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位前海軍高級官員日前發文表示,在台海兩岸衝突中,贏得對台空戰是當務之急,華盛頓和台北現在必須做好準備以確保空中優勢,美國應在中共有任何敵對行動之前就公開表示將在台灣實施“禁飛區”(NO-Fly Zone)。不過,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戰略安全分析人士對此各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可行,也有人認為美國不會站在第一線跟中國交火,但也有人覺得美國不如將戰鬥機和地空導彈系統直接部署在台灣,這樣就根本性地削弱了台灣設置禁飛區的前提。
台灣媒體4月28日的消息指出,台灣國防部近期一份送達立法院的報告顯示,中共的軍力裝備相較台灣國軍有八大優勢,包括:地面部隊的裝備與武器自主、地面部隊打擊火力、造艦能力、潛艦戰力、水面艦制海戰力、戰機製造能力、制空作戰、空中製電磁能力等。
該報告評估中共可能對台採取八種行動,包括:認知作戰、灰色地帶威脅、聯合軍事威懾、聯合封鎖、奪佔外離島、斬首作戰、聯合火力打擊與全面進犯等。但報告也說,中共受限台灣海峽天然屏障以及自身登陸載具與後勤能力不足等因素,尚未具備全面犯台的正規作戰能力。
四步驟確保空中優勢
面對中共威脅,美國前海軍副部長克羅普希(Seth Cropsey)4月24日在美國軍事新聞網站《防務一號》(Defense One)以“立即策劃在台灣設置禁飛區”為題撰文,從美方立場為台海衝突的防空規劃,提供了非常仔細的戰術設計。
他表示,烏克蘭幅員遼闊,但台灣島很小,中國可以將更多的戰術空軍集中在一個小範圍出擊,所以確保空中優勢以阻止中共入侵至關重要,華盛頓和台北現在必須做好準備,以確保這種空中優勢。美國則可以從四個步驟開始,策劃在台灣設“禁飛區”。
他指出,台灣東部沒有“人道走廊”可以讓平民安全撤退,所以所謂的台灣禁飛區將意味著保衛台灣之外的領土,包含琉球群島、呂宋島和台灣之間,以及菲律賓海的這條補給線。美國若想贏得對台空戰,首先必須確保這條補給線的海空優勢。美國運用水面艦艇和其他資產,與琉球的陸軍、呂宋海峽的空軍和菲律賓的海軍,拉起一個反潛網,並持續由戰鬥機掩護進行防禦,讓每個軍種在這個系統中發揮明確作用。
其次,需要一個將飛彈追蹤、目標優先順序以及有效分層整合的更好的綜合防空網絡,以確保台灣的導彈防禦系統能在戰爭開場的轟炸中倖存下來。
第三,美國必須獲得更多的空中加油機。美國空軍基地距離台灣太遠,目前的加油機隊也太小,無法確保戰鬥機能在台灣以及呂宋海峽和宮古海峽持續覆蓋。相對而言,中國戰機可以在更靠近戰區的基地加油並重新武裝。
第四,美國在一開始就必須以顯著的戰鬥機數量展開戰鬥。克羅普希表示,考慮到解放軍戰機可以迅速部署到台灣海峽,美國若想保持對台優勢將需要30 個或更多的戰鬥機中隊。台灣目前有17個中隊,假設導彈防禦系統相當有效,在中國第一波導彈襲擊後,也許還有12個中隊仍能飛行。美國需要填補其他18個中隊的空缺。
克羅普希說,美國兩個航母航空聯隊將提供8個中隊,而一個遠征打擊群可以提供另1個中隊。其餘9個中隊將來自地面航空部隊,日本空軍戰術航空兵可以提供4個戰鬥機中隊,陸基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2個。因此,美國將至少需要向日本部署3個額外的戰鬥機中隊,甚至可能更多。
他說,美國務必準備好打贏這場台海空戰,要有決心並準備好在中國有任何敵對行動之前,公開表示贏得台灣衝突是美國的目標,作為贏得對台空戰的一部分,美國將在台灣實施禁飛區。
禁飛區是指禁止任何未經特別申請許可的航空器進入的區域,就軍事層面而言,如果設置禁飛區,意味著該片空域若有不明飛行物體或是敵機闖入時,可以對其開火。
軟式強制外交
前美國國防部官員、現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訪問學者萊頓(Peter Layto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禁飛區是佔領另一個國家的領空並適用於領空的特定規則和規定,它是一種更類似於海上封鎖或海上禁區的佔領形式,而不是在另一個國家部署地面部隊,所以不論對哪一方來講,對其國內政治的影響力比較小,解除禁飛區的壓力也不會這麼大。
萊頓還說,禁飛區是施加軍事壓力的一種方式,但卻是以一種準良性的方式實行,衝突雖然會升級,但雙方並未正式交戰。所以,禁飛區是一種軟式的強制外交,也是一種介於經濟制裁和戰爭之間的軍事工具或方法。
台灣宣佈盟國協助
