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挺巴立場鮮明 以色列駐京大使低調形同被噤聲


一名中國武警士兵站在位於北京的以色列駐中國大使館大門外。 (2023年10月13日)
一名中國武警士兵站在位於北京的以色列駐中國大使館大門外。 (2023年10月13日)

以哈戰事已歷時一個月,面對全球分歧的輿論,以色列派駐各國的外交官都竭盡全力為自己的國家發聲,爭取對加薩走廊地面戰的話語權。 但以色列的駐北京大使恐怕是個例外。 她這一個月來幾乎很少公開露臉或講話,與以色列駐台灣和香港兩位代表的頻頻高頻講話評論形成極大反差。 分析家表示,中國境內挺以色列的空間有限,以色列駐京大使若要強出頭、為以色列護航,恐招致反效果,因此不得不低調行事。

隨著以色列軍隊進入加薩走廊、展開地面攻擊,以色列外交官也在全球各個角落以不同的方式努力,爭取各國政府與人民對以色列的支持。

然而以色列駐京大使潘綺瑞(Irit Ben-Abba Vitale)這一個月來,除了不常公開發言外,也鮮少受到中國媒體的關注,形同被當地媒體噤聲,僅能通過以色列駐華使館的 微博重申以色列政府的立場。

潘綺瑞慘遭中國輿論責難

由於中國上至官方、下至媒體普遍持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場,中國網民更是一面倒地掀起反猶聲浪,因此,潘綺瑞在中國所面對的不友善不難想像,她甚至還慘遭中國評論人士 的責難。

以高舉民族主義旗幟聞名的媒體大V司馬南11月5日於《今日頭條》發表致潘綺瑞的一封公開信,他在信中用八個問題質疑以色列回擊的正當性,例如,司馬南質疑以色列 攻入加薩走廊是“以反恐名義實施的大屠殺”,中國媒體形容其為“直接將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放在了道德的審判台上”。

司馬南在信的結尾還要求潘綺瑞「人命關天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願閣下速起而圖之」。

潘綺瑞在北京的尷尬處境,相較她其他外交官同事在其他國家的暢所欲言,可謂天攘。

例如,以色列駐台代表遊瑪雅(Maya Yaron)11月7日主持一場以「愛與關懷-把他們帶回來」為主題的祈願活動,呼籲更多台灣人聲援以色列,並要求巴勒斯坦激進組織 哈馬斯(Hamas)釋放241名遭俘虜的人質。 她說,自哈開戰以來,以色列人目睹同胞遭恐怖分子虐殺,多對人性喪失信心,但台灣人的關懷有助於他們重建信心。

以哈開戰後,台灣政府隨即向遊瑪雅表達慰問,並譴責哈馬斯的恐怖攻擊。 遊瑪雅也密集接受台灣媒體的專訪或召開說明會,盛讚台灣是反猶太主義的避風港。

以色列駐港澳總領事藍天銘(Amir Lati)近期也多次召開記者會,一再重申,以色列的目標是終結哈馬斯,而非對巴勒斯坦宣戰。

藍天銘也投書港媒《香港01》,對中國社媒充斥反猶太主義的言論和貼文大表失望,並呼籲中國人民給予以色列更多的同情。

潘綺瑞不受中國媒體和群眾青睞

對於潘綺瑞與遊瑪雅、藍天銘所處外交環境的差異,前台灣駐以色列代表張國葆表示,為自己的國家發聲是外交官的重責之一,以色列遭逢戰事,駐京的潘綺瑞卻無法像駐台北和 香港的同事一般施展外交能力,和中國站在以色列的對立面有關。

他說,中國除要求以色列停火,還呼籲雙方以「兩國方案」為和談基礎,這是一個擺明支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以色列政府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方案。

張國葆告訴美國之音:「我想,(北京對潘綺瑞)是有限制,否則的話,他們(以色列)一定是大肆宣傳,而且中國的媒體也不是說,你要我登什麼、我就登什麼, 他們也要看看(共產)黨跟中央政策是什麼。

潘綺瑞10月12日接受彭博通訊社採訪時向北京喊話:“我們期望,中國提及哈馬斯的暴行,我們期望中國譴責這些恐怖攻擊。”

