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AI模型三部曲:出圈、出海、削價內卷?


一名工人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檢視中國科技公司中科曙光展示的芯片和自主字樣的螢幕。 (2023年7月5日)
一名工人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檢視中國科技公司中科曙光展示的芯片和自主字樣的螢幕。 (2023年7月5日)
中國AI模型三部曲:出圈、出海、削價內卷?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18 0:00

中國AI模型DeepSeek自1月底在全球”出圈“以來,不僅改變了美中的AI競爭格局,也助長了北京推動AI”出海“的雄心,聲稱要幫助發展中國家建立AI體系,實現”共享智能紅利“。然而,DeepSeek在中國國內掀起的”全民AI“風潮,已加劇企業間的削價競爭,引發內捲風險。

儘管美國仍在下芯片算力領域維持霸主地位,但全球AI發展或正逐步脫離美中對抗格局,進入”主權AI“時代,即各國加速發展本土AI技術,以降低對外依賴。然而,專家警告,中國AI的低價策略和隱含中共虛假論述的滲透力,將對全球AI市場及資訊環境帶來長期挑戰。

台灣AI開發者藉DeepSeek打造”民主版“模型

薛良斌是台灣AI新創公司MeetAndy(AI助理)的共同創辦人,他於2月初發起打造繁體中文版DeepSeek R1的提案,這項名為”自由鋼普拉(Freedom Gunpla)R1“的AI專案將由民間主導,預計眾籌3500萬台幣(約107萬美金型號開盤電價和開盤價電模型。

台灣歷來多站隊美國的科技發展,台灣政府也要求公務機構全面禁用DeepSeek,但標榜台灣製造的”自由鋼普拉“為何鎖定中國DeepSeek的R1模型?

薛良斌表示,DeepSeek“對齊的是中國價值觀”、而非民主等普世價值觀,且台灣開發商對接其服務也確有資料安全風險,但其開源模式不僅免費、且具有突破AI推理技術的優勢,因此只要重新訓練,或可成為一個“對齊民主價值、也適合台灣”的主權AI推理技術的優勢,因此只要重新訓練,或可成為一個“對齊民主價值、也適合台灣”的主權AIAI模型,未來方便其基礎上,

薛良斌告訴美國之音:“台灣一定是學美國的東西,因為我們價值觀、認同以及我們(主)打的市場,但是軟體有個詞彙叫全球化,但其實應用是本地化……換成AI的話,我們叫主權AI。DeepSeek的話,我看到的是機會,因為它便宜又好用,大家就用便宜。”

薛良斌說,台灣若自主研發主權AI,因權重太小、亦即數據量小,效能將有限,更不要說天價成本,但若能成功改造DeepSeek R1,或可助攻台灣搶佔AI時代的先機,尤其主權AI除美中競逐外,歐洲各國也在開發,就連日本也一方面也一方面,

換言之,未來全球AI發展或非全然由美中兩強爭霸,也可能出現各國主權AI爭鳴的盛況。

民主AI vs. 集權AI?

不過,對於薛良斌改造DeepSeek R1模型的構想,中國傳媒研究計劃(China Media Project)位於台北的研究員康令斯(Alex Colville)說,使用DeepSeek等中國AI的風險是“其模型恐淪為個人化的大外宣述工具,就中國相關議題,向(海外)用戶複誦中共論的符合中共論。”

康令斯透過電子郵件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他擔心編碼工程人員恐無法從海量的數據中一一移除經中共審查過的外宣信息或代碼,例如攸關台灣地位或六四屠殺等政治敏感史實的詮釋。

他說,他研究過“未經審查”的中國AI模型,但仍發現隱含中共的外宣論述或虛假資訊。即便是基於中國模型(如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和DeepSeek)所建構出的新模型,雖納入中國防火牆外的多元信息,但仍並列這些中共在牆內散播的虛假外宣信息,視兩者同樣正確。

以中國國旗為背景的手機上的DeepSeek應用程式標誌(2025年1月29日)

康令斯說,“這樣的風險是可能影響到(海外)一般用戶的辨識能力,無法區分那些是或不是(中國的)政令宣導信息”,因此,他呼籲各國AI人才“需找到更有效的方式來來訓練大型語言模型,以識別出這些(中共的)虛假論述。”

康令斯表示,DeepSeek自1月底在全球“出圈”後,中共已強化其外宣論述,以講好中國的AI故事,包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於2月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大談,中方願意“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AI)能力建設”及“實現各國共享智能紅利”等。

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也於上週的巴黎AI峰會發表,中國願在AI領域與各國共推發展、共護安全」等立場。