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結束後,美、英等國曾計劃在伊拉克上方設立兩個禁飛區,但未獲聯合國許可。1993年南斯拉夫內戰期間,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執行禁飛區的決議,禁止未經授權的軍用飛機經過波斯尼亞上空。2011年利比亞起義時,聯合國安理會再度批准禁飛區決議,並由北約部隊負責執行。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從上述的國際事件可以看出,大部分戰爭期間的禁飛區都是經過聯合國安理會同意才執行,較少由單一國家去做。但他認為,美國是國際法與戰爭拿捏的高手,該篇《防務一號》文章的作者是美國前海軍副部長,他對於國際法和美國海軍以往執行類似的禁飛區任務頗有經驗,所以從法律和國際規則來講,美國在台灣實施禁飛區應是可行的。
他表示:“在這種情況之下,我想會有一個很smart(聰明)的做法,就是台灣自己宣佈(禁飛區),然後由潛在的盟國協助執行,我覺得這是可以的。”
禁飛區有可操作性
他說,台灣可以自行宣佈禁飛區或是一個管制區,將台灣的東南方和東北方闢為“空中走廊”,雖然難度會比烏克蘭的“人道走廊”稍微高一點,但並非做不到,是具有“可操作性”的,重點如該文所言,端視美國決策者的決心跟意誌有多少。
蘇紫雲說,設置禁飛區跟打破禁飛區的封鎖皆有可操作性,他舉例,當代最著名的案例就是1980-1988年間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多次想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因為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約佔全球海運石油貿易量的30%。當時美國成立了“中東聯合特遣部隊”,開始為油輪護航,盟國的英、法、意、荷、比,以及沙特等國海軍加入,打破伊朗封鎖。
另一個空中禁航的著名案例是1948-1949年冷戰時的柏林封鎖(Berlin Blockade),當時蘇聯宣佈封鎖西柏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與蘇聯談判,從漢堡、漢諾瓦、法蘭克福開闢了三條直通柏林的空中走廊,運送物資給西柏林的民眾。
蘇紫雲說,這些案例提供了一些禁飛區在國際法的操作素材。面對台海衝突,他相信美國等盟友會有更大的操作空間。
美中正面軍事衝突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從俄烏戰爭可以看到,美國並不願意附和澤連斯基在烏克蘭設置禁飛區,因為那代表美國要去執行和飛在烏克蘭上空的俄羅斯軍機交火。相同的,如果美國要在台灣設置禁飛區,它也要面對跟中國軍機交火。但目前看起來,美國的對台政策如果沒有改變,那麼依據《台灣關係法》,美國的立場還是以協助台灣強化自己的防禦能力為主,包括台灣的領空也要自己防禦,美國是不會進入的。
他說:“設立禁飛區等於就是美國已經直接介入了台海衝突,而且它要站在第一線面對中共的軍機,雙方就可能會有開火的必然性,引起美中軍事衝突,那我覺得美國現在應該還不至於這樣想,不會這麼做。”
王高成認為,雖然在台灣設立禁飛區可以強化台灣的空防並保護地面設施,但事實上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一但兩岸衝突爆發,中國軍機勢必會飛來台灣,台灣也必然會採取反制措施,所以實際的情況跟有沒有設立禁飛區沒有太大差別,因為台灣本來就會盡量阻止中共軍機迫近,即便未設禁飛區也是如此。
他表示,但如果是多國願意一起來協助台灣設立禁飛區,例如美國和日本的戰機一同來協防颱灣,那麼執行起來就會有很多好處,可以大幅增加台灣的空戰與空防能力。不過,如果美日不介入,僅台灣單方面宣佈禁飛區,代表必須靠台灣自己來執行,那宣不宣佈就沒什麼差別。
分析人士說,設置禁飛區的另一個好處是,只要是進入這個禁飛空域的就可能是敵機,所以反應時間會很快,可以立刻將之擊落。
蘇紫雲說:“第一個好處是提高戰場管理的效率,然後避免傷及無辜。那第二個就是我們特別開通了一個(空中)走廊,這樣子運補物資比較容易進來,如果我們把它當成是馬路上的交通秩序的話,就是整個紅綠燈是比較容易去控管的。”
不過,對於確保空中優勢以阻止中共入侵,萊頓有更積極的想法。他認為:“如果美國在危機或戰爭時期幫助台灣提供防空,那麼它可以將戰鬥機和地空導彈系統部署在台灣,這就削弱了該篇(禁飛區)文章的基本前提。”
蘇紫雲說,美國的一中政策正在發生微妙的化學變化,從“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變成“我們的一中政策”(Our One China Policy),意思是跟北京認定的一中政策是不同的。當美國在台灣及其周邊的國際空域或水域設禁飛區和禁航區時,代表它已經過風險評估,也意味著美國決心介入台海衝突,正式與中國正面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