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名,星期二踏入第138日審訊,黎智英第46日出庭作供接受控方盤問,預料案件將於今年10月裁決,較原定的80日審期超出超過一倍。原定今年5月初正式開審的前支聯會煽動顛覆案,押後半年至今年11月11日開審,3名前正副主席李卓人、何俊仁及鄒幸彤已經被還柙超過1千日,其中何俊仁有意改為認罪,正與控方商討,法官限定3月初書面提出。
現年77歲的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公司,被控《港區國安法》下“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以及“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名,案件2023年12月中正式開審,由3名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李素蘭及李運騰審理,不設陪審團。
黎智英第20日出庭接受控方盤問
已經還柙超過4年的黎智英,去年11月20日首次在暫代高等法院的西九龍裁判法院親自出庭作供,案件星期二(2月25日)下午,踏入第138日審訊,黎智英第46日出庭作供,接受控方代表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第20日盤問。
本案涉及161篇刊登在《蘋果日報》的文章,當中有133篇並非由黎智英撰寫,他星期一(2月24日)下午開始,在法庭內而法官不在席的情況之下,檢視並非由他撰寫的涉案文章,以紀錄是否曾經閱讀過那些文章。
黎智英星期二出庭時,確認曾經閱讀部分文章,包括由顏純鈎以及區家麟撰寫的文章,但他不記得自己2020年12月底開始被還押後,何時才獲得提供報紙。
控方連日來不斷盤問黎智英被還柙前主持的網上節目言論,以及涉案文章的內容,盤問黎智英是否同意控方節錄的內容,有煽動意圖或者誤導觀眾及讀者,對《港區國安法》產生負面印象,或者引起對政府的憎恨和不滿。
控方質疑黎智英專欄文章欠事實基礎
其中,控方星期一上午就黎智英2020年6月14日在《蘋果日報》專欄“成敗樂一笑”題為〈窒息中的香港人逃亡還是抗爭〉的文章繼續盤問。文章開首提及”中共對付香港抗爭問題,從來不去了解幾百萬人行出來遊行抗爭,尤其是年輕人寫下遺書連命都不要。”
控方詢問黎智英從何得知有年輕人寫遺書?黎智英回應表示,從報紙得知,按他理解該些年輕人是勇武派,想成為“殉道者”,他又表示報紙是經過事實查核才會發表相關報道。
控方質疑,黎智英早前在作供時承認,他曾經被自己的報紙所誤導。黎智英回應“不記得”,但是他強調報紙有時候無可避免會犯錯,但是一般而言他們會在發表報道之前查核事實。控方詢問黎智英不是親自作出事實查核,而是依賴自己報紙的報道?黎智英確認。
控方又質疑,文章提及“國安法不僅把香港變成沒有自由法治的一般大陸城市,甚至會是新疆一樣恐怖籠罩下的集中營,怎不令香港人害怕﹖”是毫無根據的說法。
黎智英反問“現在香港有沒有人可說真話”
黎智英回應表示,“如果你撫心自問,現在香港有沒有任何人可以說真話?”法官杜麗冰隨即打斷黎智英的發言,認為黎智英並非回答控方問題,並表示她不會容許任何政治言論,重申控方的問題是“黎智英撰寫文章的時候有沒有任何事實基礎”﹖
控方接著問黎智英,他在文章當中提出的指控是否沒有基礎?黎智英表示,可以這樣說。控方追問,是否只是基於黎智英的個人感受?黎智英回應表示,是來自當時所聽到的消息,而這些情況後來已經實現了。
杜麗冰再度打斷黎智英的發言,重申黎智英再次答非所問,並表示“作出這樣的言論是沒有用處,因為這些言論並不是在回答問題,法官不會給予任何比重。黎智英表示“OK”。
社運人士古思堯認同黎智英說法
現年75歲的社運人士古思堯星期二到法院旁聽黎智英國安案審訊,他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認同黎智英質疑“現在香港有沒有任何人可以說真話?”
古思堯說:“這個(說法)是對的,因為除了黎智英這樣講,香港人有這個正義感的、係有理念的、係有做人的標準的,都會這樣講、都會這樣體會的,現在香港政府、中國政府因為它不是經過市民受權的,所以它唯有喜歡怎樣做就怎樣做,就不會理會香港市民的體會的,香港市民是有這個國際標準,是有這個普世價值的,所以他們的看法是同黎智英的看法一模一樣。“
過去已經14次因為社運等案件被判入獄,患有癌症的古思堯表示,最近隨著民主黨中委會宣佈啟動解散程序,以及服務少數族裔的公民組織“融樂會”醞釀解散,他估計香港公民社會將會再次出現解散潮,不過,他預告將會在黎智英國安案,以及前支聯會國安案判刑後,獨自抬棺材到北京駐港機構中聯辦外示威。
古思堯說:“(去年)第14次放監(出獄),我都不在乎第15次再”坐監(牢)”,我已經講過很多次,‘抗爭、坐監(牢);再抗爭、再坐監(牢)’,對我所作所為呢,就絕不後悔,以及屢敗屢戰、戰死沙場、馬甲裹屍,直到死在監倉為止,我要做一個社會運動的鬥士、民運民主運動的勇士、亦都不介意做民主人權運動的烈士。”
黎智英諷刺控方是否太聰明被法官打斷
至星期二控方就筆名“一劍飄塵”的一篇專欄文章盤問黎智英,要求黎智英回答相關內容是否針對中國制裁,以及採取敵對行動?