不過,中國媒體迄今未轉載刊登潘綺瑞的受訪內容。

相反地,中國媒體鳳凰衛視10月16日播出對巴勒斯坦駐中國大使法裡茲·馬赫達維(Fariz Mehdawi)的專訪,馬赫達維在節目中痛斥以色列將600萬巴勒斯坦人扣為人質,他 還直指,遭受侵略的中國人會懂巴勒斯坦。

美國之音以電郵徵詢以色列駐中國大使館置評,但截至截止日期前,未收到任何回覆。

位於台北的對外關係協會秘書長黃奎博也說,就算潘綺瑞想召開記者會,為自己的國家發聲,但中國媒體不一定會配合刊登,因為他們多遵循北京當局的立場,或自我言論屏蔽,或躲避 出席記者會。

黃奎博告訴美國之音:「以色列一定是要求全世界的(使)館都要動起來,(以哈戰爭)不只是軍事戰爭,它也是個宣傳戰、資訊戰。我相信,她(潘綺瑞)私 下地,包括她的新聞秘書或者資訊官跟記者的聯繫應該還是會有,(但)聯絡完之後,當地的中文媒體要不要刊呢?”

黃奎博表示,儘管公開場合未見潘綺瑞高調發聲,但她和北京官員的接觸一定是有的,畢竟她還是要傳達以色列政府的立場,爭取中國的支持。

中國外交部10月17日發布聲明稱,中國的中東問題特使翟雋應約會見潘綺瑞,兩人就當前巴以局勢交換意見。

中國不存在挺以色列空間

位於台北的政大外交系教授李登科則說,中國長期支持巴勒斯坦,中國民眾此次更是一面倒批判以色列,在此前提下,潘綺瑞表達訴求時更得小心翼翼。

以色列駐華使館10月7日透過微博發布潘綺瑞的談話,她在影片中說:“我們期待,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支持以色列打擊恐怖組織哈馬斯的戰爭。”

數日後,該使館另發布兩段潘綺瑞的公開談話和為遭綁架孩童祈禱視頻,但多招致中國網民的謾罵。 例如,一名中國網友於11月7日的使館貼文下留言反諷稱:「你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從二戰的受害者變成了現在的魔鬼。」另 一位網民則寫道:“加沙一萬多受難者今天也滿月了。”

對此,李登科分析,潘綺瑞面對中國民間日益高漲的反以情緒,不得不間接透過微博發聲,因為她若貿然直面中國群眾,恐遭到小粉紅的出征或羞辱。

李登科告訴美國之音:「既然(中國)官方的立場是比較支持巴勒斯坦,民間也是一面倒地支持巴勒斯坦,這個時候,以色列駐中國大使怎麼敢跳出來,指責這些一面倒、支持巴勒斯坦的言論? 所以,她不如低調一點,反而比較沒事,否則的話,會成為大家攻擊目標,那對以色列大使館運作反而不利。”

以哈衝突滿月 以色列漸失輿論支持

以哈戰事初期,國際社會普遍同情以色列,但隨著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強烈反攻,甚至傷及無辜平民的作為,國際輿論的支持開始減弱,聯合國更於10月底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即在加沙 實現人道停火。

香港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也說,不只中國,部分西歐國家出現的反猶太情緒也越來越強,其源頭正是以軍對加薩平民的行動。

許楨告訴美國之音:「這是已經超越了一般人的底線,以色列也沒有否認,它真地炸了很多民用的設施,只不過,它的理由是,(因為)有哈馬斯的人員在 裡面,它這個邏輯就讓人覺得很奇怪。”

許楨說,以色列以窩藏恐怖分子為由,轟炸加薩的難民營和清真寺,多數殃及無辜平民,這是以色列外交官也無法辯解的暴行,即便在宗教和意識形態上與猶太人相近的西方國家 ,也難見容。

台灣前外交官張國葆也觀察到,同情以色列的國際輿論越來越弱。 在此氛圍下,他說,不只潘綺瑞,派駐其他國家的以色列外交官也將越來越難為。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