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柏林圍牆倒塌,結束了東方共產主義和西方民主之間的鴻溝。柏林圍牆的倒塌象徵了蘇聯自二戰後強加的東歐共產主義的崩潰,也為最終德國統一鋪平了道路,過去的東德現在成為了西歐的一部分。不過,右翼政黨在前東德的實力正在增強,威脅德國的穩定。
1945年戰爭結束時,柏林是個破碎的城市。
到了1961年,這座城市被柏林圍牆分隔,以防止東德人逃到西邊。
時間快進到今天。柏林圍牆基本已經消失。餘下的部分成為戶外博物館。
每年有數百萬人造訪這裡。
在柏林圍牆倒塌後的歲月裡,東柏林趕上了西柏林。這些閃閃發光的新公寓正位於過去的東柏林。
柏林的這條街被稱為“小大馬士革”。來自敘利亞和其他戰亂地區的人在這裡開始了新的生意和餐館。
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也紛紛湧入,為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柏林專家網站”創辦人,來自美國、從事旅遊業的傑瑞米·明斯伯格就是其中之一。
明斯伯格說:“突然之間,許多遊客開始來這裡旅遊,他們發現柏林是一個非常酷的地方,於是口耳相傳。隨著英國脫歐,許多企業決定搬遷到柏林。”
但是牆上的塗鴉也反映出一些柏林人對新來者的遷入導致房租激增的不滿。
明斯伯格說:“一切都變得難以負擔。這是柏林的三藩市化。一般柏林人很難跟上那些賺取外國薪水的人。這在柏林造成了社會問題。”
儘管如此,柏林的經濟仍在增長。不過德國東部其他地區的表現仍差強人意。
儘管東部有少數成功的城市,但在柏林圍牆倒塌後,許多前東德地區都失去了原有的產業。
像這樣的廢棄工廠很常見。數百萬人失業或遷移。
德國《時代週報》記者伊蓮娜·埃德曼說:“兩德統一、柏林圍牆倒塌後,大約80%的東德人失去了工作。很多人渴望找到新的東西、找到工作,許多人離開了這裡。”
埃德曼認為,右翼極端主義的興起與德國統一後東德經濟崩潰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
埃德曼說:“右翼政黨和德國另類選擇黨已將東部各州作為目標。他們在那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綠黨青年團成員,官員賈納·布里克斯擔心右翼極端主義在她的國家崛起。
布里克斯說:“一個運作良好的民主國家,需要有大量的人在民主環境中成長,以民主方式思考。我很擔心我們會失去這些。我當然很擔心,但我不認為我們失去了一切。我們仍有希望。但我們不能假裝一切都好。”
柏林圍牆倒塌30年,像布里克斯一樣的年輕人正竭盡全力維護德國的民主。
但是,正如最近一次,右翼恐怖分子對前東德地區一座猶太教堂發動攻擊所表明的,反猶太主義和伊斯蘭恐懼症仍是根深蒂固的威脅。