黎智英回應表示,他不知道相關內容,他自己只是閱讀對方的文章。法官李運騰追問,當黎智英閱讀該篇文章時,是否知道作者提倡制裁香港?黎智英表示不同意,認為對方沒提倡針對香港的制裁。
控方再追問,文章內容是否試圖引起針對北京中央政府以及香港的仇恨?黎智英回應表示,這是他人撰寫的文章,他怎麼知道作者的想法?他否認控方的指控,並反問控方他怎麼能同意其他人撰寫的文章內容﹖
控方再問及,文章是否激使香港居民循非法手段改變現有合法制度?黎智英回應表示,他怎麼可能知道?他質疑控方怎麼知道作者的想法,又諷刺控方是否太聰明﹖
法官李素蘭打斷黎智英發言表示,控方只是問其問題,黎智英不應作出這些評論,又表示“請不要自作聰明”。法官李運騰亦表示,黎智英只需回答同意與否,因為本案涉及多達超過100篇文章,如果黎智英再以這樣的方式回應,案件會審訊至明年。
《蘋果日報》國安案預料今年10月裁決
事實上,本案原定80日審訊日期,但是案件開審超過一年仍未結束,預料最終的審期將會比原定審期多出超過一倍。
已經停運接近4年的壹傳媒,2021年被頒令清盤,旗下的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被控國安法下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罪名。兩名債權人入稟高等法院要求頒令《蘋果日報》清盤,相關清盤呈請星期一在高等法院再訊。
法庭上透露,《蘋果日報》國安案預料今年10月裁決,法官暫訂將清盤呈請押後至《蘋果日報》國安案裁決的35日後處理。
前支聯會煽動顛覆案押後半年開審
另一宗備受各界關注的國安法案件,涉及已經解散接近3年半的支聯會,以及前正副主席李卓人、何俊仁、鄒幸彤,他們被控《港區國安法》下”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上星期五(2月21日)在高等法院召開第一次審前覆核,由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陳仲衡、黎婉姫審理,不設陪審團。
本案原定今年5月6日開審,不過,由於法官李運騰要審理黎智英國安案,支聯會國安案需要押後半年,至今年11月11日才能正式開審,3名被告李卓人、何俊仁以及鄒幸彤至今已經還柙超過1千日。
法官李運騰表示,支聯會國安案延期實在萬不得已,因為他現正處理的黎智英國安案,大大超出原定的80日審期,法庭預計控方可以在3月中可完成對黎智英的盤問,但是仍然有很多程序需作處理,包括控辯雙方結案陳詞等,加上案件涉及太多人物關係,以及數以萬計頁數的證據,他形容案件“千頭萬緒”,裁決書亦不知道要寫多久,因此沒有辦法下唯有將支聯會國安案延期,他慨嘆”好遺憾”。
何俊仁或改為認罪
法官李運騰又表示,鄒幸彤有兩項申請,包括第一項是她打算傳召的專家證人,相關口供是否與案件具有相關性而可以呈堂;以及第二項是她打算提出“撤銷公訴書”的申請。
本身是大律師的鄒幸彤在本案中親自答辯,她在庭上陳詞表示,就“撤銷公訴”的申請,本來提議法庭用一日的時間去處理,而她的基礎是控方根本沒有提供案情給辯方,她認為辯方沒有辦法聚焦審訊議題,因為不知道控方所指控的“非法手段”是甚麼,辯方根本不知道如何準備答辯。
經控辯雙方一輪商議後,法官李運騰表示,現時最早可以展開聆訊的日期,“鐵定”為今年11月3日處理鄒幸彤的申請,支聯會國安案的正式答辯在11月11日開始,預定審期最少30至40天。
本身是執業律師的何俊仁透過代表大律師沈士文在法庭上表示,何俊仁有意改為認罪,正與控方商討,法官限定3月7日前以書面通知法庭何俊仁會否改變答辯意向。
現年73歲的何俊仁2017年曾確診患上肺癌,經手術治療後康復,不過,他2022年8月底曾經因為健康問題獲准保釋,幾個月後被撤銷保釋再次還柙,至今超過1千天,他上星期五出庭時消瘦了很多,大部份時間坐在犯人欄內閉目養神。
前支聯會義工質疑押後開審對被告不公平
到法庭旁聽的前支聯會義工阿森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支聯會國安案延後半年才開審,對長期被還柙的3名被告不公平,他又質疑控方至今未能提出具體的控罪詳情。
阿森說:“即是很無理,因為其實甚麼詳細的控罪、證據都沒有,即是大海那樣你(控方)怎樣撈那個針出來告它(支聯會)呢﹖即是其實這些真的‘莫須有’到暈倒﹗究竟指控支聯會、特別這幾個(前正副)主席究竟有甚麼確實罪名呢﹖你(控方)指控別人貪污,都說拿了多少錢,但是它(控方)就將全部支聯會這麼多年的東西都做出來,即是可能超過1萬頁、幾萬頁(證據)那樣的文件,即是‘大海撈針’究竟是怎樣呢﹖即是我覺得很不公平,就是(3名被告)關了3年多,即是都很傷心,一次一次又是這樣(押後開審)﹗”
對於何俊仁有意改為認罪,阿森表示,何俊仁本身是律師,過往一直追求中國大陸以及香港的民主進程,他認為何俊仁應該知道如何答辯是最好。
阿森說:“我想他(何俊仁)自己是律師出身,他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去到哪裡,以及甚麼是最好,我亦都覺得他是為大中華著想,他應該有最好的決定的。”
支聯會國安案2021年9月首次提堂,歷經鄒幸彤提出的初級偵訊,至2022年9月正式交付高等法院審理,高等法院至去年8月將案件定於今年5月初開審,最近又因為黎智英國安案需要押後半年至11月中開審,距離首次提堂超過4年。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