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九民運起一直是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創會成員的專上學生聯會決定退出支聯會。支聯會副主席表示尊重學生決定,希望大專學界繼續為民主公義努力。有分析表示,學聯成員學生會不贊成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的綱領,認為應先關注香港本土,深層原因則是雨傘運動之後席捲大專學界的本土浪潮,迫使學聯與具有大中華情節的支聯會劃清界限。
香港媒體星期一報導,來自中大、科大、嶺大及樹仁學生會的學聯常委4月10日開會,一致決定正式退出支聯會。學聯常委會主席陳瑞玲表示,原因是學聯作為學生會聯會平台,不應加入其他組織。學聯還在會上以同一原因決定退出每年主辦七一大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
陳瑞玲說,學聯近年都未派代表參加支聯會會議,去年也沒有出席支聯會主辦的維園六四燭光集會。陳瑞玲強調,退出支聯會不等於不再關心六四議題,但常委沒有商討今年是否舉辦或出席支聯會以外的六四悼念活動。陳瑞玲承認,學聯退出支聯會多少都與本土思潮有關。
學聯常委、樹仁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廖俊升表示,不認同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 的理念,稱香港應先關注如何建設民主香港。
支聯會是香港紀念六四的主要組織,被北京視為“反中亂港”團體。支聯會主席、民主黨的何俊仁議員星期一函復學聯,感謝學聯1989年帶頭參與支援北京學運,積極參與成立支聯會及協助工作和行動,並期望在爭取中國民主和人權上保持聯繫,在不同平台發聲發力,促使民主中國早日實現。
曾任中文大學學生會副會長、1990年擔任學聯秘書長的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不願意談論學聯退出的原因,只是表示學聯過去一年多也在經歷內部分化和對外調整,處於一種過渡階段,但尊重學聯的決定,未來會繼續梳理雙方合作的關係。
他說:“學聯給我們支聯會沒有提出退出的理由。我們是不應該作出猜測。當然感到可惜,我們也尊重他們的決定。我個人也發 現,過去一年多,學聯或是大專學生團體,內部出現不同的意見,學聯也面對組織結構上的衝擊。 他們可能也需要更多的時間處理內部的事情、對外一些立場和工作的方向。”
在雨傘運動之後,面對爭取真普選的和平理性非暴力抗爭行動毫無成果,大批年輕人開始轉向本土思潮、前途自決,甚至香港獨立的思考。大專學界也出現不認可學聯溫和立場的退聯風波,包括港大、城大等四所大學先後投票退出學聯。而今年選舉產生的八大院校的學生會會長幾乎都由主張本土思潮或路線的學生當選,其中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更表示個人支持港獨,認為是可行出路,希望社會可開放討論、思考,不應自我設限。
27年來一直為支聯會骨幹的蔡耀昌表示,學聯退出對支聯會影響不會太大,支聯會會繼續保持與年輕人團體和個人的溝通,吸引年輕人參與關心六四。
他說:“現在學聯退出支聯會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當然我們更需要跟年輕人的一些溝通了,一些論述工作要更加努力做好。”
1987年擔任中大學生會長的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講師、時事評論人士蔡子強對港媒表示,認為學聯退出支聯會的深層原因是本土浪潮席捲大專學界,迫使學聯劃清界線。蔡子強表示,學聯失去向公民社會傳遞理念的平台,支聯會也喪失接觸大專學界的渠道,令人感到可惜。 香港城市大學退休政治學教授鄭宇碩對美國之音表示,佔領運動後的大專學界出現一種絕望情緒,進而轉向本土思潮尋找出路,希望切割與中國內地的聯繫,包括主張“建設民主中國”的支聯會,是一種對北京的刻意挑戰。
他說:“他們對北京政府過去幾年對香港的種種干預很不滿意,希望跟北京的關係盡量切割。大家也明白,實際上是不切實際的。 但是這也是一種表態了,在年輕人中間比較強烈。最近這兩三年,這種本土意識的崛起,表示不願意跟中國有任何關係,當然跟北京對香港的政策有密切的關係 了。”
此外,據報導,每年主辦七一民主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的召集人岑子傑,對學聯退出感到可惜,但感謝學聯過去多年幫助,特別是兩年前學聯在民陣七一遊行結束後,舉行預演佔中。岑子傑表示,學聯退出民陣不代表斷絕合作,歡迎未來各大專學生會以獨立身分加入民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