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一位六四藝術品保存者的喜與憂


亞美藝術中心創辦人伍振亮 (美國之音久島)
亞美藝術中心創辦人伍振亮 (美國之音久島)
一位六四藝術品保存者的喜與憂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7:06 0:00

今年是1989年六四鎮壓30週年。星期三,紐約一家亞裔藝術組織把一批保存了將近30年、以六四為主題的藝術作品,移交給由當年的天安門學生領袖領導的一個人權組織。

該人權組織表示,這家亞裔藝術組織多次舉辦的六四藝術展,將由他們接手繼續辦下去。

亞美藝術戰1990年舉辦的《中國:1989年6月4日》藝術展(亞美藝術中心提供)
亞美藝術戰1990年舉辦的《中國:1989年6月4日》藝術展(亞美藝術中心提供)

在地處紐約唐人街邊緣的一棟樓房一樓,一間僅160平方英尺(大約不足15平方米)的辦公室裡,現年74歲的伍振亮顯得既釋懷又惆悵:他為終於有當年的天安門學生領袖願意接手他已無力繼續保存的六四藝術作品而興奮,同時也對這些他如數家珍的“寶貝”即將離他而去有點失落。

“他們如何計劃取決於他們。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使我們的組織能走到今天,能提供所有這些圖像、信息、記錄的內容,並能夠將其傳遞給可以繼續這一努力的人。”

伍振亮是曾經位於紐約唐人街的亞美藝術中心創辦人。星期三在一個記者會上他宣布,將其保存了將近30年、總共120件有關六四的這批藝術作品,正式移交給由天安門學生領袖週封鎖任主席的“人道中國”。

伍振亮告訴美國之音,六四屠殺發生時,他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場全球性媒體事件,“這場屠殺不僅在政治上有著巨大的不可理喻的重要性,而且在藝術上也是不可思議的事件。”

六四屠殺發生後不到一個星期,伍振亮就在紐約中國城舉辦了《目擊者:中國》展。四個星期後,他向全美藝術家徵集以“門”為主題的反映六四屠殺的作品。不到一年,就獲得300多位國際藝術家的響應。

伍振亮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亞美藝術中心一直以促進在美國的亞裔視覺藝術創作為宗旨。但六四屠殺後,在這麼短時間裡獲得到的強烈反響卻是國際性的。

“這些藝術家大部分在紐約,有的在日本、澳大利亞、喬治亞,這些'門'來自不同地方。其中三分之一藝術家是華人,大部分不是華人,甚至不是亞裔。”

1990年, 六四屠殺一年後,伍振亮舉辦了以各種門連接起來的、以《中國:1989年6月4日》為題的藝術展。展出了170多扇門和其它小型作品。這項展覽隨後在得克薩斯州的奧斯汀、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密西根州的弗林特蘭和香港等地多次展出。最後一次是2014年六四25週年在紐約。

伍振亮指著已經製成數字影像的畫面說,“這麼多年後現在回想這些作品,你不僅可以看到抗議者的怒火、憤慨和恐懼,而且這些生動的藝術作品仍然可以把你帶回去,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到它的多樣性,以及不同藝術家的感受和見解。”

伍振亮表示,很多藝術家在展出後收回了自己作品,沒有收回的作品一直由伍振亮保存著。“過去我們不斷地轉移,從這轉到那,從那轉到這、轉到朋友的房子、地下室。” “一直非常困難,得靠很多朋友幫助,靠很多折扣,有時候靠人們送點給你,還有很多需要租。”

從2014年六四25週年的那次展覽至今,伍振亮沒有再舉辦六四藝術展,儘管今年是30週年,也沒有計劃繼續。

“人人都想跟中國做生意,但沒人願意得罪中國,沒人願意捐錢給我們組織,幫助我們維持這個展覽。我從來沒有得到一分錢捐贈來繼續做這件事。但我們做了,我們之所做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必須堅持做,我們必須做,”他激動地說。

亞美藝術中心的運作靠政府資助,現在伍振亮已經退休。他表示:“我們能繼續這樣做的最好機會是將其轉移給人道中國。這是我們能做到的。”

伍振亮和周封鎖舉行記者會 (美國之音久島)
伍振亮和周封鎖舉行記者會 (美國之音久島)

人道中國主席週封鎖在星期三的記者會上表示,昨天當他把這些藝術品從倉庫運出來的時候,感到了“歷史的沉重”。他說:“作為當年的參與者我們必須把它們保留下來,讓更多的人看到。”

週封鎖告訴美國之音,人道中國準備把這些六四藝術作品先在紐約和東岸展出,然後作全美巡迴展,最後把它們送到洛杉磯附近的自由雕塑園,同時徵集其它與六四有關的藝術品和實物,“希望在5年內建一個永久性的博物館來收藏這些藝術品。”

當年參展的華裔藝術家張宏圖表示,六四鎮壓時他的感受是無力,“藝術家雖然無法改變現實,但能表達自己的感受,甚至替別人發聲。”

張宏圖說,當年300多位藝術家來自全美各地,甚至世界其它國家,是國際性的,“80年代大家參加這樣的展覽,沒有任何功利目的,跟市場、跟博物館都沒有關係,就是一種個人情緒和觀點的表達。”

張宏圖當年的參展作品是《最後的晚餐》,作品中13人全是毛澤東自己。但該作品1990年六四一周年時計劃到華盛頓去展出,卻被承辦方以冒犯宗教人士為由封殺。遭封殺的還有另外兩件作品,導致當年的計劃流產。

張宏圖說,這次移交不僅對於保持這批藝術品有歷史意義,“更重要的是把這些聲音繼續傳下去。”

當年參展的華裔藝術家陳貌仁表示,用武力鎮壓人民是對人道的踐踏。他的作品表現了美國、墨西哥和中國發生的用武力鎮壓百姓的人道踐踏事件,以及人們對這些事件的遺忘。

參與人道中國接受藝術品的旅美中國藝術家吳玉仁表示,他隨週封鎖到倉庫去看到這些作品的第一個感受是“對在六四過後仍飽含著一種溫度的震撼。”

參與這一移交活動的中國民主黨成員陳闖創告訴美國之音,他個人更大的志向是在中國民主化之後建立一個反專政博物館,“來記錄共產暴政幾十年過程中犯下的罪行和勇敢的人們反抗這些暴行、結束這一專制的事蹟。其中也包括這些藝術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