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德國外長出訪中國被指會謀求抵消馬克龍訪中對歐盟造成的負面影響


德國新任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在巴黎與法國外長舉行會談後出席記者會。(路透社2021年12月9日)
德國新任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在巴黎與法國外長舉行會談後出席記者會。(路透社2021年12月9日)

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週四(2023年4月13日)開始她訪問中國為期兩天的行程,旨在重申歐盟對北京的共同政策、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立場,並做出“損害控制”,避免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訪中的言論使歐洲對美國和對中國的態度出現混亂。

德國外長出訪中國被指會謀求抵消馬克龍訪中對歐盟造成的負面影響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3:45 0:00

馬克龍先前呼籲歐盟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表示歐洲不應淪為美國附庸,並警告勿因“美國的節奏和中國的過度反應” 而捲入台海危機,因此引起美國和歐洲的強烈反彈。馬克龍在接受美國《政客》(Politico)和法國《迴聲報》(Les Echos)採訪時的言論,被許多歐洲政治家、外交官和分析人士視為給北京破壞跨大西洋團結一致行動送去的一個“禮物”。

分析人士表示,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此次訪中的利害關係因此有所上升,許多歐盟成員希望柏林能藉此機會,闡明歐盟對中國的明確、一致的路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晤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法新社2023年4月6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晤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法新社2023年4月6日)

馬克龍警告歐洲不應“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被認為在台灣問題上採弱勢立場。儘管他的辦公室堅稱這不是他的本意,並強調他對台灣和中國的立場未曾改變。

位於波蘭華沙的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中歐關係研究員巴赫爾斯(Alicja Bachulska)表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損害控制…但馬克龍訪問造成的陰霾很大,仍不清楚這種平衡最終將如何發揮作用。”

即便沒有馬克龍的言論,這次訪問對貝爾伯克來說也是微妙的,她對中國的態度比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更為強硬,並且正在起草一項旨在減少德國對北京經濟依賴的中國政策。

德國對外關係委員會(Germ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中國問題專家魯利格(Tim Ruehlig) 說:“她(貝爾伯克)有點被視為是麻煩製造者,如果這一點不在她的此次訪問中體現出來,我會感到很意外。”

德國的外交政策專家施密德(Nils Schmid)議員也表示,貝爾伯克現在必須在訪問期間,確定德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並補充說馬克龍的言論破壞了人們對歐洲行動起來共同對中政策的期盼。

貝爾伯克在此次行程中將會見中國外長秦剛和最高外交政策官員王毅,並與秦剛共同主持第6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

訪中前,貝爾伯克表示,她此行的首要任務是提醒中國有責任影響俄羅斯結束對烏克蘭的入侵,並強調歐洲的共同信念,即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是不可接受的。

她補充說,歐洲將中國視為合作夥伴、競爭對手和製度性對手的觀點是其政策的指南針。

貝爾伯克說:“我很清楚,經濟脫鉤對我們沒有好處…但我們必須更有系統地審視,並減少單方面依賴的風險。”

一些珍視與美國關係的中歐和東歐國家,希望貝爾伯克的立場更接近與馬克龍同時訪問北京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所表達的立場。馮德萊恩訪中前曾表示,歐洲要從外交與經濟上專注於消除與中國關係的風險(de-risk)。

(此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