獨立等政治目的。據韓國媒體報導,中國時任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曾在訪韓期間表示,若韓國不主張間島屬於古朝鮮,中國也不會再堅持高句麗屬於中國。
最近中韓兩國圍繞文化歸屬的紛爭令東北工程再次回到南韓人的視線之中。從中國網民稱泡菜和韓服屬於中國、貶低南韓文化,到《環球時報》等部分媒體的煽風點火,種種情況使南韓輿論場形成了這樣一種共識:這次紛爭是中國試圖將南韓文化納入本國的“文化領域東北工程”,《朝鮮驅魔師》是“文化東北工程電視劇”。
南韓忠南國立大學國語國文系教授、電視劇評論家尹錫辰向美國之音指出,雖然並不清楚此次文化紛爭是中國政府層面上推進的,還是只是中國網民的單方面主張,無法下斷論, “但卻很難消除中國政府對中國網民的這種主張袖手旁觀的印象。從南韓人的立場上來看,中國國內確實存在著試圖歪曲南韓歷史文化的行動,因此有充分的空間可以認為這對《朝鮮驅魔師》的製作造成了影響”,尤其是“在中國資本大量持有南韓電視劇製作公司股份的情況下”。
中國資本滲透韓國娛樂業
正如尹錫辰指出的,《朝鮮驅魔師》製作公司之一YG Studio Plex的母公司YG娛樂於2016年獲得來自騰訊及其有關公司1000億韓元的投資,儘管近日騰訊方面拋售了相當一部分股份,但仍然是主要股東。這一案例顯示出中國資本對南韓娛樂業的滲透程度。隨著韓流的人氣從亞洲逐步擴大至全球市場,中國資本對南韓文化產業的投資不斷加深,從購買版權、聯合拍攝發展到資本投資。根據南韓文化產業振興院發布的資料,騰訊、華誼兄弟、阿里巴巴、萬達等中國巨頭都對南韓影視、音樂、遊戲等領域的主要企業進行了資本投資,且大部分情況下均為主要大股東甚至直接擁有經營權。
除了這類深度投資,中國企業對南韓影視劇的廣告植入也日漸頻繁。最近10年間南韓迷你劇的製作成本增長了三倍之多,平均每集達到約6億韓元,對植入廣告的依賴程度日漸上升。然而新冠疫情之下,南韓企業紛紛削減宣傳費用、減少對電視劇的廣告投資。製作方不得不尋求更多的海外廣告商,自然而然地與試圖借助韓劇影響力推銷產品的中國企業一拍即合。《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女神降臨》、《文森佐》等近期熱播的韓劇中不時可見中國企業的廣告,後兩部劇還因劇中人物吃中國企業生產的速食火鍋和韓式拌飯等並不符合韓國實際情況的場面引起了爭議。
對此,南韓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產業學教授林大根認為,從產業角度來看,這是中韓雙方互相需要的自然結果,“中國民間一直都有對南韓文化內容的需求,韓國也希望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是資本更豐富的一方,因此選擇了投資南韓的文化產業”。至於中國資本是否會對韓劇的製作進行干涉,林大根認為這是一種過度的猜測,即使是韓中合拍劇集,中國也不會對在南韓拍攝的劇集的細節進行干涉,《朝鮮驅魔師》事件更多的是韓方的急功近利。“南韓過於急切了,太過希望進入中國市場,這種想法導致拍攝細節出現了問題”。
《朝鮮驅魔師》敲響的警鐘:中國風險日益上升
由於《朝鮮驅魔師》已拍攝完成80%,下檔將對SBS電視台和製作方造成不小的損失。這在資本市場已得到體現。截止本月29日,YG娛樂及其子公司的總市值較《朝鮮驅魔師》第一集播出的22日蒸發了1015億韓元;同一期間SBS電視台的市值也下跌了182億韓元。
然而《朝鮮驅魔師》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南韓網民已將矛頭轉向了由人氣女團BLACK PINK成員智秀主演、定於6月播出的電視劇《雪滴花》。網民指責這部描述上世紀80年代南韓民主化運動的劇集試圖美化共產黨、貶損民主化運動,並將這種意圖與製作方JTBC STUDIO曾獲得中國騰訊1000億韓元投資的背景聯繫在一起。目前抵制該劇的聯署簽名超過了11萬,已有贊助商宣布取消贊助。此外,一份與中國資本有關的待播電視劇名單在南韓網絡上廣泛流傳,不少網民稱將進行抵制。
這為南韓娛樂業與中國的關係增添了新的風險。南韓娛樂業原本就被中國視作對南韓進行政治施壓的籌碼,面對著不確定性極高的環境。2016年南韓部署薩德系統後,中國國內與南韓有關的影視合作項目幾乎全面中斷、南韓藝人也從鏡頭上銷聲匿跡。今年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南韓總統文在寅的通話中表示願意推動文化交流合作後,由南韓偶像組合EXO成員主演的一部電影在拍攝完成多年後終於宣布定檔3月,一度被視為解禁信號,然而一周後該片再次宣布無限期保留上映。
林大根告訴美國之音,南韓民眾的反華情緒和限韓令問題實際上是交錯在一起的,“限韓令持續了4年多,韓中兩國網民之間的嫌隙也越來越深,起初業界認為還可以解決,但是這期間發生了新冠疫情和種種歷史、文化矛盾,兩國對彼此的負面看法正在不斷積累,首先需要解決這種情緒上的問題”。
尹錫辰也認為,“在文化內容產業,與擴大市場規模同樣重要的是明確認識到影視劇作為文化的屬性,否則將會造成相當高的風險”。
從實際的操作角度來看,林大根認為南韓需要採取多邊化的戰略,“業界不能只看重中國大陸市場,還應該關注台灣、香港和東南亞的華僑市場,積極進入這些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