中國講好AI故事,挑戰美國霸主地位

對此,康令斯認為,中國在帶節奏,它想傳達的大外宣訊息是,中國有別於西方國家,也絕非菁英或利己主義者。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來說,即中國要確保AI“不是富國富人才玩得起的遊戲”,這等於變相把中國捧上“發展中國家的首領”地位,並把西方貶為阻礙進步的一方。

他說,中國透過這樣的論述,一方面在某些特定地區(如發展中國家)“挑戰美國的AI霸主地位”,另一方面也幫中企“出海”,搶佔開源AI模型的海外商機,尤其中國AI產品的定價可以比歐美競爭者更低、規格效能也更具彈性。

例如,康令斯說,沙烏地阿拉伯早於2022年9月就與中國人臉辨識公司商湯科技簽署合資協議,在當地共創AI實驗室,而埃及政府去年5月也與中國電信巨頭華為達成協議,委託該公司創建「全球最大的」阿拉伯語AI模型等。

中國多年來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成功拉攏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數十個國家,這些國家未來若更傾向與DeepSeek等中企合作發展AI,也不令人意外。

康令斯說,以通行22種官方語言的印度為例,若對接DeepSeek的模型應可改善公民間的溝通,是一大優勢,尤其部分印度政治人物早就利用AI翻譯軟體來翻譯其演說,以擴大對選民的觸及率,不過,風險是印度人或將於潛移默化中,更沉浸於中國官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DeepSeek號稱以較低成本,開發出比肩美國大廠OpenAI產品性能的模型,但其以“數據蒸餾”方式,從OpenAI模型“提煉”出高品質數據的破壞性創新已引發抄襲爭議,且其號稱成本6百萬美元僅涉及最後一次訓練,並未納入芯片造價和先前的訓練成本,也引發對其成本優勢的質疑。

保算力優勢,專家籲籲美國緊縮對華芯片禁令

美國AI新創公司Anthropic執行長達裡奧·阿莫代(Dario Amodei)就認為,雖然DeepSeek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但許多關於其威脅美國AI領先地位的說法被過度誇大。特別是他主張,“DeepSeek並沒有用600萬美元就做到美國AI公司花數十億美元才做到的事。”

阿莫代於1月就撰文指出,比較合理的說法應是“DeepSeek花較少的費用打造了一個跟美國7~10個月前發布的模型表現相近的系統”,但以AI訓練成本每年下降四倍的趨勢來看,DeepSeek的成本優勢並未外界傳聞的高。

他也說,DeepSeek模型的短版還是算力,這是中國無法取得高階AI晶片的必然結果。

阿莫代預言,AI或將兩年內追上集“一國天才”的集體智能,因此,他在文中呼籲美國政府加大收緊對華的芯片禁令,因為中國若在高階AI芯片的國產能力無法追趕上美國,未來將是個“一元化的世界(unipolar world)”,亦即只有美國及其盟友能享有這些高階模型,雖然很難說多久。

資料照片:中國江蘇省淮安的半導體芯片廠的工人正在做工。 (2024年4月29日)

不過,他也表示,如果中國追趕上來,有能力自製百萬顆的AI高階芯片,未來的世界或將呈兩極化(bipolar)發展,美中兩強都有算力強大的AI模型,互相推動科學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但他擔心,這不代表兩國勢均力敵,因為基於中國將更積極把人力、財力與重點資源導向軍事應用,並結合其龐大的產業基礎與軍事戰略優勢,中國比美國或更有可能在全球AI和其他領域取得主導地位。

中國AI的價格破壞力

對於DeepSeek旋風,國際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位於荷蘭的總監莫希特·阿格拉瓦爾(Mohit Agrawal)說,應以“超越(美中)地緣政治的視角來看待,其出圈不會迫使(開發商)公司在美中選邊站,雖然其仍帶有限制的成功無疑增強了對中國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信心。”

阿格拉瓦爾以電郵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任何對接DeepSeek模型的公司將受益更低的推理成本、開源的靈活性和更具競爭力的性能,不過,其引發的數據安全隱憂、內容審核及多國禁用的風險是其面臨的劣勢。

他說,AI或帶來效益,但不必然轉化為永續的收入來源。在此前提下,DeepSeek打著「低成本」的招牌,不僅對西方AI公司、也已對阿里巴巴、百度和華為等中國科技巨頭構成競爭挑戰,尤其百度率先宣布,其AI聊天機器人“文心一言”將自4月1日起可全面免費,包括當日上線的深度搜尋功能也供免費使用。

對此,位於英國的《紅色資本主義》(Red Capitalism)一書共同作者侯偉(Fraser Howie)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警告,“削價競爭是中國典型的商業模式”,雖然從消費者的角度,DeepSeek的低成本方案能讓AI應用更普及,是件好事,但AI是個燒錢或許個人資訊被出售等。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